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李想主义”:把自负摁下去,把自信用到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李想主义”:把自负摁下去,把自信用到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李 想

1981年生于石家庄,1999年高中毕业后创业,现任泡泡网()、汽车之家(.cn)首席执行官。在2006创业中国高峰论坛上,李想晋身“中国十大创业新锐”,是榜单上最年轻的一位,同时也是80后创业群体首次进入该榜单。

李想是我的“总编访谈”俱乐部第一个80后。

虽说“李想主义”是生造的词,玩的是谐音,但必须承认,这孩子特有主意。

80后的创业大戏已经上演,李想是主角之一。

他内心巨大的平静和清晰让我坚信一个判断――谁是新一代企业界的领军人物?

我看好李想。

――封新城

“我没什么诀窍。我只是比同龄人提前了4年走向社会”

李想:你们这期奥运写得好,选题好!当所有人都觉得好,都觉得没有问题的时候,其实问题是最可怕的。

封新城:你们搭不搭奥运的车呢?

李想:不搭,太挤,哈哈。大家都去挤那些虚的东西的时候,正好是你练内功的时候。

封新城:你这一轮的曝光持续了多长时间?

李想:半年。当时是特别幸运。我们内部开玩笑,至少省了2000万的广告费。我们2006年初的时候卖广告其实很费劲,我们做中小客户很好,做大客户,国际厂商,人家不认我们,觉得就是一帮小孩,哪怕我访问量是前几名,他也不认你。我们当时就想办法,做品牌推广,可做品推就得花钱啊,没办法,后来想起这一招了。一开始,《中国企业家》要做采访,然后我们负责市场那个头儿,给《中国企业家》建议,你们怎么不把他们凑到一起做呢?讲一群人的事情,然后再建那么一俱乐部,让这些人聚一下,所以当时他们就做了一期封面,把这帮人放到一起了,后来《对话》看到这期杂志了,也要做这个节目,80后。当时对《对话》来说是冒险做的,前后开了二十多次会为这个选题,据说当时收视率特别好。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宣传。

封新城:这次我采访你,有的人听说了就说:“吱呀,你们又采访他,媒体对他的兴趣也太浓了吧?”意思就是说李想现在非常的明星化。你记得我们俩见面的时候吗?你坐在我旁边,我一看你,眼熟!一递名片,李想。接着我就想起来是在鲁豫那节目里看过到你。你觉得在这一轮的媒体轰炸当中,是不是挖掘出了你的明星潜质?

李想:没有!我跟我的员工也包括很多我认识的人,他们的孩子来我这儿实习,我就跟他们讲,宣传是宣传用的,该工作的时候是工作,这是两码事。宣传的(东西)不是真正的。我自己感觉没有明星气,其实挖掘出来的跟60年代、70年代没有区别,只不过扣在80年代上面,而80年代这帮人有一共同特点,就是比别人进得早,没什么特别的,都不是什么天才。我1999年开始做网站,到现在8年了,就是因为比别人进得早,而且又坚持下来了,所以才有这个结果。

封新城:媒体或许就是希望有一天你像张朝阳或那些IT界明星一样,你有过这种想象吗?

李想:自己想象?我肯定希望自己变成那样的人,把这公司做成一个伟大的公司,但我们也很现实,我们那么多年走过来,其实是一个长跑的事,我并不在乎是3年以后还是5年以后能变成那样,但我有这样一个方向能让我继续往下走。

封新城:那时候经常被你提及的目标的人物会是什么人?

