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语文教学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笔者在多年农村语文教学工作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并试图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关 键 词】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对策

我国最广大的人口在农村,因此小学语文教学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最广大天地。提出我国人口素质的关键在农民,提升我国人均语文水平的关键在于农村。因此,农村语文教学的现状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人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农村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学生方面

1. 没有预习的习惯。我在调研中发现,老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只是简单的读课文,而对学生预习中读课文的遍数、生字的组词、查字典的要求、课文主要内容的把握都没有具体的要求,对预习的效果没有监督、检查的具体措施,学生的预习流于形式。高年级了,老师在课堂上还要在认识字词及读通课文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课堂教学效果很差。

2. 作业不规范,书写潦草。我所调研的学校,老师对学生的作业很少有统一的格式要求,学生作业书写潦草,说明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教育。

3. 朗读能力差,唱读现象严重。

二、师资方面

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农村学校师资方面的投入,除了专科生大量充实到师资队伍,在贫困边远地区,特岗教师成了新的主要补充力量。但农村中学特岗教师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未经过岗前培训,只经过考试和面试便招进了教师队伍。

2. 报考特岗教师专业不限,不管何种专业毕业,都可以报考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工作。

3. 流动性大,特岗教师来自各个地方,人员结构不稳定。由于农村地区条件差,教师进得来、留不住,这是一个严重的现象。

三、教学条件及教学手段方面

在教学方法上,一堂课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学生记忆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为主。学生的活动仅限于课堂对话方面。

农村语文教学还围绕考试来教学,走的还是应试教学的老路。在这样大班级中教学,批改作业、测试、进行课堂活动,这都是难度颇大的工作任务,更谈不上什么语文新课标、新课程理念了。而条件就摆在面前,有什么办法呢?

四、学生及家长对语文教学的态度

近年来,我国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结构日趋复杂,就业渠道多样化。孩子读不进书就去打工已成为农村学生家长的普遍观念。虽然,每个孩子的家长都希望孩子多学点知识,但农村学生家长认为多学点知识只是多识点字,多学点道理而已。并且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语文的成绩不是太好,加之语文是一个对学生主动性要求较强的科目,学生稍有懈怠便不能与教学同步,这导致语文成绩差的同学越来越差,好的越来越好。语文学习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大多数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颇低。如何提升农村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意识及兴趣是摆在农村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艰难课题。

五、对策及其建议

1. 真正普及小学语文,对小学语文实行量化考评制度。

2. 当地政府及教育部门加大对农(下转36页)(上接34页)村初中语文教学硬件的专项投入,如增设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做好语文教学硬件上的支持与保证。

3. 加强语文教师的岗前和岗后培训。通过一系列途径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强化教学基本功的掌握,转变教学观念,从压迫学生学习语文转变为吸引学生学习语文,教学手段多元化,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

4. 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意识及学习兴趣。学生语文成绩的好坏与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成正比。要提升自主性就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兴趣就必须依赖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如多媒体教学、参与式教学、表演活动教学、情境教学等。平时多给学生听录音,看影碟,看幻灯,看语文短片电影,开展书法、朗诵、阅读理解比赛。在此基础上多研究、多探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5. 提升家长对子女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意识。从升学来看,语文只要肯记,其实是一门容易取得成绩的学科。从社会发展来看,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学习对子女来说也是一样重要的任务,家长必须以正确的观念来引导子女。因此,在广大的农村中学,需要开展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以便正确引导家长及其子女对子女语文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总之,在农村地区,大力提升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依靠多方面的力量,需要全社会的支持,更主要的是依靠政府及教育部门的物质支持和师资方面的保障,但更主要的是依靠战斗在广大教学一线,愿意扎根在落后、偏远地区的无私奉献的语文教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温爱英. 江西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素质调查与分析[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8).

[2] 应文琴.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尝试[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6(9).

[3] 李镇西.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M]. 桂林:漓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