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传统文化解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电影《唐山大地震》的传统文化解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电影唐山大地震》的剧情设计和人物性格发展都遵循着传统文化的脉络,结构以悲剧开始,以大团圆的喜剧方式结束,设置了李元妮和方登一对母女的情感纠葛。方大强选择把生的机会留给妻子,李元妮选择救儿子放弃女儿,方登为生孩子而退学,方达为把儿子留给母亲不惜和媳妇小河反目,等等。电影在主要人物对待命运的不同选择方式中,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亲情和男女性别在家族中的地位,思考了传统文化浸染下人物在矛盾冲突面前的性格发展,文化取舍、妥协及反叛。

[关键词] 文化;选择;男尊女卑;反叛;妥协

电影《唐山大地震》对我们来说是震撼的,其震撼之处在于对于人情、人性的再理解。电影中的人物从各种矛盾冲突的选择中折射出自身的价值观,比如方大强在面对强震来袭的时刻选择了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妻子李元妮;李元妮面对丈夫的撒手而去之后选择了孪生儿女的生和死;儿子方达面对母亲李元妮和媳妇小河对于后代的抚养权问题选择了支持母亲;女儿方登在未婚先孕的情况下选择了放弃了学业,甚至在面对婚姻问题的时候选择了西方的伴侣,等等。每一样选择看似合情合理,但是其背后无不透露出传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响,我们生活中不独这样的事情存在,能够提取出来作为个案加以分析,其中的传统文化价值内涵值得研究和探讨。在电影中,以一对母女之间的情感发展轨迹为脉络,借以传递了对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对比与反思。

一、方大强和李元妮在选择面前体现的文化价值观念

地震来临的时刻,方大强和李元妮并不在孩子身边。他们不约而同选择的方向不是相对安全的开阔场所,而是家。看到窗台边的孩子,作为母亲,不顾一切向前冲,作为父亲,愣了一下,一把拉住母亲,力量之大,使母亲摔倒在地,自己奋不顾身向建筑里面冲去。……随即建筑倒塌。其实方大强在选择冲进建筑的那一刻就知道后果,他面对死亡是理智的、冷静的和果断的。如果夫妻两个有一个人注定要和孩子们在一起的话,他选择了自己,而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妻子。明知道前路是死,依旧向死而进,因为他是她的男人,他是他们的父亲,他别无选择。于是他做了。他去了。妻子和母亲李元妮,在面对死亡的片刻没有想到自己的生死,疯狂把生的希望留给孩子们。声嘶力竭地朝摇摇欲坠的窗台喊“来——啦”!她的来,不是来活着,而是“我和你们在一起,活着或者死去”。只因为她是一个母亲,她也别无选择,只能共进退。作为母亲,她的选择是清晰的,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的选择又是艰难的。 “父亲”的角色早早离世,母亲对于儿女命运的抉择就显得尤其重要。

曾经有个游戏,让选择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然后根据重要的程度排序,或者说一样一样的舍弃,还要说明原因。选择中,有人哭了,因为有些东西是实在珍贵的,但是如果没有珍贵到一定的程度,哭着,也要被舍弃掉的。方大强和李元妮,作为父母,生死之间舍弃自己,毫不犹豫都做了,舍弃孩子,二选一之间,方登就成了那个哭着被舍弃的。如果按照舍弃的顺序排列重要程度的话,大致应该是:父亲、母亲、姐姐、弟弟。

父亲是家长,他有责任和义务保护一家的平安,母亲是慈爱的,宁愿和孩子共存亡,这些都毋庸置疑、顺理成章。姐姐和弟弟之间,李元妮哭着做了抉择,但是电影里始终没有像我们做过的游戏那样给出一个明确的理由。有擅分析者说,因为弟弟柔弱,总是在姐姐的保护之下。比如一开始抢冰棍的情节,比如吃西红柿的情节,都是弟弟在姐姐的关照中。柔弱,所以得到更多的关爱,这是影片给予的理由。但是从医学角度讲,生命的机会一般会给予生存几率更大的那一个。所以,选择什么东西都有一个原因。你强壮还是柔弱,都可以作为理由,关键在于决策者要不要你。

