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新唐书》纠谬二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新唐书》纠谬二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唐书·列女传》之《谢小娥传》言江州刺史张锡嘉奖谢小娥复仇守节之义举,又《新唐书·张又新传》言张又新坐田伾事被贬为汀州刺史,皆误。嘉奖谢小娥之人应为江州刺史张又新,汀州刺史当为江州刺史之讹。

【关键词】《新唐书》;江州刺史;汀州刺史

《新唐书·列女传》之《谢小娥传》(以下称《列女传》)主要叙述了谢小娥复仇守节的事情。谢小娥是洪州豫章人,嫁与历阳游侠段居贞。在一次贸易中,谢父与谢夫皆为匪人所害,小娥仅得身免。其后小娥依托父亲的十二字梦语寻求仇人,巧遇李公佐为小娥破解梦语,得知仇人。小娥女扮男装潜入仇人家中,伺机杀死了仇人。江州刺史张锡嘉奖小娥,无罪返乡 ,谢绝婚娉,出家为尼。《列女传》称:“刺史张锡嘉其烈。”今考谢小娥故事之源流,张锡实为张又新之误。谢小娥故事见诸于《续玄怪录》《太平广记》《初刻拍案惊奇》《龙舟记》等书,但最早之滥觞则始于唐代李公佐之《谢小娥传》。据《谢小娥传》称李氏本人元和年间游宦于江南西道一带,巧遇谢小娥并助其复仇,嘉其贞节,遂“余备详前事,发明隐文,暗与冥会,符於人心。知善不录,非《春秋》之义也,故作传以旌美之。”可见李公佐亲历此事。今对照《谢小娥传》和《列女传》,一为太守张公,有姓无名,一为刺史张锡。张锡其人在两《唐书》中皆有传。《旧唐书》载:“戩弟锡,则天时为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先是,姊子李峤知政事,锡拜官,而峤罢相出为国子祭酒,舅甥相代为相,时人荣之。锡与郑杲俱知天官选事,坐赃,则天将斩之以徇,临刑而特赦之。中宗时,累迁工部尚书,兼修国史,寻令于东都留守。中宗崩,韦庶人临朝,诏锡与刑部尚书裴谈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旬日,出为绛州刺史。累封平原郡公,以年老致仕而卒。”张锡的政治生涯主要在武后、中宗两朝,官至工部尚书,中宗驾崩后被贬绛州刺史,未曾任职江州刺史,“江”当为“绛”之音讹,但考察张锡生活年代和谢小娥故事的发生时间可知两者绝不是混淆。张锡生卒年代不详,但据《旧唐书》记载,可能生于武后朝而卒于玄宗朝。《谢小娥传》中明确写到“至元和八年春”、“元和十二年夏”等时间,由此可知谢小娥故事发生在张锡卒后近百年的年代,所以《列女传》所言江州刺史张锡嘉奖谢小娥绝无可能。

我们不去探讨史家为何要以一个在时空上不能重合的刺史去嘉奖一个现实中的贞女,既然张锡不曾嘉奖谢小娥,那么《谢小娥传》和《列女传》中的张氏刺史(太守)到底是确有其人还是子虚乌有呢?《谢小娥传》中关于复仇的细节如此详尽,譬如皇帝年号、官职和地望都言之凿凿,时间更是精确至具体的季节,如果不是李氏亲历此事,实难详尽至此,《谢小娥传》具有一定的纪实性。《谢小娥传》云:“至元和八年春,余罢江西从事,……杀汝父是申兰,杀汝夫是申春,足可明矣。小娥恸哭再拜。书申兰申春四字於衣中,誓将访杀二赋,以复其冤。娥因问余姓氏官族,垂涕而去。”李氏与谢小娥相遇并助其破解仇人姓名是在元和八年春。“尔後小娥便为男子服,佣保於江湖间。岁馀,至寻阳郡。”一年之后谢小娥辗转至寻阳郡,并女扮男装潜入仇人家中,“已二岁馀,竟不知娥之女人也。”谢小娥在仇人家中扮仆人两年逐渐熟悉掌握了仇人的情况,在一次仇人举行酒宴之时伺机杀死了仇人,“是夕,兰与春会群贼,毕至酣饮。暨诸凶既去,春沉醉卧于内室,兰亦露寝于庭。小娥潜锁春于内,抽佩刀先断兰首,呼号邻人并至。春擒於内,兰死於外,获赃收货,数至千万。初兰、春有党数十,暗记其名,悉擒就戮。时寻阳太守张公,喜娥节行,列闻廉使旌表,乃得免死而已。”按文中所述,其时应为元和十一年。要确定寻阳太守张公其人,就不得不考察唐代官制和浔阳郡的行政沿革了。

浔阳郡两《唐书》均有记载。《旧唐书》载“江州中 隋九江郡。武德四年,平林士弘,置江州,领湓城、浔阳、彭泽三县……浔阳 州所理。”《新唐书》载:“江州浔阳郡,上。本九江郡,天宝元年(742)更名。……县三:有湖口、湓城二戍。浔阳。”两《唐书》均言浔阳郡为江州治所所在,不同之处在于《旧唐书》 称江州为中州,而《新唐书》则称江州为上州,据此可知李氏《谢小娥传》中谢小娥所到之地为江州浔阳郡属实。唐代刺史制都屡有变革。

《新唐书》云:“(上州)刺史一人,从三品,职同牧尹;别驾一人,从四品下。武德元年,改太守曰刺史,加使持节,丞曰别驾。十年,改雍州别驾曰长史。高宗即位,改别驾皆为长史。上元二年,诸州复置别驾,以诸王子为之。永隆元年省,永淳元年复置。景云二年,始参用庶姓。天宝元年,改刺史曰太守。”唐代刺史称谓有两次变化,武德元年,太守改称刺史,天宝元年,刺史复称太守。《谢小娥传》言“时寻阳太守张公”可见符合此变革,这也从另一侧面证实了《谢小娥传》的可信性,《列女传》称“刺史张锡”,张锡是中宗武后朝人,其时一州之长官为刺史,但显然《列女传》置《谢小娥传》的时间背景于不顾,所以才会出现此纰漏。总之,元和十一年嘉奖谢小娥的张氏太守绝不是生活在中宗武后朝的绛州刺史张锡,这于时于地都不符合。

今据张又新《煎茶水记》,元和十一年嘉奖谢小娥之张氏太守正是张又新。《煎茶水记》云:“元和九年春,予初成名,与同年生期於荐福寺”“又新刺九江。”从行文结构上看,张又新迁九江刺史应该在元和九年之后,九江郡为浔阳郡之旧称,可知张又新在元和九年之后任江州刺史。

张又新元和年间刺江州还有一个佐证,《旧唐书·宪宗本纪下》元和十年三月壬申条曰:“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刺史,以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刺史。”《新唐书·张又新传》言张又新坐田伾事被贬为汀州刺史当为江州刺史之讹,概因“汀”与“江”誊写之漏。 正是在江州刺史任上,张又新与闻谢小娥之贞举,故嘉奖之。

参考文献

[1] [后晋]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清]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

[4] 汪辟疆.唐人小说[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作者简介:唐旭波(1988- ),男,汉族,甘肃成县人,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