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我国上市公司不愿内部控制鉴证原因探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我国上市公司不愿内部控制鉴证原因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我国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已有不少投资者认识到内部控制是影响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因素,不少上市公司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也同样注意到,仅仅披露财务报表是不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加具有说服力的信息的,因而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并披露鉴证报告来满足各方使用者需要。但在这种形势下,仍有多数上市公司不愿内部控制鉴证,而选择隐瞒公司内部控制情况不报,其中原因值得探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鉴证;审计;上市公司;披露

一、引言

在2002年的安然事件影响下,我国开始意识到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上市公司若提供虚假财务报告不仅挫伤了广大投资者的积极性,更使投资者对财务报告失去信任,阻碍上市公司筹资,并会影响整个中国的金融市场。由于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开始重视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并且逐渐法规化,受他们影响,国内在萨班斯法案出台后,也开始研究和进行内部控制的审计。于是从2002年开始,特别是2006年以后到现在,有关部门了诸多文件,都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及鉴证问题做了详细要求。虽然中国的内部控制鉴证尚未形成气候,还有许多待完善的地方,但规范文件的不断出台与完善,对上市公司起到了督促监管的作用。所以近些年来,很多上市公司开始主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出具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并公开披露,且自愿内部控制鉴证的上市公司呈逐年递增的趋势,截止到201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中有约50%的公司愿意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但在这种趋势下,仍然有多数上市公司不愿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并披露鉴证报告,其中原因值得探析。

二、我国上市公司不愿内部控制鉴证原因分析

很多上市公司发现,进行内部控制鉴证以后确实给企业带来了诸多好处,所以逐步到一开始的不了解到主动自愿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并披露鉴证报告。但也有很多上市公司并不愿意公开内部控制情况,除非有关监管机构硬性要求才会简单披露或模糊披露。为什么要在越来越多的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趋势下反其道而行,可能有以下原因:

1、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情况不佳

所谓“家丑不可外扬”,上市公司自愿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并披露报告是因为想通过数据的公开,令社会大众和投资者了解公司情况,建立对公司的信心,产生投资的兴趣,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但如果公司内部控制情况不佳,比如说存货周转速度不高,公司固有风险过大等,这样的情况一旦披露,不但不能起到自我推销、宣传公司的作用,反而会对公司的声誉产生损害而流失消费群体和潜在投资者,也不利于公司向金融机构借贷,这样一来,反而会造成公司筹资融资上的困难,而资金周转一旦出现障碍,会造成企业负担更加沉重。在这种情况下,上市公司宁愿选择不做鉴证以及不披露内部控制信息。

2、公司盈利能力差

在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它直接关系着能否吸引投资者或股民购买股权,而交易量的多少往往决定着公司股价是否上升,公司能否从股票交易中获利。所以,如果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强,它自然要表现自己,自我宣传,但如果公司本身盈利能力就差,在此情况下,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并披露报告内容,反而会影响公司股价,损害公司利益。

3、冲突过大

上市公司如果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所有者不仅能通过财务报表了解公司的财务情况更能通过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披露了解公司的业务情况、财务信息是否得到有效合理的处理和反映。这样一来,公司管理者就有责任确保公司内部控制设计运行有效,保证公司正常有效的运转,从而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并披露报告有利于管理者被证明自己的工作成果并检验对公司的忠诚度。所以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可有效的缓解了管理者和所有者之间的矛盾,使两者利益最大化。但如果管理者管理能力不佳,并不能保证公司能有序高效运转,所有者对于管理者的业绩评价不高时,冲突会比较明显。在此情况下,管理者会更加抵制审计机构对公司内部控制情况的鉴证并且披露相关数据。

4、我国内部控制鉴证环境尚未成熟

由于我国内部控制鉴证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文件法规并未硬性要求上市公司的鉴证审计行为,监管体系也尚未完善,还存在很多漏洞,如审计标准不一、注册会计师责任范围不明确、鉴证报告使用范围不明确等。在这样的环境下,部分上市公司和投资者必然无法信任内部控制鉴证审计的结果,也不认为这样的审计能为公司带来益处,自然不会开销公司经费去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来进行鉴证审计。

三、以科龙集团为例探析上市公司不愿内部控制鉴证的原因

科龙集团曾经以良好的企业管理,优异的经营业绩,对股东权益的高度重视及财务上的高透明度著称,曾连续三年获得《亚洲货币》杂志评选的“中国最佳管理公司”和“中国最佳投资者关系公司”称号,1999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为20家最优秀的中小型企业之一。然而,2000年开始,科龙集团不断出现巨额亏损,科龙的巅峰时代就此结束。