李想:我喜欢的人非常多,像李彦宏、丁磊、陈天桥、江南春、马云,包括比尔盖茨,我都非常欣赏,而且从这些人身上能够找出很多共同点,只要去学习这些共同点,想失败都不可能。江南春很努力,李彦宏很理性,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坚持。所有人都认为他们没戏的时候,像盛大刚开始做游戏的时候所有人都认为这是一个笑话,然后丁磊剩下几十美分的时候大家都觉得他死定了,江南春开始做楼宇的时候连IDG都不投他,我觉得就是这帮人坚持下来了。我也不认为谁是天才,就只是坚持下来了。

封新城:整个IT界的成长,包括互联网,除了2000年的低谷以外,新世纪以后的重新增长,在传播学上可以看到一个现象,他们年轻,有榜样的特征,事实上作为传媒,你知道我们的心态,也在寻找下一轮的榜样和明星。

李想:但是话说回来,仔细看一看,这帮人其实都不是明星。你看他们生活中依然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没有什么改变,你看这些企业家,你对比他创业前,和现在,其实他们在生活上变化并不大。

封新城:现在跟这些原来算是你学习的榜样们,你们已经成为一个圈子里的人了。

李想:还好吧。其实他们还是要比我高很多,因为我们的企业还很小,但是可以很好地跟他们去学习。向他们请教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拒绝你,把你当成一个年轻的,甚至是把你看成原来的他来看待。

封新城:你们出来的时候,像王石啊、马云他们都会对你们有一些评价,很多鼓励的话,就是看到那种希望、成长,而且那种速度显然比他们那时候更快。

李想:我不认为速度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碰上那种一流的生意。我很坦白地讲,我们做的这两摊事儿,其实都是个二流的生意。但是这一辈子能有一个二流的生意,又是自己喜欢的,有一个团队能一直坚持做,我觉得已经很幸运。比如说UG3或小灵通,他们都是一流的生意,但是他们掉下去也快;联想,做电脑,利润薄到两三个点,绝对是个二流的生意,但是可以长远地健康发展,什么样的风浪也都可以经得起。我觉得我们自己也是个二流的生意,但是我们能够经受二流生意的这种竞争,未来一旦有一流机会的时候,我们同样也可以做得很好,甚至比其他人做得更好。

封新城:有人说你少年老成吧?

李想:有。

封新城:是不是在中学的时候就已经体现这种特点了?

李想:中学也没有,就是创业以后吧。这完全跟经历有关系,我不认为有什么聪明和诀窍,是因为我比同龄人提前了4年走向社会。

封新城:我们新的一期叫“有一种毒药叫“成功”,还有一个副标题,叫“成功学的泛滥与迷失”,指的是我们中国社会整个的一个现状,一个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当你听到说“有一种毒药叫成功”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李想:没有什么感觉,因为我觉得真正做得好的人,始终明白自己在做什么,自己是什么,反而是外界很多时候把这种东西演绎了,但有的人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不会受这些影响,尤其是这么多年经历过来的。

封新城:但是,你不觉得现在这个社会让成功弄得有点五迷三道了吗?

李想:有,太有了!我有很多员工自己选择出去创业,然后100%都后悔,但是我仍然拉不住,现在仍然有人要出去创业。

封新城:空气中弥漫着这样一种东西。

李想:对!一个是个人的欲望,另外好像社会的风气也是如此,都在召唤大家:起来吧!去创业吧!去成功吧!这就是社会浮躁的另一种表现。但另一层面,尤其是作为年轻人,你不让他

试一次,他就永远也不知道。这些经验是来自于我们犯过了错误,并过来了,才深深记住,而且想我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所以我觉得他自己要愿意试一把,如果不试他可能会遗憾一辈子,就让他去试一下。

封新城:我已经注意到在一些采访当中,你选择了一些忠告给那些以你为榜样的人。

李想:所以我总结了3点,第一点是讲真话,但是很多人不愿意听真话,因为真话挺伤人的,真话不一定让人舒服。第二点就是我能把我的经验告诉大家,这些经验是我做过来的经验,不是我看了什么书有的经验,可能有的人看了一些忠告和经验的时候没怎么在乎,但等他经历过了以后他反过来会和我讲,你当时说得真有道理。第三我只能给大家鼓励了,我只能给这三个,因为我觉得这三个都是有意义的。

封新城:前一段你在博客里说,现在可能考虑用别人的钱了,就是风投。我记得第一次和你聊,你告诉我,你一分钱没花别人的,都是你自己的。现在风投这事儿做到什么程度了?

