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天真者与天真的记录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天真者与天真的记录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个项目开始于2012年春天。4月2日是世界自闭症日,北京孤独症康复协会和中间美术馆合作举办了一个场名为《天真者的画》的孤独症儿童画展。张立洁和她在残联的同事去了现场。这些绘画作品让她有些意外:“一个个生机勃勃的生命坦诚展现,强烈的情感扑面而来……”和孤独症“社会交往障碍”之类的词汇完全联系不不到一起。她也由此认识了几位有天分的小画家,并开始策划自己的拍摄项目《天真者的像》。

将摄影题材锁定在一些“与众不同”的人群身上,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当镜头对准孩子时,如何能克制住照片中泛滥的同情,不让这种居高临下的情感占据观者的内心,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张立洁也意识到这个题材她应该有所警惕,更小心地选择自己的镜头语言。

2012年12月,张立洁在798映画廊举办了《“天真者的像”——聚焦精神障碍者原生艺术作品展》。在展览前言中,她写道:“当社会对待精神障碍、智力障碍者的艺术创作仍然停留在慈善层面时,很少有人能真正懂得和欣赏他们作品中蕴含的艺术价值,因此他们的才华也常被忽视、埋没,甚至扼杀。”

或许,她希望自己在这个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不仅是一只“慈善”之手。让这些“艺术家”的绘画作品“唱主角”,让他们的纯净和创造力来让自以为是的人们自惭形秽,反思长久以来“主流”的自傲和对他们的漠视与禁锢,对于这个题材来说可能更有意义。

这个项目的拍摄并非易事。首先,张立洁要说服这些孩子的家长、监护人接受她。于是她一家一家地走访,和家长、监护人讲明采访目的、过程,需要他们怎么配合,需要花费多长时间等等。大多数家长在了解基本需求后都表示支持,当然也有一些家庭因为种种原因退出了拍摄。每次到孩子家里进行拍摄都要花费三四个小时,她一边像幼儿园老师哄孩子一样用尽各种招数——唱歌、数数、跳舞、分零食,来让他们接纳自己,同时又精心地将孩子的画作通过投影仪投射出来。斑斓的色彩照在孩子身上及他所居住房间的墙壁上,在场的家长都感觉到很惊讶,也很兴奋。连他们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成为这些神奇照片的主角——他们的艺术天赋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了。

到目前为止,张立洁已经拍摄了16个孩子。在12月的展览结束后,她还陆陆续续拍摄了几个居住在北京的精神障碍艺术家。她希望自己在人物选择上,有更强的限定性,避免重复。她希望能够收录更多丰富的采访和背景性内容,使项目最终呈现为一本书,一本关注中国精神障碍者艺术的影像资料。

张立洁说她感觉自己很幸运,做一些“有营养”的事是能够让自己成长的。拍摄这样一个项目是一次机会,能够让自己静下来,想想自己,想想别人。

如何想到用投影机将作品投射在创作者身上这种拍摄方式的?

这些有精神障碍的艺术家是无法和常人一样交流和表达的,所以绘画、涂鸦就是他们和这个世界沟通的渠道,也是他们精神世界的一面镜子。同时,他们中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生活得并不如意,受到人为的限制和歧视,通过环境信息的交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们的现实境遇。所以,我就想到要把代表他们精神世界的画作,和他们身处的物质世界通过投影的方式重叠,再让他们置身其中,通过一张画面将两重现实同时展现。而且身处画面中间的他们,也会因为投影的刺激而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反应和情绪表现。

通过这种方式,你想表达的是什么?

我们通常对精神障碍者有着一种天然的恐惧,这种恐惧将他们置于一个普遍性的障碍环境里,没有人有机会,更不会主动地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而这样的展示方式,能够将他们的天赋和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直观地展现给每一个普通人,这对消除人群之间的隔阂很有好处。我不希望通过一些呆滞的、安静的,或者出神的状态来把他们概念化,那样只会让误解更深。

孩子们会畏惧镜头吗?在拍摄过程中他们是什么状态?

大多数孩子很兴奋,很高兴。他们虽然不会正常的语言交流,但是几个陌生人到他家里,去采访他,拍他,他怎么会不知道你们是喜欢他、认可他的?他(她)都能体察到。但是也有一些孩子对光线反应强烈,我们就和家长一起哄她,告诉她不要盯着光源,看着相机就不刺眼了。一般适应一下就会好的。

在拍摄中,他们理解你在做什么吗?

