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广东省始兴县潭坑钨矿的矿化特征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广东省始兴县潭坑钨矿的矿化特征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潭坑钨矿区处于近东西向梧州-四会隐伏断裂与北东向赣江断裂带交汇处,钨矿体主要产于燕山三期(γ52(3))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成矿受构造破碎带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石英脉型和构造破碎带型钨矿床。

[关键词]钨矿 矿化特征 热液石英脉型 构造破碎带型

[中图分类号] TD981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7-2

1 区域地质背景

1.1地质概况

矿区处于近东西向梧州―四会隐伏断裂与北东向赣江断裂带交汇处,属粤北凹陷翁源凹褶断束,贵东东西向构造岩浆岩带通过本区,并位于诸广山岩体南缘,瑶岭褶皱带东缘。

矿区附近区域属华南粤北沉积区,西北部出露地层主要有寒武系八村群(∈bc)和奥陶系上统龙头寨群(O3l)的碎屑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燕山一期(γ52(1))的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和燕山三期(γ52(3))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区域上经历了加里东旋回、印支旋回及燕山旋回的构造运动,构造变形有瑶岭褶皱带最为醒目,并有北北东、东西向和北西向的断裂形迹与之叠加。由南北向断裂带影响所形成的层间滑动以及多组断裂交汇部位,成为区内多金属矿化的有利空间。

区域金属矿点分布范围较广、数量多,沿着断裂带,有大量钨矿点出露,矿点整体呈北西西向分布,代表性的矿点有师姑山、瑶岭、石人嶂、梅子窝、潭坑钨矿等。矿床(特别是石英脉型钨矿床)的形成受构造尤其是断裂、裂隙的控制明显,从现有资料来看,各组断裂、裂隙内均见矿化显示,在区域上显示出沿近东西和北东方向成群成带和等距产出的规律。这些矿点受岩浆和构造控制,常常具有相同的深部构造动力学背景,也常常具有相同的矿化和构造特征 。

2 矿区地质简述

2.1地层

区内地层简单,区内北西角分布寒武系八村群(∈bc),岩性为浅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北部潭坑村周边有第四系冲、洪积砾、砂、粘土分布。

2.2岩浆岩

区内岩浆活动比较频繁,出露的岩浆岩属于诸广山岩体的一部分,诸广山岩体在广东省境内出露面积大于1500 km2,大致呈东西向展布,接触面大部分倾向围岩,倾角为50~70°,岩体中有较多的后期花岗岩岩株及晚期酸、中、基性岩脉类,是一个较典型的复式岩体。

区内岩浆岩主要为燕山一期(γ52(1))的粗粒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灰白色至灰色,具明显的似斑状结构,含钾长石斑晶5~35%,局部可达50%,具似斑状结构。

其次为燕山三期(γ52(3))的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淡肉红色,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黑云母,矿物粒径小于1mm,与多金属成矿较密切,区内矿化带围岩均为中细粒花岗岩。

区内还见有规模较小的中基性岩脉,主要有闪长玢岩岩脉、辉长岩岩脉。闪长玢岩呈黄绿色,斑状结构,斑晶为普通角闪石,基质为普通角闪石、拉长石和石英等。辉长岩为墨绿色,辉长结构,成分主要为长石及辉石。

区内岩体与寒武系地层呈侵入接触,内接触带颗粒变细,多处见有浅变质粉砂岩捕掳体。

2.3构造

区内位于近东西向梧州―四会隐伏断裂与北东向赣江断裂带交汇处,以及受后期构造运动改造,断裂带发育,为矿区的控矿和容矿构造。区内发现Ⅰ号和Ⅱ号构造破碎带。

Ⅰ号构造破碎带,长度有1000m,西段走向近东西向,产状较陡,倾向南,倾角70~85°,东段走向北西向,产状为210°∠40°,宽2~8m,围岩为蚀变花岗岩,在主断层面底板常常见有数米宽的基性岩脉。Ⅰ号构造破碎带影响规模较大,主带内见有缓倾角的裂隙,平行主带亦见有多条裂隙,呈雁行排列。Ⅰ号构造破碎带内蚀变强,矿化较好。

Ⅱ号构造破碎带,长度有1800m,走向近东西向,倾向近北,倾角18~33°,宽1~5m,主要为石英脉充填,与围岩接解部位见有蚀变,但矿化较弱。

2.4地球化学特征

据1:20万始兴幅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在区内圈定了面积大、浓集中心明显的Ag、Cu、Pb、Zn、Sn综合异常。