李想:应该很快了吧,我只能这么讲,因为这里边也有很多不可控因素,这不是光取决于我的,还得取决于对方吧,所以我不能把这个事说死了,但很快就会有结果了。

封新城:就像一个公司要上市之前都会有一段沉默期,你马上就要引入风投了,所以最近曝光率要少一点了?

李想:也有一定的关系,但不是全部的原因,关键是我自己觉得过去那点事情已经讲得差不多了,该停掉了,再听大家就恶心了。

封新城:下面的故事大家都会更期待,下一幕嘛,就是风投的故事。现在都说你的身价是上亿,那这风投的规模会有多大呢?你现在还不便讲得很细是吗?

李想:是不便讲得很细。我可以很坦白讲,因为我首先非常敬仰您的水平,这个不是什么恭维的话,因为您做媒体这么多年了,这些东西都看透了,不像有的记者,从我这里只想拿走他想要的东西,他不一定想挖掘很多真实的东西,这是中国大部分记者的问题。我觉得这些东西咱们可以很明确地聊,包括什么过亿的身价,这些东西我觉得都无所谓,我根本不在乎这些东西,这只是个概念,我也没有必要为这个东西去作更多的解释,如果媒体觉得这个东西好用那就继续用,我觉得从本质上没有什么正面或负面这么一说。反正大家愿意这么讲的话就这么讲吧,我越解释越没有意义。

封新城:第二幕会在今年上演吗?

李想:一定会的!

封新城:那明年我们会看到一个和今年看到的很不一样的面貌吗?

李想:不好说,因为我觉得资本进来以后,会有一个消化期,如果说资本进来以后,会一帆风顺,那我觉得太乐观了,我自己会给自己一个消化期,把所有的问题先消化好了,然后再往前冲,就跟修路一样,我要一层一层铺好了,然后再建成高速路,而不是上来就铺沥青,就往前跑,所以我说这还是个长跑的事情。

“所有的重大决策,都取决于自己内心”

封新城:没有上大学对你来说毫无损失吗?

李想:我不认为是毫无损失,任何事情都是有得有失的,但是我不会因为我失去的东西,而感到自卑啊难过啊这样的,我更愿意看到我得到的东西和我以后将要得到的更多东西,这4年我也没白过,也没有说不学习呀,我学到了更多的东西,比如说你可能大学需要4年学到的财务知识,我可能,真的,两三周就把它学完了,并把它和应用联系在一起。

封新城:特别是直接应用,在应用中学习。

李想:对啊,我只需要两三周,这些财务标准、财务数据、财务接口到底是什么样的。但如果在大学,你学了4年都不一定能去应用这些东西,真正你自己有了明确目标学东西非常快。我做汽车网的时候不懂车,我大概用了半年时间去学习汽车,半年过后你问我任何一款新的汽车,它大概有多少马力,我根本不需要看就能知道,因为你学到的这些点,你学了一张网,任何出现在网里的一个点你就都会了,更让你学习到一种能力。

封新城:你的员工都是大学毕业生吗?

李想:都是大学毕业生。我们不太严格要求到底是不是大学毕业生,但现在来的,100%都是大学毕业生,我们更看重的是心态和纪律,因为我觉得能力什么的都是可以培养的,我们希望他有一个最好的地基,而不希望他上来就是一个楼,我们还要去帮他改造,重新装修。

封新城:因为没有大学的经历,你会碰到很明显需要向员工学习的情况吗?

李想:当然有了,所以要学的东西非常多,比如说我的财务知识要跟我的财务总监去学习,我们的财务总监是财会业的MBA,普华永道出来的,很多东西都要向他们学习,包括做网站,网站的架构怎么样,都不是我天生就会的,都是向身边的这些人,包括我们自己下面的一些领导学习的。

封新城:从企业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从柳传志到江南春,应该有四代了吧,往前看,你觉得你们这一代会缺什么呢?

