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锣鼓敲得“红半天”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锣鼓敲得“红半天”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1年7月13日,是中国老百姓最开心的一天――中国北京申办奥运成功了!这一天,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一支由中老年女子组成的鼓乐表演队伍,备受众人青睐。那响彻云天的鼓乐声,矫健、妩媚的舞姿和充满激情的乐曲令人精神振奋,久久难忘。

盛夏的一天下午,记者来到朝阳区文化馆,观看了她们出国前的彩排,并听了几位“红半天”讲述一些动人的故事。

红红火火敲起来

这个独树一帜的女子鼓乐团,成立于1997年,隶属于北京朝阳区文化馆,是由几十位下岗和退休的女工组成的,命名为“红半天”鼓乐团。这个平均年龄45岁的女子鼓乐团,由一位擅长声乐的退休女干部单连伟担任团长。

谈起鼓乐团的成立过程,单连伟女士感慨地说,要把一帮年龄大、文化低、又没有音乐基础而且家务繁杂的中老年妇女训练成合格的鼓乐演员,并组成一个像样的乐团,真不容易。当时,朝阳区文化馆辖区内有三四家工厂,因体制转轨,许多女工下岗后生活拮据而又无法安置。文化馆看到这种情况,打算给她们一些帮助。于是有人提议,启用文化馆四面闲置无用的大鼓,成立个鼓乐队。这样,既可以愉悦身心、又可以解决她们一部分经济问题。成立鼓乐队定下来后,就委派教声乐的单连伟老师筹办这件事儿。

劲头十足的单老师跑各个工厂联系,很快召集了40多名队员。鼓乐队成立一路走来,队伍规模最大时,约有80余人。

面对这些仅仅有热情,而对乐理、节奏、形体等等全没有基础认识的队员,文化馆没有发憷,请来专业老师来教授队员们学习鼓乐演奏。如闻名全国的山西省歌舞团的“鼓乐大王”淮海、中国歌舞剧院的魏老师和总政歌舞团的张永胜老师等等,他们定期来给大家上课,多年来从未间断。

这些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中老年女性,凭着一股子吃苦耐劳的劲头儿,每天从上午9点直练到晚上9点。中午,她们就着带来的黄瓜吃点凉面条就算是一顿午餐。常常,这些大婶、大嫂们敲打一阵子大鼓,淋漓的汗水就湿透了衣衫。有经验的人常带着替换的衣服,湿了就换,干了再穿。

许多人不仅在文化馆的排练室里打鼓,回到家还照样敲敲打打。家里没有大鼓,就打床、打盆、打桌子、甚至打抽屉,用家里人的话就是“打得抽屉像老鼠啃得似的。”有一位从商业部门病退下来的女工,每次训练完,回家要骑40分钟的自行车。她在回家的路上,总是一边蹬着车,一边念叨着鼓点,从不放弃任何一个练习的机会。就这样,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这些原来的纺纱工、织布工和营业员们,经过3个多月的勤学苦练,终于在1997年10月登上了北京工人体育馆的舞台,由50多人表演的“威风锣鼓”让观众耳目一新。大家纷纷称道:“从来还没有见过这样的一支女子鼓乐队!今天真是开了眼界。”

渐渐地,她们不但在国内打“红”了,还“打”出了国门。2000年春天,鼓乐团一行13人,应邀去美国,在文化名城洛杉矶的大剧场为两千多观众表演了中国传统名曲 “滚核桃”,博得了热烈的掌声,尤其受到旅美华侨们的喜爱。

2003年秋,应泰国华侨邀请,“红半天”女子鼓乐团和国内其他几家表演团一起到泰国最大的城市曼谷表演了精彩的节目。中国风格的演出,在当地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尤其是“红半天”女子鼓乐团格外引人注目,她们走到哪里,当地华侨就跟到哪里。他们看到50多岁的鼓乐队员们,每人背着十几斤重的大鼓走了20多里路,还是那么精神饱满、劲头十足。华侨们十分感动,一边递水、递食品,一边激动地说:“真没想到,国内的中老年妇女精神这么好,太受感动了!”

身板也“敲打”结实了

打鼓是一种全身性的活动。鼓乐团里年龄最大的董女士告诉我们,她今年66岁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认识了朝阳区文化馆的单老师,在她的鼓励下参加了鼓乐团。尽管从前有一定的舞蹈基础,但打鼓毕竟从未学过,对她来说是个挑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练习,她很快地掌握了要领。每次打完,出一身汗,感觉特痛快。打好鼓就要记住鼓谱,本来老年人记忆力较差,但为了记住鼓谱,还真下了不少功夫。现在,自己感觉记忆力也好了许多。更重要的是,精神面貌与以往大不相同了。以前总觉着自己老了,没什么活力;自从学会打鼓以后,欢快激越的鼓点,让自己觉得生活依然是红红火火的,心胸比以前敞亮多了,人也年轻了。

57岁的马玉英是因病退休的,她原来心动过速、常年发低烧,时不时就觉得心烦意乱。自从打鼓以后,烧不发了,心也不慌了,就是打完一场鼓也不气喘。这几年,基本没生什么病,原来这儿疼那儿疼的毛病全没有了,人变得非常开朗。以前的同事碰见她,都说她年轻了好几岁!

56岁的董银坤不仅自己打鼓,还把自己的妹妹带来学打鼓,俩人成了鼓乐团里耀眼的一对姊妹花。董银坤告诉记者:“我们这一代人,是最辛苦的,什么难事都赶上了。上山下乡,最好的青春年华都抛洒在 ‘广阔天地’里。好不容易回了城,安稳日子没过几天,又赶上工厂体制改革,下了岗;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什么苦恼、什么压力都得自己承担。幸好有这么一个鼓乐团,给了我们一个调整心态、宣泄情绪的好机会。我们一打鼓,就把烦恼都忘掉了,而欢腾奔放的鼓点,也让我们每个人的心情变得明朗起来。”

许多人刚刚下岗时,心情都不太好,哪还有心思注意自己的形象。来到鼓乐团后,大家觉得生活有奔头了,心情也就好了。而音乐、形体、化妆等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也让大家的审美意识不断增强,审美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开始淡淡化个妆,有空时也相伴出去买几件价廉物美的衣服。和从前相比,许多人觉得自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用单老师的话说:“打鼓的收获不仅在鼓里,还在鼓外边儿呢!”

随着演出越来越多,女子鼓乐团的名声也越来越大,许多地方和单位常慕名来学习。她们是来者不拒,在她们的帮助下,北京周围现已成立了4家女子鼓乐队。

就在记者去采访的时候,正赶上鼓乐团商量出国演出事宜。原来,7月下旬,女子鼓乐团又要走出国门,应德国基辛根市的邀请去演出。尽管北京的7月炎热难耐,但大家士气高涨地正忙着排练新节目呢!

看着那上下翻飞的鼓槌,听着那铿锵有力的鼓点儿,你很难将她们与一般人头脑中“下岗女工”、“中老年妇女”这些词联系起来。她们通过自己的精气神儿,把中国妇女的自强、自信传达给了我们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