理解,他们其实都很“聪明”。你以为他们什么都不懂,其实他们什么都知道,这个人对他好或者不好,都能感觉到。

如果不看图片说明,的确看不出这些孩子在精神上有一些障碍。

事实上,他们很多人第一眼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异样,所以我也并不想在外观上把他们表现得很“病态”。但是看到画面,虽然找不到直接的“病态”信息,你总能感觉到一些不一样,这种微妙的心理会带着你寻找答案,或是在表情中,或是在图片说明里。能够引起观者的兴趣,也就是引起他们继续了解的兴趣,我想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拍摄过程中,有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

其实每个孩子都很特别。比如上海的刘秀洁,为她拍摄的那张照片也是我自己最喜欢的。她和妈妈住在上海一个一室一厅的房子里,家里的陈设非常简朴,但是秀洁却整天乐呵呵的,没有一点怨气和负面情绪。她的妈妈也是。在她们身上散发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淡泊:“有是好的,没有嘛也没关系,现在也蛮好的!”这种心态发生在一个这样的家庭身上,总难免让人有唏嘘之感。其实,每个人的故事我都记在心里,在写背景文字的时候也会尽量把每个人的个性特质交代进去。有些摄影项目是需要大量的文字作为支持的,影像和文字共同完成任务,这是由题材决定的。

希望这个项目能向观众表达什么?

首先是平等。他们和我们是有一些不同,但彼此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他们在某些方面甚至是远远超出我们的,比如在艺术创造的天赋上,简直应该是我们对他们顶礼膜拜的。

其次是反思。我们为“正常”付出了“天真”的代价,而天真在他们身上却因为疾病的缘故得以保留。

看到他们,再想到我们对他们的偏待和忽视,我想,是我们应该感到羞愧和自责。

1 杨洋 男 1994年生 自闭症 黑龙江省满洲里人

杨洋被母亲辗转千里“送”到南京博爱勤善残疾人服务发展中心时,裤子破得不成形,行李袋里那条换洗的更破。他家在满洲里最偏远凋敝的山区,父母务农,有一个弟弟,家里贫苦潦倒。留下300元的生活费后,母亲便与中心失去了联系。这段日子,杨洋不停念叨着:“回……满洲里……过年。”他想念家人,画了无数张妈妈,画里的妈妈都有一双挚爱的眼睛。

2 朱紫芊 女 1995年生 自闭症 北京人

不会说话,不理人,对周围熟视无睹,连最亲的爸妈也不理不睬,这是大多数自闭症孩子的共同特征,芊芊也不例外。妈妈林捷说:“很多认识我的人都说,你真有耐心!我说,你只是没有看到我发疯和歇斯底里的样子。”

作为北京市孤独症康复协会理事、北京天坛医院心内科的医生,芊芊妈妈算得上最早尝试各种康复和新兴疗愈手段的一拨家长了。但是在她看来,现在各种训练对孩子们都指导得过多,强制过多。只有拿起画笔,不被要求线要直,圈要圆,孩子们才会觉得安全,才会愿意多画。

3 包丽萍 女 1983年生 自闭症

上海人

丽萍是个爱打扮的姑娘,平时话不多,却具有让人惊叹的敏锐的色彩感受力。双子座的她,画作中一直并存着两种不同的时态:理性克制的细密色彩与不羁暗涌的线条波动。生活中,丽萍非常懂事,和父母住在一套一居室的老单元房里,画画是她的爱好,但是她更希望能够找到一份工作,可以给家里挣些钱。初次见她,和一群学员坐在一起,她更像是个老师,在平静的外表下,是她努力克制的心。她说,她怕别人看出自己有什么不一样,所以尽量不说话,几乎不笑。

4 许博丞 男 2001年生 自闭症 北京人

别人是画画,博丞是“涂画”,从来不用调色板,一天能涂好几大张,被戏称为“高产画家”。生活如万花筒一般,他的作品中斑斓的色彩,大刀阔斧的笔触都洋溢着生命的热烈、饱满和任性。

博丞4岁被确诊为自闭症时,他的父母就离婚了。博丞在孤独症孩子里难得地依恋妈妈,碰鼻亲昵是他们的母子礼。法学专业的妈妈原本对医学一窍不通,为了帮助他,学了大量相关知识,博丞也成了实验各种疗法的 “小白鼠”,感统训练、针灸疗法、膳食疗法……甚至是只有香港、美国才有的生物排毒疗法。整整三年,妈妈白天上班,晚上定时爬起来给他喂药、打针,却收效甚微。

“重新来一遍,我不会走医疗的路,它解决不了自闭症的核心问题,应该以教育为主。”在母亲多方“公关”之下,从幼儿园到小学,博丞一直幸运地得以在正常小学随班就读,老师、同学对他都关爱有加。轮滑、游泳、听音乐会,母子的休闲生活丰富多彩,为了让他找到一条缓解情绪的通道,母亲把他带进绘画的世界。