电影看到这里,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李元妮选择弟弟的理由是什么?不是因为柔弱,也不是因为强壮,因为他是——男孩。面对丈夫死在自己面前的现实,她能够做的就是留下那个骨血,传宗接代。废墟面前她哭了那么久,其实选择生根本不用靠直觉,靠的是清醒和理智,她伤心欲绝,只是不能为那个将死的人下决心。

所以关键时刻李元妮一点都不糊涂,她的选择完全迎合了中国传统观念的主流。中国是个封建思想很顽固的社会,宗法制度为基础,血缘关系为纽带,中国人最看重的就是血缘。皇帝和老百姓都可以以父子关系来维系,还有什么不是靠血缘来传承的呢?在传统的伦理观念下,家庭之间人际关系是男人统治国家、家族或者家庭,“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确定了君主、家长、家庭成员三者的关系,明确了男人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而女人是附属于男人的, “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明确了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关系,从“孝顺”的角度解释,婆婆是统治儿媳妇的,女人可以通过儿子达到人生的圆满。所以,方大强,向死而生,李元妮,向生而死,都有了可以解释的依据。包括婆婆对待李元妮的态度,李元妮对待儿媳和孙子的态度,方达对待小河的态度,都可以从传统的伦理观念中找到答案。

李元妮始终守望着亡夫和女儿,拒绝儿子的孝敬和其他男人。她的理由不可言传,或许文化里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她自己都难以说得清楚,只是一句,“花红柳绿,对不起亡人”。

于是话题又回到了伦理纲常和血缘关系上来。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社会制度下,中国的社会结构是以“家国同构”为核心的“家庭——家族——国家”体系。只有保证“小”家的孝道,才能维护“大”国的忠义。尽孝是对于父母 ,尽忠是对于君主。不管尽孝还是尽忠,其维系的都是人与人的关系而非人与制度之间的关系。这种“人对人负责”的社会关系的存在与“人对体制负责”或者“体制对体制负责”的社会关系不同,缺少了机构或者制度的机械性而显得更加温情脉脉,因为血缘亲情的存在,为维系这种体系的私利性提供了可能性。具体在尽孝的问题上,古人常讲:“养儿防老”或者“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意喻:儿子养大了,就要为己所用,给自己养老,或者传宗接代,维系家族血缘去。养儿为己的作用已经不言而喻。

劫后余生的李元妮拒绝了两次获得新生活的机会,一次,是和另外一个男人建立家庭的机会,这是为了守望亡夫的爱情,因为没有比拿命换来的爱更珍贵,在这个前提下,什么样的爱情都不能比拟,也都不能让她聊以托付。另外一种拒绝,恰恰是被她挽救了三次的儿子给予的孝敬。如果按照养儿防老的思路,她的拒绝是不可理喻的。当初选择儿子,不也是为了能过得更好吗?她宁愿坚守清贫,拒绝儿子的孝敬,只是为了让自己安心——女儿的死和儿子的活,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家族——方家人的血脉——她对得起大强。

“不是为了自己”,这才是她的心结!

二、 作为儿女的文化选择

姐姐方登这个人物代表的不是她个人,而是一种对于传统价值观念的反叛。在男尊女卑、传宗接代的价值观影响下,即便不是地震,她也会死得其所。

方登所代表的正是对这样一种文化的坚决而不肯妥协的态度。在漫长的成长阶段,面对继母的早逝、继父的慈爱,她一直不肯回家,是不是能够理解为她对于家、对于父母所失去的信任,才让她游走他乡,至少电影里传达出来的是这样一种信息。明明知道亲生母亲还在,却从来不回去寻找,宁愿自己是被她“杀”死的,用这个观念折磨她的母亲,而不去解开这个心结。如果说,电影前半部分是母亲抛弃了女儿,那么后半部分,是女儿把母亲所抛弃了。和母亲的犹豫相比,女儿的抛弃来得更加坚定。这是方登叛逆之一。