李想:我不知道这一代到底有什么缺陷。我最大的缺陷,也包括我在改变的最大的东西就是我会比较简单,所以很多时候我在做事情的时候会选择一个对的视线,但是会让别人很不舒服,而我的改变就是我要把事情做对了,也让别人舒服。我过去犯过的最大的错误,就是事情做对了,但人没有处理好,造成巨大的影响,很负面的影响,但回过来看那件事情仍然是对的。我看到很多企业,包括我们的竞争对手,这些比我岁数大的人,很多事情,做得很舒服,但不对,那我觉得其实我们比他更好,我的对的事情占了60%,舒服的是40%,而我这60%有了,我往40%上去做,但是如果事情做错了,后面做得再好,也是一个输的局。

封新城:重大决策的时候,会找什么人给出出主意吗?

李想:坦白地说,所有的重大决策,都是取决于自己内心的,最真实的想法,这个最原始最真实的想法其实是最正确的。

封新城:会通过交流来印证自己吗?

李想:会,也会听更多的,也会左右摇摆,这些东西都会。但是这些东西每一次都会发现最后的选择其实都是源于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也可以说每一次都取决于感觉,而这个感觉不是刹那间就有的,是通过积累得来的,包括经验啊,从别人那听到的话啊,然后自己对自己,包括公司的一个认知,其实第一个选择就是最正确的选择。很坦白地讲,比如现阶段我们公司就遇到很多的选择,有很多公司提出向我们收购,卖掉也是选择,继续自己干也是选择,融资也是选择,但其实融资是做得更大,这是我最初的第一个选择。在中间你会遇到很多的诱惑,比如几个亿扔在你这里,你说一点感觉也没有那是不可能的,你也会去犹豫、去摇摆,但最终还是回归本质,回到自己内心的那种感觉。

“我始终管得了自己”

封新城:我们曾经总结过这一代,是中国第一批有全球化特征的,还有就是“自我”,我们曾经有过“我世代”的

表述,这两点你都有吗?

李想:都有,但我不认同这些只属于80年代,在这个时代中自然就会有这个时代的特征,70年代一样具备这样的特点。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这帮人都是独生的,能够快速地获取信息,信息在他们那里是完全透明的。这样他们了解的事情更多,更无所顾忌,这个就有一个好处了,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会让他们变得非常自信,也非常自负,其实就是那样,我们怎么样把自负摁在那里,把自信用到位,但这些事情完全是要看经历和时间。

封新城:在你们这个群体中,李想似乎是更被符号化的,甚至作为代表人物来看的。你注意到这个看法了吗?

李想:注意到了。

封新城:你有压力吗?

李想:没有什么压力,但很多时候我觉得这种事情对自己也是一种动力,就是你一定要做好,然后就是为什么每天自己都要上班,一周工作那么长时间,其实也是一种动力在支撑着。

封新城:这个年龄还都是好玩的时候,你管得了自己吗?

李想:管得了,我始终管得了自己。封新城:就像你前面说的,没有上大学,自己去创业一样,也可以说是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李想:我在上高中的时候,为了每天更新,都是每天准时5点起床的,现在也一样,哪怕我晚上到两点钟的时候,我第二天还是7点起床。我要按时来上班,因为你带的是一个年轻的团队,他们既可以学你的好也可以学你的坏,其实对于我而言我对自己要求高一点不是多么复杂的事,但是这样一来这个团队就会更加好带,但如果我是中午去上班的,我要为这个团队,为这个团队的好所付出的精力其实比我自己早点起要付出的多得多。

封新城:IT界倡导的不是快乐工作吗?

李想:我觉得那些东西都是宣传用的。

封新城:没那回事儿?