2000年7月,顾雏军和其格林柯尔正式入主科龙,问题也开始出现了。科龙陷入了一味壮大的魔力中不能自拔,在2002年上半年家电行业都不景气的情况下,科龙集团披露的年报中不仅不亏损,而且交竟然有一亿多元的高盈利,令人吃惊和怀疑。接下来的时间里,顾雏军闪电收购了江西、吉林、杭州、珠海、扬州、等地一大批国内已经停产的冰箱生产线。并且并购了4家国内上市公司——科龙电器、美菱冰箱、扬州亚星客车、ST襄阳轴承,令企业经营项目横跨家电和汽车两大行业,企业规模达到空前状态。

科龙集团是怎么做到在巨额亏损的情况下扭亏为盈,而且还能获得高利润,这一点不免让人怀疑。于是,2004年1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连同香港联合交易所一起进入广东科龙集团总部对其财务数据、资金融通等问题进行了集中核查。核实了从1997年开始到2001年期间科龙电器和容声集团的多起未及时披露的重大关联交易。2005年,科龙集团的合作审计机构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宣布,不再替科龙集团审计。2005年5月,证监会就科龙集团问题立案调查,同年7月19日,科龙集团总公司科龙电器公告,公司因保证合同纠纷事宜,被其参股公司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嘉兴中级人民法院已下达了裁定书和查封令:冻结科龙电器银行存款1710万元,或查封、扣押其等值财产,查封科龙电器所持有华意压缩的发起人国家股5928万股,占其总股本的22.73%。2006年底,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收购科龙电器,收购后的企业叫做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1月30日,顾雏军因虚报注册资本罪、违规披露和不披露重要信息罪、挪用资金罪被判有期徒刑12年,执行10年,并处罚款680万元。

从内部信息的透明化到隐瞒公司内部重要信息,科龙公司的转变绝不是偶发现象,而是具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正因为之前良好的业绩,在企业出现问题的时候,才会想要维持保护原先的企业形象,而正是由于公司出现了巨额亏损,科龙集团反而更加不敢公开企业的财务困难,因为这样一来,会流失大批的投资者和消费者,也难以向金融机构申请借贷,会让企业的财务亏损越来越难以填补。

科龙集团一直不愿内部控制鉴证审计,在顾雏军掌印期间,虽有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独立审计,但主要是针对财务状况,从未进行过内部控制鉴证,而在财务信息的审计中,科龙集团就大幅度作假,违规披露或不披露重要信息,而德勤出具的审计报告,除了对个别事项出具保留意见外,却未能揭穿科龙的财务虚假状况。

从科龙集团的案例可以看出,不愿内部控制鉴证的上市公司往往都是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公司,在企业没有能力尽快改革内部控制制度,改善企业整体状况的时候,上市公司只有选择隐瞒不披露,或披露但作假以避免更多的麻烦。但纸包不住火,隐瞒不报只能应付一时,但迟早会被发现,科龙集团就是最好的例子。

四、结论

内部控制是影响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加强内部控制可以为营运的效率和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仅仅披露财务报表而不顾报表数据真实性的做法是不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加具有说服力的信息的,虽然目前部分上市公司因为自身管理不佳或对内部控制鉴证的作用尚不明确导致不愿配合监管部分要求进行内部控制鉴证审计,但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自愿披露内部控制鉴证报告来满足各方使用者需要,促进公司资金的引入与融通,内部控制鉴证行为及鉴证报告的披露必然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瞿旭,李明杨丹,叶建明.上市银行内部控制实质性漏洞披露现状研究——基于民生银行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09(4).

[2]齐保垒,田高良.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深市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0,32(4).

[3]邱冬阳,陈林,孟卫东.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与IPO抑价[J].会计研究,2010(10):34-39.

[4]唐宇,陈广垒.美国内部控制鉴证制度的演变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新理财,2007(11):70-73.

[5]王化成,岳宝宏.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与市场有效性——从控制权转移的视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3).

[6]巫升柱.中国上市公司年度报告自愿披露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当代财经,2007(8).

[7]于焜,唐大鹏.高质量内部控制能增强盈余稳健性吗?——基于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经验研究[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1,27(4).

[8]袁秋云.沪市上市公司2008年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分析[J].财经界,2009(09).

[9]杨有红,陈凌云.2007年沪市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J].会计研究,2009(06).

[10]张龙平,王军只,张军.内部控制鉴证对会计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J].审计研究,2010(2):83-90.

所属课题:中国商业会计学会课题“上市公司自愿性内部控制鉴证报告的动机研究”(ky201201)。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与评估模型研究”(2011sk579zd)。

作者简介:

徐婧(1982-),女,安徽芜湖人,南华大学会计学本科毕业,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管理学硕士毕业,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会计理论与实务。

蒋武,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