方登叛逆之二是对于爱情和生活,她也曾不顾一切追求过爱情,希望得丰厚,所以失望得决绝,生命的宝贵在于不放弃,这一点她做到了。为了孩子,她做了勇敢的尝试,用母亲当年所不能给予她的机会。她放弃了学业,放弃了前途,用不可知的生活为女儿的生存买单。潜意识里,或许是出于母亲对于女儿的救赎。在那个年代别人很难理解的行为,她一一都做到了。未婚先孕、退学、打工、出国、嫁个年龄能当父亲的外国人……不能不说,她对于自己的生活,也是叛逆的。

弟弟方达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程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相依为命就应该是乖巧、听话等行为,需要通过用功、博取功名来取得光宗耀祖的目的,事实上方达上课逃学、外出打工等都不能满足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期望。似乎在这方面李元妮应该是失望的。如果说方达在领会母亲苦心的问题上充满了叛逆,在另一个问题上,母子俩出奇的一致——传宗接代!方达一点都不含糊:(只要有我在)“鸡有的是,蛋也不缺”!方达充分理解自身对于家族所肩负的责任,在面对媳妇、母亲的分歧上,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母亲的一边。且不说李元妮一个人承担的寂寞和冷清是否值得同情,母子俩此刻坚定地把另一对母子分开,是不是具有封建家长的气魄?“孝顺”之“心孝”“身顺”,方达都做到了。

所以,男孩方达和女孩方登在文化选择上的方向是截然相反的。

三、电影所传达的矛盾的碰撞、转化和妥协

李元妮是幸运的,至少冯小刚导演让她在有生之年里,看到儿子方达也生了儿子,算是传宗接代了吧,她的任务终于完成了,方大强地下有知也可以瞑目了。女儿方登,还是生女儿,无所谓传承了,好好爱着,去完成母亲对于女儿未尽的爱。感谢导演的悲悯情怀,看到李元妮不只是一个中国女人,还是一个母亲。需要救赎的、弥补的、聊以心安的、可以牺牲自己去保全儿女的那种爱,在方登身上得以继续。移民去吧,让这种爱找到一条生路。在中国的传承虽然失败了,但是还有机会在西方发展,不至于在中国落入绝境。

方登这么多年来对于母亲的不能原谅,其实像一个寓言一样昭示着什么。孪生姐弟,本是无法选择的,在女孩和男孩平等的前提面前,为什么要让至亲至爱的人来选择生死,从而凸显出这样一个不堪的话题?电影的结局好像很圆满,方登回家了。回家,就意味着原谅。转折点在于汶川地震中方登现场见证了一位撕心裂肺的母亲,一如当年的李元妮。方登此时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去看待母亲的那次抉择:选择放弃,不是情愿,而是不得已。一条腿和救援者的一条命,我们能果断选择,那么牺牲了女孩子,保全了家族血脉,何尝不是传统文化的选择?孰贵孰贱,孰重孰轻?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母亲的身份所能够承担的责任!在自己的坟前,她蹲在妈妈身边说“他是我弟弟,活着真好”,很多人都认为方登应该痛哭流涕,诉说对于母亲的忏悔,这句话,似乎显得多余。其实一点都不!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面本身就不存在女儿和母亲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矛盾的中心是“男尊女卑”!矛盾的化解,只能是以一方的妥协为代价,改变传统是不可能的,那就只能由方登向传统妥协。所以方登在自己坟前脱口而出的忏悔不是对于母女关系,而是姐弟关系!影片是不是想告诉我们,方登不仅原谅了一个母亲,而且也原谅了传统?如果不能妥协,她只有继续徘徊在异国他乡才有存在的合理性?

电影结束,感慨良久。结局足够圆满,想要的,都有了。能活的,都好好活着。最重要的是,儿子还在,希望还在,唐山还在,就这样生生不息。李元妮的故事结束了,传统的价值观还在延续。或者说,传统比李元妮更加坚守。

[参考文献]

[1] 朱汉文.中国传统文化导论[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2] 郭齐勇.中国古典哲学名著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王玉德.文化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