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家与交易成本的节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企业和市场都是资源的配置方式,企业在其边界内比市场节省了交易成本,赢得比较优势。企业的核心是企业家资源的利用,是企业家节省交易成本。培育和促进企业家成长是应对全球化市场竞争的主要任务和唯一手段。
关键词:企业;企业家;交易成本
一、基于交易成本的企业分析
企业是投入转化为产出的经济组织,其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任何产品的获得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交易双方可以自由的讨价还价,交易可以进行无穷多从而最终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社会价值的最大化。而现实中,交易是有成本的,其成本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寻找和发现交易另一方的成本
交易是一个交易主体和交易客体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系统。在社会分工条件下,由于交易双方各自拥有不同的交易物品,同时又有各自不同的需要,为了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物品的卖方和需要自己所拥有物品的买方,双方都需要花费成本去寻找关于对方的信息:交易的时间、地点、交易的数量、可接受的最高、最低价格等。
(二)发现交易物品相对价格的成本
在市场竞争条件下,由于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尽管交易的物品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别,这种差别可能是产品本身的质量、性能所具有的,也可能是产品的外延性所导致的,如品牌、售后服务、运输费用等,但由于存在许多可以量化的劳动和可替代的商品,不完全相同的交易物品价格仍然存在着可比性。交易双方都会花费成本去发现相对价格进行比较,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三)签订契约的成本
在交易双方找到了交易对方、发现了相对价格,确定了各自可接受的交易底价以后,双方会展开激烈的讨价还价。由于价格所导致的利益对双方来说是此消彼长的过程,双方会不遗余力的来进行这一过程,如果可能,双方会在一个彼此都能接受的价格上达成协议,从而实现交易。而如果双方未能签约则双方花费的成本会更大。
(四)执行和监督交易过程的成本
签约完成以后,并不意味着交易的完成。双方还必须花费成本去促使交易的最终完成,买方关心产品的实际质量和售后服务,卖方则着急货款的回收以及后续的交易可能。如果交易中断,双方为维护各自的权益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成本。市场交易是一个无休止的有成本损耗的契约过程,把无数个签约、履约行为变成少数几个甚至一个行为过程,把交易过程内部化,便促成了企业的出现。
按科斯的理论,市场和企业都是配置资源的方式,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把一系列的交易过程内部化,节省了交易费用,以此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如图1所示的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因为在企业里,市场交易过程被取消,组合在企业内的各种生产要素,生产线上的原材料、半成品等不必彼此签订一系列的契约,而直接进入下一个生产环节,原来用于签订和执行这些市场合约的费用因此被节省了。不过企业却不是以一个非市场的合约替代了市场价格机制。按科斯的观点,企业内部的“命令”和“允许某个权威”(一个“企业家”)来支配资源,无非是“一系列的契约”被“一个契约”代替了的结果。通过契约,生产要素为获得一定报酬,同意在一定限度内服从企业家的指挥。从这里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企业家的指挥和协调部分取代了市场交易,从而节约了交易成本,才使得企业有存在和发展的理由,或者,可以说是企业家这种资源的利用节省了交易成本。
二、企业家的理论分析
(一)企业家理论的回顾
什么是企业家?从马歇尔、奈特、熊彼德到卡森、舒伯斯特等都从不同的侧重角度给出了企业家的定义。著名经济学家舒伯斯特在《新世界词典中》对企业家下过这样的定义:企业家是一个经济冒险事业的组织者,特别是组织、拥有、管理并承担这一事业全部风险的人。
美国哈佛大学著名的管理学教授约翰皮特在《变革力量》一书中认为,企业家是具有懂现代技术、懂现代管理、有国内外的经营经验、善于运用归纳思维和统计方法进行现实观察、分析和研究发展能力的人才。奈特从应对不确定性方面分析企业家。他认为,企业家就是为了应对那种不可预测的不确定性而存在的。现实的经济过程是由预见未来的行动构成的,所以摆脱不了不确定性。生产者在决定生产什么和如何生产的过程中就包含着不确定性。在企业中,不确定性正是由于企业家的职能而得以降低。1911年,熊彼德以创新的观点解释了企业家。他说:我们把新组合的出现称为企业,把职能是实现新组合的人们称为企业家。在他看来,企业家突出的职能就是创新,实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缺乏了创新,企业家和企业都失去了存在的基础。
(二)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
从林林总总的企业理论的论述中,特别是从近期国内外著名企业所暴露出的问题中,不难发现,对企业家来讲至少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高尚的人格素质。“办企业就是办人”、“做事如同做人”。作为引领企业成长、发展的企业家而言,高尚的人文素质是第一位的:诚实的品质让人信赖,广泛的亲和力可以团结大多数,优秀的能力赢得下属的尊重和支持,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内部效率;对企业外部来说,企业家高尚的素质和个人魅力可以提升企业形象。尽管具有高尚的人文素质不一定必然成为企业家,但如果一个企业家没有了正直,则足以要了你(不论你是企业的员工、还是企业产品的使用者)的命。
2、优秀的协调能力。按照科斯的理论,企业用科层组织的领导和控制取代了市场交易过程,从而节省了交易费用。而市场同样也是资源配置的方式,采用企业还是市场的配置方式,完全取决于交易成本的比较。因此,为保持企业对市场的成本优势,企业家必须具备优秀的协调能力,促使企业内部协调费用的节省。