5 陈萌 男 1992年生 自闭症 甘肃兰州人

黝黑的脸颊,斯文的面孔,陈萌刚刚和他的“老师”窦一欣一起完成一次壮举——从最北的漠河一路来到海南三亚,全程7000公里。这次名为“孤独的行走”的活动是为贫困自闭症儿童募捐而发起的。陈萌的妈妈是军人出身,一直希望儿子能早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咬了咬牙就让陈萌出发了。陈萌的画像他的人一样,规规矩矩,但是仔细看,却带有明显的个人特征,每个色块每个形象都是由“点”组成的,细小密集,其中的变化微妙而新奇。

6 陈嘉铠 男 2002年生 自闭症 河北人

嘉铠与父母、未满一岁的妹妹蜗居于北京郊区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里,废旧的教室就是他的“家”,斑驳的黑板是他的画布。十年来,嘉凯父母外出打工,收入一直不稳定,除了极为简朴的吃穿用度,其余都用在了生病的儿子身上。

昂贵的康复训练费对父母来说难以负担,所以嘉铠的康复课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上,效果并不理想。马上就到青春期了,母亲很是紧张。安静时,他会软软地依在妈妈身上,有时却突然冲上去抓妈妈的头发,扯得她很狼狈。遇上想表达却无法说出来的话时,他会尖叫,有时甚至还会自残、打妹妹。

7 钱辰 男 1988年生 智力障碍 南京人

钱辰画画的主题只有一个:建筑工地。从小他就喜欢去工地玩,那里有他最爱的起重机、挖土机。从家人同学口中、甚至是从报纸上知道哪个地方在盖房子了,他都要跑去看。哪怕轰鸣声中吞吐着的只是一片灰尘,他都会坐在一个角落里,一看一个下午。钱辰的画并非一味“复制”,他会将楼画得比实际更高、更窄,总嫌妈妈买的纸太小了,不够画。

在家里,他爱把自己的手当吊臂,在米缸里来来回回地挖米玩。他经常一个人嘿嘿地笑出声来,问他笑什么,他却不说。

钱辰是南京博爱残疾人发展中心的文艺骨干,被誉为“小刘德华”。除了唱歌,机械舞也跳得很棒,戴上礼帽走秀,颇有几分明星范儿。平日里钱辰听话懂事,但是也偶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会和父母拌嘴。当妈妈谈到小学时送他去绘画班被老师劝退的事,他把胸脯拍得啪啪响,“那个老师不要让我见到,见一次打一次!”每年12月13日,南京鸣放防空警报纪念南京大屠杀遇难者,他便会激动一番,痛骂日本人半天。

8 吴柯均 男 1994年生 自闭症 广西玉林人

18岁的吴柯均考取了国家初级钢琴调律师资格证,这在广西玉林市是第一位,很快柯均就顺利接到了第一单生意。“好像现在,在音乐和绘画上都能做点什么了!”对儿子的未来,妈妈李岚变得满是憧憬。

回到家里,放上音乐,架起画板,是吴柯均每天下午的生活状态。像很多自闭症孩子一样,柯均有一些很特别的习惯,比如洁癖,画画时有遗漏的颜料管他是不肯碰的,必须妈妈代劳,笔杆沾上颜料的画笔他也不会再用,必须擦干净。生活中,像包子这种有馅儿的食物他也从来不吃的。柯均的这些小刻板在旁人看来不可理解,在妈妈眼中却既可气又可爱。

9 刘秀洁 女 1990年生 智力障碍 上海人

成长在单亲家庭的秀洁从小就十分渴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她不喜欢太安静,反而喜欢在人群欢闹的地方进行创作。因此,秀洁所有的作品几乎都是同老师、朋友、学员聊天后的产物。经过两年多的练习,她的进步很大,因为参加各种活动,人也更自信了。听说要采访,她立刻兴奋地掏出手机,打电话告诉妈妈这个好消息。妈妈说,秀洁的头发不知什么原因总在慢慢脱落,每次出门前都要给她整理好假发,一到夏天酷热难耐,但她也坚持戴着。于是她的画上经常出现长发飘飘的女孩。

10 谷雯 女 1979年生 智力障碍伴随精神分裂症 江苏南京

母亲至今把谷雯患上精神分裂症归咎于自己。小时候谷雯被学校拒绝,当时又没什么去处,无奈的父母只好把她反锁在家中,整整三年多。谷雯与自己独处,体重一天比一天增加。直到有一天,母亲下班看见谷雯站在阳台捶胸顿足,对着楼下不停吐口水、咒骂,她才惊醒:“歇得赖!(完了)”去医院一查,精神分裂症。

后来妈妈开始主动让谷雯参与外界活动,但是因为太胖,下公交车时栽倒过几次,她只好步行半个多小时去康复中心画画。谷雯虽然话不多,但永远带着腼腆的微笑,安静地写着画着。她钟情于最简单的物体,动物、水果……机械的重复之中又有细微差别,表面的刻板之下隐藏的是思维的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