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苏丹尼罗河州科罗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构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苏丹尼罗河州科罗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控矿构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科罗金矿地处苏丹尼罗河州,产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元古代绿岩地体中,是苏丹东北部金多金属成矿带上一个有着较好成矿地质背景的金矿,矿区东侧的Keraf-kabus-sekerr构造缝合带及其泛非构造运动使得该区金资源前景优越。科罗金矿区通过开展地、物、化及钻探工程已圈出8个矿带,矿带延长250~2980米不等,且产状较为稳定220°~260°∠35°~60°,金矿体赋存在元古代石榴云母片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接触带中,以石英细脉和局部膨大石英脉产出,在石英脉两侧见有矿化蚀变围岩。北西向剪切带构造控制着区内金矿体的分布。科罗金矿是剪切带构造控制的石英脉型和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关键词]苏丹 科罗 金矿 剪切带 石英脉

[中图分类号]P57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2-21-2

科罗(Koro)金矿是苏丹Block20金成矿区的一处重要金矿勘查区,自2006年华北地质勘查局通过化探圈出异常后,开展了一系列勘查活动,并取得较明显的效果。

1区域地质特征及大地构造背景

科罗金矿地处苏丹尼罗河州,位于苏丹东北部撒哈拉变克拉通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的Keraf-Kabus-Sekerr缝合带上,产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元古代绿岩地体中(图1)。

苏丹东北部阿拉伯-努比亚地盾分前寒武纪结晶基地和盖层两部分,基底岩系包括以粗晶浅色花岗质片麻岩为主的中元古界-古元古界变质地层和由沉积变质岩和火成变质岩互层(泛非造山运动使岩石普遍遭受绿片岩化-角闪石化变质)组成的新元古界火山沉积岩盆地;盖层包含有古生界-中生界地层和新生界地层。

Block20金成矿区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一样,地层以中-低变质程度的变质沉积岩和变质火山岩嵌套组成,岩相从绿片岩到绿帘角闪岩,岩性以云母片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绿泥片岩和钙硅质岩为主,斜长角闪片麻岩、云母片岩和剪切带花岗质岩脉是金矿赋存层位。

Block20区内断裂构造发育,主要发育有NE、NW和近SN向断裂,是区域上Keraf-Kabus-Sekerr缝合带在区内在主要构造表现。从图1中可以看出这些断裂构造多为撒哈拉变克拉通与阿拉伯努比亚地盾汇聚形成的逆冲断层,伴随有强烈的构造运动和岩浆活动[1]。其中NE向断裂是Block20南部的主控构造,控制着这一地区的地质体主构造线方向(即叶理方法)及矿化分布;NW向断裂则控制着Block20北部地质体及矿化体的形态及分布。

2科罗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环景

科罗金矿是苏丹东北部金多金属成矿带上一个有着较好的成矿地质背景金属矿点,矿区东侧的Keraf-kabus-sekerr构造缝合带及其泛非构造运动使得该区金资源前景优越。

科罗金矿区域构造演化:约在800Ma~900Ma,随着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裂解,在其东部出现大洋;在760Ma~700Ma发生洋-陆碰撞,形成一系列岛弧和弧后盆地;大约650Ma陆-陆碰撞,东、西冈瓦纳大陆拼合为冈瓦纳超大陆,这些岛弧和洋壳一并增生到古陆上,并形成了多个弧-弧、弧-陆缝合带;最终约500Ma导致东非造山带的形成,演绎了一个完整的泛非构造旋回(泛非运动)[6]。泛非运动后直至中新生代,非洲大陆和阿拉伯半岛还是一个整体,35Ma东非大裂谷开始开裂,直至现在裂谷还在继续作用,火山还在喷发,最终形成了现代的地质面貌。

科罗金矿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就是在泛非造山运动的中后期,主要构造活动有三期:(1)新元古代泛非造山运动使早中元古代地层发生强烈褶皱和中深程度的区域变质,产生紧闭、倒转褶皱,这一时期实现了金矿的初步富集;(2)古生代-中生代,以强烈的中酸性岩浆侵入隆起和喷出活动为特征,形成拜亚达变质核杂岩,表现为大面积元古界变质基底分布区出露的西部、南部规模较大的岩浆杂岩体穹隆和NE-NNE、NW-NNW向断裂,以及自北向南的3个构造盆地和广泛发育的环状、放射状断裂及脉岩,这一时期是主成矿期,特别是NW-NNW向断裂形成既打通了金矿成矿通道,同时其旁侧派生的次级构造为成矿提供了空间;(3)新生代的东非裂谷运动在区内表现为一系列近南北向张性断裂和基性、超基性的深源岩浆喷出活动,一定程度上对金矿存在破坏作用。

3科罗矿区地质特征

科罗金矿区主要出露新元古地层,为一套中深变质岩组合,岩性以石榴云母片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为主,呈互层状,片理发育(走向NW、倾向SW),见图2;在矿区北部2条1.5~3米宽的大理岩带贯穿整个矿区。整个矿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西北部地表多为残积的石英岩,西南部为大面积风成沙覆盖。

科罗金矿区内断裂发育,其中NW向最为发育,是区内的导矿、容矿构造;另有NNW向断裂,主要发育在片麻岩中。区内地层受构造活动作用呈片理化并发育大量构造裂隙,透镜状或脉状石英细脉充填其中,两侧围岩普遍遭受硅化、碳酸盐化等;局部见受断裂作用产生的拖曳构造,在强烈变形变质地带,往往有利金矿化。

4矿床特征

科罗矿区内矿化带呈带状分布,与石英脉关系密切。矿体以含金石英脉为主,少量蚀变岩型。厚度较小,无夹石。矿体上下盘围岩多为石榴石黑云钠长片岩、石榴石钠长石英片岩、石榴石石英云母片岩及片理化绿片岩。上下盘破碎蚀变强烈,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是硅化、绢英岩化、高岭土化,褐铁矿化、碳酸盐化、绿泥石化,局部可见方铅矿化。人工重砂淘洗见自然金。根据矿化体分布特征划分了8个矿化带,除Ⅶ号带走向340°外,其余矿带走向约310°,倾向南西。矿化带延长250~2980m不等,以石英脉型产出。

区内Ⅲ号矿化带延长最大,地表延长约3km,矿化带地表连续性较好,围岩主要为石榴石云母片岩和斜长角闪片麻岩,矿体呈带状沿片理化方向产出,与石英脉关系密切。矿体上下盘破碎蚀变强烈,主要是绢英岩化、褐铁矿化、绿泥石化,局部可见方铅矿化。Ⅲ号矿化带内共圈出四个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