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把握运动量 促进幼儿体育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把握运动量 促进幼儿体育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组织幼儿的体育活动中,教师如何调控好活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活动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幼儿身体的发育与健康,影响到幼儿体育活动的成效。如果活动量太大,超出了幼儿的生理负荷量,会有损幼儿的健康;如果活动量太小,运动对幼儿身体施加的刺激太小,会失去增强体质的作用,达不到锻炼的目的。因此,只有在体育活动中给予幼儿适宜的活动量,使幼儿的机体承受适宜的生理负荷,才能达到促进幼儿身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幼儿体质的目的。

运动量也称“运动负荷”,指人体在体育活动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负荷量以及消耗的热量,由完成练习的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以及动作的准确性和运动项目特点等因素所决定。而不同的体育活动项目,不同年龄的幼儿脉搏变化情况都有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见,幼儿运动负荷量是教师控制运动量的依据。在平时的体育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活动的设计、活动的准备、活动的实施来控制和调整幼儿的运动量。

一、活动的制定要有科学性

1.根据年龄差异确定合理的“量”

同样的活动量对于小班的幼儿可能是超负荷的,而对于大班幼儿也许还达不到适宜量,所以幼儿园在安排幼儿体育活动时,要考虑小、中、大班幼儿的年龄差异,要求运动量也应不同。

2.根据气候季节调控活动量

在确定体育活动的量时,要考虑到气候、季节等客观条件的影响。一般秋冬季气温比较低,活动量可适当增大,夏季气温较高,易产生疲劳感,甚至中暑,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幼儿的运动量。

3.根据运动器械调控活动量

因为不同的运动器械会导致不同的运动量,同一种器械不同的玩法所产生的活动量也不同,所以安排班级活动器械时,要考虑活动量的平衡。

4.根据幼儿个体差异调控活动量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注意个体差异,重视对幼儿身体的保护和照顾,注意观察孩子在活动过程中的面部表情、出汗状况等,了解幼儿活动负荷,及时调节活动量,避免不适宜的活动量对幼儿身体造成伤害。

5.环节安排要合理

幼儿在参与体育活动时,要有热身环节和放松环节。热身运动,是某些全身活动的组合。在主要身体活动之前,为随后更为强烈的身体活动做准备。运动后认真放松,能使人从运动到停止运动之间有一个缓冲、整理的过程。

二、活动准备要有层次性

1.动作选择,难度适宜

我们应该以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动作发展水平及需要为依据,选择难度适宜的动作,使幼儿得到充分、科学的运动。这些措施都会促使幼儿在活动中达到适宜的活动量。

2.活动组织,密度适宜

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形式能培养幼儿的活动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不同形式的锻炼,幼儿的活动密度也不同。为了保证幼儿活动量的适宜,教师需对活动中身体运动的强度和密度综合地加以考虑,注意其合理搭配与协调。

3.场景创设,层次差异

教师在创设运动场景时,必须充分考虑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注重场景的层次性,让不同水平的幼儿自主选择适合自身的活动场景,让每个孩子都能活动,保持活动的兴趣,并发挥场景的暗示作用,引导幼儿达到适宜的活动量。

三、活动过程要有灵活性

1.环节转换灵活有序,节奏快慢有致

在集体活动中,一般包括自由练习、启发引导、探索练习、示范讲解、集中练习、体育游戏等环节,各环节各有侧重,教师要根据幼儿活动情况,灵活把握各环节时间,有序转换。同时,在整个活动中,各环节的转换节奏宜由快到慢,以使幼儿活动量的调控做到由小到大,逐步上升,活动结束前再逐步下降。

2.加强及时观察,调控方法多样化

(1)观察法。年龄越小的孩子身心发展水平越能毫不掩饰地显露出来。在体育游戏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呼吸、面色、兴趣、情绪等变化,及时做出判断,随时调节运动负荷,防止幼儿过度疲劳。

(2)询问法。教师通过和幼儿谈话,向幼儿提出问题,从而了解幼儿发展的状况。

(3)测量法。教师根据孩子的脉搏,用搭脉的方法来调控孩子的活动量,掌握激与缓、动与静的结合。活动中的幼儿心率应为130次/分以上,最高不超过180次/分,心率恢复时间为5分钟内。

总之,要使幼儿体育活动达到好的效果,关键是掌握好幼儿的活动量,而调控好活动量,虽然涉及各方面的因素,但教师的观察和指导还是至关重要,我们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不断摸索、认真总结,并依据科学方法,调控幼儿的体育活动量,从而促使每个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海县实验(闻裕顺)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