在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中, 在区内圈定了两个综合异常,编号为AP1、AP2。

AP1综合异常,位于矿区东北部,呈弯月状,面积约0.5Km2。异常以Cu、Pb、W、Bi、Sn异常为主,局部出现Zn、As、Mo异常。

AP2综合异常,位于矿区中西部,异常大致呈东西向展布,呈半圆状,面积约3.1Km2,主要分布于上楼坑一带,异常以W、Cu、Bi、Pb、Sn异常为主,局部Zn、As、Mo异常。该异常规模大,套合好,元素分带明显,是寻找多金属矿有利地段。

3矿化特征

3.1矿体特征

区内主要矿化带有1个(编号为Ⅰ号矿化带),赋存于近东西向Ⅰ号构造破碎带内。Ⅰ号矿化带位于矿区中部,长度有1000m,宽2~8m,产状与构造破碎带一致,围岩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接触面见硅化和绿泥石化,矿体底板常见有黄绿色的闪长玢岩岩脉,是较为明显的找矿标志。Ⅰ号矿化带影响规模较大,主带内见有缓倾角的小带,并见有多处小规模矿化平行于主带,呈雁行排列。

主矿体共三条,矿体编号为V1~V3号,为近东西向,陡倾角,厚度较大,矿体连续性好,WO3含量较富,,硅化较强,矿体类型有破碎带型和石英脉型;旁侧矿体共8条,矿体编号为①~⑧号,为缓倾角,厚度不均,矿体连续性较差,WO3品位变化大,矿体类型主要为石英脉型,为板状黑钨矿镶嵌在石英细脉中。具体矿体特征见表1。

3.2矿石结构构造

结构:主要有半自形一自形晶粒状结构, 压碎粒状结构,放射状结构,镶嵌状结构。

构造:主要有蚀变碎裂构造和脉状构造。

3.3矿石物质成分

主要金属矿物有黑钨矿、辉钼矿、辉铋矿、黄铁矿、黄铜矿。

黑钨矿:黑钨矿的化学成分为(Fe,Mn)WO4,晶体属单斜晶系的氧化物矿物,矿物和条痕颜色均随铁、锰含量而变化,含铁愈多,颜色愈深,一般为褐红色至黑色,条痕黄褐色至黑褐色,金属光泽至半金属光泽,有一组完全的板面解理,比重7.2-7.5,摩氏硬度4-4.5,一般具有弱磁性,晶体形态呈板状或短柱状,沿石英脉裂隙充填交代。

辉钼矿:呈铅灰色,强金属光泽,具完全的底面解理,晶体呈六方板状,通常多以片状、鳞片状或细小分散粒状产出,多见嵌布于石英中。

辉铋矿:呈微带铅灰色的锡白色,金属光泽。摩斯硬度2~2.5,比重6.8。晶体呈长柱状或针状,集合体呈放射柱状或致密粒状,多见嵌布于石英中。

黄铁矿:浅黄铜黄色,条痕绿黑或褐黑,强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6~6.5。相对密度4.9~5.2,呈团包状、细粒状,广泛分布于构造裂隙中。

黄铜矿:为黄铜黄色,金属光泽,不透明,硬度3~4,密度4.1~4.3g/cm3,呈微细粒状分布于构造破碎带中。

主要脉石矿物有石英、绢云母、绿泥石等。石英为乳白色,略具油脂光泽,岩性坚硬,断口呈不平坦状,隐晶微细粒结构,致密块状,脉中或脉壁常有黑钨矿、黄铁矿、黄铜矿。

3.4矿床成因与找矿标志

本区矿体围岩为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成矿母岩亦为黑云母花岗岩,矿体形成于构造破碎带内,矿石以蚀变碎裂构造和脉状构造为主,因此,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石英脉型和构造破碎带型钨矿床。

根据本矿床的矿体特征、矿石结构、矿石类型及围岩蚀变等,对该区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归纳如下几点。

(1)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其走向与成矿构造破碎带基本吻合。

(2)硅化、绿泥石化是重要蚀变标志。

(3)基性岩脉和捕掳体(寒武系变质粉砂岩)与细粒黑云母花岗岩接触带也是醒目的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