3、突出的责任意识。企业是社会生产的基本细胞,企业不仅仅满足自身的利润目标,还应当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企业家的责任就是在发展企业的过程中,为社会创造更多低成本的产品和更多的就业岗位,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同时要保护环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现任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在1998年出版的《新英国》一书中对企业家的作用作了高度评价。他说:“如果我们这个国家要去开拓,要想让别人羡慕我们今天而不是昨天的成就,我们就必须支持那些实干家、革新家、年轻的企业家,发挥长者的智慧和每个人的创造力。”很容易想象,一个不负责任的企业家能给这个社会带来什么。
4、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一个民族的发展。而创新,不论是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还是制度的创新,都源自基层的企业。企业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而企业家则通过制度和措施实现和促进了创新的形成,减少了创新的成本,通过实现要素的新组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维持和促进企业的发展。
三、企业家与交易成本的节省
企业家是企业存在的前提和生存发展的关键,离开了不同层次的企业家,也就不会有不同规模的企业。企业家与市场、企业的关系可以如图2、图3所示:
在图2中,A、B、C、D、E(为简化分析,仅列出有限的要素所有者,其实在市场中,存在着无数个所有者和无限次交易过程)表示要素所有者,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在交易成本为零的条件下,任何的产品都最终可以通过市场来获得,而交易是一个有成本耗费的过程,交易成本并不为零,通过市场来获得所有的产品是不划算的。
在图3中,要素所有者A通过集结相关的资源组成了企业,其他的所有者通过与A的一次交易过程就完成了交易活动,以有限次的交易过程取代了无限次的交易过程,节省了交易费用。一方面,企业家本身所代表的素质和形象,使要素所有者直接与企业家进行交易,这种交易可能是长期的,也可能是短期的,但其次数是有限的,即企业家的吸引力使无限次寻找、发现、签约、履约的过程被有限次所代替,正式的、规范的契约被非正式的、不规范的契约所代替。由于双方是重复博弈过程,双方都有充分的激励去履行和约,从而使其合约的效力得以保证。另一方面,企业家的协调能力是企业与外部供应商和销售商之间更容易进行沟通,信息流动更加迅速和顺畅,减少了契约双方的可能摩擦,维护和加强了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使这种合作关系更加稳定。另外是创新。企业家通过对内部资源、信息的调度与整合,使工序之间、环节之间更加便于合作,及时应对市场的要求和客户的变化,通过工艺创新、产品创新和制度创新,向市场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而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企业不能适应和满足客户的要求,使客户重新寻找交易者从而开始新一轮交易过程(广义交易过程)。
四、促进企业家的成长,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有学者认为,“企业家是经济发展中一种特殊的人才资源,一个国家的发展有赖于一大批企业家。”我国加入WTO以后本国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市场形势。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凭借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完善的管理,对庞大的中国市场虎视眈眈,也加剧了我国企业生存的难度。当前最缺的就是领导和驾驭企业的企业家资源。促进和培养我国的企业家资源,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塑造全社会的创新和冒险精神。“天才的成长需要天才的泥土”。企业家是创新的发动者和领导者,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是任何一个企业家所不可或缺的。全社会要逐步形成一种支持创新、鼓励创新、甘冒风险、不怕失败的文化氛围,促进具有企业家潜质的人的成长。这对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我国来说尤为重要。
第二,珍惜和促进中小民营企业的成长势头。民营中小企业主是企业家队伍的后备军和成长摇篮。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单单有各种优惠政策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建立和健全法制,改进和规范执法行为,为中小民营企业提供公平竞争的舞台,是促进企业家成长的有效手段。
第三,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仍然占社会总量的相当比例,国有企业的领导者也是企业家队伍的重要来源。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靠制度创新,要在产权上下工夫,通过权责的分割和分担,改善国有企业领导者的激励约束;改进管理者的选拔和任用方式,促进具有企业家潜质的人员脱颖而出;加强监管,使国有企业平等的进行市场竞争,促进国有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向企业家队伍迈进。
参考文献:
1、Coase.R.H.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960(3).
2、Coase.R.H.The Nature of the Firm.Economics[J].New Series,1937(4).
3、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4、辛向阳.谁能当中国的企业家[M].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5、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6、傅殷才.制度经济学派[M].武汉出版社,1997.
7、张福墀,郭玉芹.企业家精神[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7.
(作者单位: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工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