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泰山刻石大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泰山刻石大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泰山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并不是因为它海拔高、山势险,而是因为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某种意义上说,泰山上的每一块石头都是文化,说泰山是中国的一部石刻史书或刻石艺术的博物馆毫不过分。泰山上现存有刻石2500多处,既有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也有三言两语的惊世之作。在众多的泰山刻石中,最著名的当数泰山秦刻石、经石峪金刚经刻石和《纪泰山铭》刻石。众多的刻石赋予了泰山无穷的魅力。

教化黔首,纪功颂德:泰山秦刻石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多次巡行郡县,沿途在峄山、泰山、琅琊台、芝罘、东观、碣石、会稽等地刻石颂其功德。“泰山刻石”就是秦始皇东巡时在泰山留下的刻石。

秦始皇多次东巡,除政治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秦始皇的东方情结。秦国发达于西方。秦族却源于东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的先祖是颛顼的后裔,其孙女惰吞玄鸟卵生大业,大业就是秦人的第一位男性祖先。这一传说表明秦出于以乌为图腾的东夷族。秦为赢姓,赢姓之国大多在东方,在今山东莱芜境内。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置赢县,以姓置县,足以说明秦对赢地的重视。出身赢姓的秦始皇,对东方怀有特殊的情愫,也在情理之中。从这个视角理解秦始皇的多次东巡也许更能接近历史的本色。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邹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我们所说的秦刻石,就是在这次东封过程中所谓的“立石颂秦始皇帝德”的刻石,共144字。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又在此石刻诏书78字。两次刻字共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因两次刻石的刻辞都是由秦宰相李斯所书,故人们又称之为“李斯碑”。这块刻石是泰山最早、影响最大的刻石。

泰山秦刻石现仅存10个残字,由3块碎石组成,已看不出原刻石的大小和形制。

宋代金石学家刘歧,曾在宋大观二年春天登游泰山“访秦篆,徘徊碑下。其石埋植土中。高不过四五尺,形制似方而非方,四面广狭皆不等,因其自然,不加磨砻。……盖四周悉有刻字,其廿二行,行十字。”(宋刘歧《泰山秦篆谱・泰山刻石》)这是已知文献中最早关于泰山秦刻石形制的描述。它说明秦刻石用的是自然石,无加工痕迹。至迟在宋代,秦刻石还是完好的。

据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泰安县志》记载,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可认读146字,漫灭剥蚀76字。明嘉靖年间,该石移至碧霞元君宫东庑,仅存二世诏书4行29字。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碧霞祠失火,刻石遂失。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从玉女池中搜出残石两块,尚存10字。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将此残石移至山下,嵌置在岱庙碑墙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石被盗,县令毛大索十日,在城北门桥下寻到,重置于岱庙院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为防刻石遭风雨剥蚀。建一石屋,将刻石嵌于石屋内。

泰山秦刻石的原貌今虽已不能见。但从历代摹刻拓本中仍可窥其一斑。现存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弥足珍贵。

泰山秦刻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从秦刻石内容看,多属记功颂德,宣扬教化;从艺术上看,属秦篆书法的上品。《岱史》曰:“秦虽无道,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书法世莫能及。”元代书法家赫经称赞说:“拳如钗骨直如筋,曲铁展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书法严谨浑厚,结构外拙内巧,布局疏密适宜,线条圆健婉转,为历代书法爱好者所推崇。

大字鼻祖,榜书第一:经石峪《金刚经》刻石

经石峪金刚经刻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约500米处,峪中有缓坡石坪,刻隶书《金刚经》,俗称晒经石。刻经字体硕大,世所罕见,被称为“大字鼻祖”,康有为誉之为“榜书第一”。

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鼎盛时期,摩崖刻经和石窟造像十分普遍。而泰山经石峪把《金刚经》刻在一块露天的自然石坪上,却是很有特色。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中国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佛经,有数种汉文译本,经石峪刻经采用后秦鸠摩罗什译本。原文32目5172字,经刻只刻到15目,计44行,每行字数不等,共2799字,字径达50厘米,经千年风剥雨蚀,山洪冲漏和人为破坏,已损坏大半,现仅存1000余字。

经刻无年款和书刻者姓名,坊间传说为王羲之所书。明代学者王世贞曾做过调查,他认为:“传王右军书,非也,然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明代另一学者孙克宏在《古今石刻碑帖目》中称:“考其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琛刻经同出一手,其亦为韦氏无疑。”清代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记载:“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祖徕刻石经二,并勒诸佛名,字迹魂异,与其如出一手,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也有学者认为此经刻与邹城市铁山摩崖经刻如出一人之手,可能是僧安道壹所书。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从其内容和笔势风格看,当为北齐时期人所书。

现存《金刚经》最早的汉文译本大致成书于公元868年,原藏于敦煌藏经洞,后流失海外。而泰山经石峪刻经的镌刻时间是在北齐时期,比现存中译本早300余年。

在民间,则传说经石峪与唐僧两天取经有关。相传,唐僧取经回返,途经通天河,经文被河水打湿。唐僧命徒弟孙悟空寻找地方晾晒经书。孙悟空腾上大空,举目远望,发现泰山上有一巨石,正好可晾晒经书。经书晒干后,经文竟深深嵌入石中,遂成了现存的经石峪刻经,故称其为晒经石、曝经石。这则民间传说的素材来自《西游记》,虽不可信,它却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