李想:对!不同的国家,不一样。在美国,是很自觉的,美国的那些工程师,他们工作到四五点,为了把所有的事情做完就是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群年轻人,和美国完全不一样。而且你可以去看所有做得好的、可以长远发展的公司,都是这样的。联想、华为,都是一样的,没什么例外。不讲公司,至少从个人上来讲,江南春啊、朱海龙啊,都是非常努力地工作着,这个是没有什么诀窍和例外的。不可能说因为我是个天才,我每天只工作两三个小时,这公司就能经营得很好。我觉得在中国这个东西没戏。我不知道国外的那些东西是否是真的,但是我看到很多东西其实就跟我们看到媒体报道一样,很多东西是为了宣传,是为了树立榜样。

封新城:在接触社会的过程当中,摊子越来越大,视野越来越开,交往的人越来越多,会不会发现有些事情让你失望,觉得很受伤吗?

李想:没有。因为我接触任何人都非常谨慎,第一我从来不喝酒,第二我从来不会和别人称兄道弟,但凡第一次见面就和我称兄道弟的人我都把他拒绝掉,因为我觉得还是要理性看待这些东西。

封新城:你觉得这是你天生的性格,还是与你家教有关?

李想:我没有过分去想这些东西,比如我有一个原则,就是从来不借给别人钱,因为我发现我身边借钱给别人的人都活得很痛苦。钱借出去收不回来,连朋友都没得做,至少我知道你把钱借出去有5%可能性钱收不回来,还可能丢掉朋友。我不借钱,但这帮人永远是我的朋友。

封新城:有过这种情况吗――就是说他已经是朋友了,他跟你借钱,你怎么办?

李想:我就说我这人就是不借钱的,我就把这个真实告诉他,他也认可。

封新城:我也看到一些网友对你的评价,都说你这个人很坦诚,当然也包括你很老成。鲁豫当时在点评你们这几个人的时候说李想看起来是那种新好男人,你自己也这么认为吗?

李想:这个我觉得就不太好说了。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比如我女朋友身边的人都会认为她男朋友怎么那么好,年纪轻轻,公司做得还挺不错的,但我女朋友也会说,你整天工作,周六都工作,周日也不陪我,冷冰冰的,也会这样说。所以我认为所有事情都是有利有弊的。但我觉得最根本的就是我这个人一点都不坏,而且很简单。

封新城:怎么看待财富?因为你的财富从我们预期的角度来看,会越来越多,你对财富的看法你认为已经成型了吗?

李想:其实到现在为止,一直没有很在意这方面的东西。但是我相信一点,就是事情做大了,财富应该是不愁的。我一方面不花什么钱,第二方面呢,也从来没为钱去发愁,所以在这方面我真的没有太多的感觉。

封新城:你很早就给家里钱了吧?

李想:没有,因为父母也都工作得非常好,更多的钱都是放在公司,用来发展。我每个月花的钱就几千块,没什么太多的钱要花。我来北京的时候穿什么衣服我现在还穿什么衣服,就这样。

封新城:财富的增长会带来很多变化,比如说,我们常常看到的例子就是吃的穿的变了,住的变了,然后交往的人变了,这种例子太多了。

李想:我追求的不在这里,我追求的是我的团队,和这件事情做好了没有。吃什么都差别不大,你又不缺营养什么的。我觉得很多时候不是穿几千上万的名牌,有的时候你穿那些反而是为了向别人证明什么,我已经不需要向别人证明这些了,我就是戴一个假表别人也不会认为我戴的是假表,我没有必要向别人证明这些东西。

封新城:你父母哪一个对你影响最大?

李想:我妈妈,因为她的管理方式对我影响最大,我爸基本上很少管我。很小的时候我妈就让我自己管钱,上小学时候的零花钱是一天发,要是把钱花完了,也绝不再给我一分钱。初一的时候就给我存折,去管理自己的钱。我爸更多的时候是在背后鼓励我,你做什么都支持你。他们对我管得其实很少。

封新城:那如果我有机会采访你父母,我会问他们,现在你的样子是不是就是以前他们期望的你长大以后的样子呢?

李想:他们没想象我成什么样子,因为他们曾想象过我以后要成什么样子,但后来都没成。后来就让我按自己的想法去发展了,因为他们都是学艺术的,他们当时也希望我学艺术,但第一我不喜欢艺术,第二我没有任何艺术细胞。

录音整理 王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