经石峪经刻。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遐想。《金刚经》全文5000余字,经石峪经刻只刻了2000多字,经文镌刻到第30行时,变成了双钩字,也就是只勾勒出字体的内外轮廓,并未全部完成镌刻。这显然是个半拉子工程,没完工就突然停止了。就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经费不足,一是突发事故。泰山是天下名山,在这里刻经不乏出资者,经费不足的可能性不大。让我们回放历史,我们会发现北朝时期有两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一是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太武帝下令灭佛,焚经毁像,泰山灵岩寺遭此劫殿宇尽毁,僧侣大多逃亡藏匿。再是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北周武帝下诏灭佛,武帝灭北齐后,把灭佛政策带到山东境内。在这种大环境下,泰山经石峪经刻未完工而停止也就不难理解了。

泰山经石峪经刻,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经典记载,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刻经字大径尺,书体雄浑,笔锋纵

横,以隶为主,间有篆、楷、行草,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明万历年间,崔应麒摩刻草书《晒经石水帘诗》:“晒经石上水帘泉。谁挽银河落半天。新月控钩朝挂玉,长风吹浪暮疑烟。梵音溅沫干还湿,曲涧流云断复连。选胜具觞恣幽赏,题诗愧乏笔如椽。”在刻经中,还有一些俗字,如“万”、“无”二字,并不是繁体写作“”、“”,而是与现代的简体字相同,对研究中国文字书体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道在观政,铭心绝岩:《纪泰山铭》刻石

在岱顶大观峰上,镌刻着数十处摩崖石刻,其中最为壮观的就是唐玄宗御制的《纪泰山铭》。

《纪泰山铭》是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时撰书的铭文,并于次年刻于泰山岱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隶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口8字,字大16×25厘米。书刻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九月。这篇铭文,在《旧唐书》卷三《志第三・礼仪三》也有记载。

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实万物之始,故称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称宗焉。”这是泰山被称为“岱宗”的解释,也是在文化上对泰山作了一个定位,接着讲述了来泰山封禅的原因和动机。

唐玄宗即位时,唐朝刚刚经历了一次政治和思想的双重危机。武则天代唐建周,以一介女流之辈登上皇帝的宝座,打断了李唐皇室的统治进程。武则天时通过迁都改元变制、立武氏宗庙、建明堂、铸九鼎、封禅等一系列活动,来革唐之命、巩固自己的统治。唐玄宗要拨乱反正,自然希望通过封禅以达到扭转武周以来的政治和思想危机,重新确立李唐王朝的合法性、合理性与神圣性,重树李唐国威,这才是唐玄宗封禅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纪泰山铭》中海描写了封禅仪典的过程,赞颂了“五圣”的功绩。与以往帝王封禅不同,唐玄宗在铭文中没有为自己请求天神赐福,而是明确提出“至诚动天,福我万姓”,为天下百姓祈福。唐玄宗封禅前曾问大臣贺知章为什么前代帝王封禅的玉牒总是秘而不宣?贺知章回答说:玉牒是封禅者向神灵诉说自己意愿,多是祈求长生不老、帝位永存之类,这些事不想让外人知晓,所以不对外公布。庸玄宗则明确说:“朕今此行,皆为苍生祈福,更无密请。宜将玉牒出示百僚,使知朕意。”唐玄宗借封禅阐述君民关系,明确封禅是为百姓祈福,是关爱百姓。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玄宗时期政治思想从神本向人本演进的徽记。

铭文的最后说:“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心绝岩,播告群岳。”大意是你有什么名声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主要是看你实际的政治表现。这充分反映了唐玄宗开元盛世时的自信和雄心壮志。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任贤尚能,革除弊政,安定边疆,发展生产,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开元之治”。开元期间,国泰民安,百姓殷富,周边各国关系友好,正是“封泰山,禅梁父,答厚德,告成功”的时机。唐玄宗具备了封天禅地、报功告成的资格。也正是开元盛世的出现,使唐玄宗底气十足,敢于唱出“道在观政”的高调。

为了贯彻唐玄宗的宗旨,玄宗又命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耀撰《社首坛颂》、礼部尚书苏颞撰《朝觐坛颂》,并将它们一并刻在《纪泰山铭》旁边,从另一角度解读着《纪泰山铭》。

《纪泰山铭》形制宏伟,飞龙蟠首,贴金大字,蔚为壮观。铭文通篇为八分隶书,端庄婉润,是唐隶的代表作之一。据《泰安县志》记载:“盖自汉以来,碑碣之雄壮未有及者。相传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以故文颇雅驯,不猥弱。而御书遒劲若怒猊渴骥,羁束安闲,不比孝经之多肉少骨。”

据《泰山图志》记载,《纪泰山铭》镌刻时填有金泥,元朝时开始错落,当天空晴朗时。自南数十步望之,字里行间仍光彩照耀。因长期受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铭文现已残26字,6字不可辨认,其余基本完好,清晰可读。如今《纪泰山铭》由政府拨款贴金,保护良好。每当风和日丽时,贴金大字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烁,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