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复杂断块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挖潜技术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复杂断块特高含水开发后期挖潜技术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沾38块为一典型的边底水油藏,具有断块小,单层储量少,生产中含水上升快,驱油效率低等特征。本文通过对该块进行水淹规律研究,合理井网密度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的研究,合理产液结构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调整方案,取得较好的增油效果和经济效益。

一、概况

邵家油田沾38块位于沾化凹陷义南断裂带中段,油藏为层状构造油气藏,埋深在1088~1730米,含油面积2.5平方千米,地质储量839万吨,主力含油层系为下馆陶组,东营组,含油面积2.3平方千米,地质储量476万吨,本次主要针对这部分储量开展工作。

油藏构造系义南大断层下降盘的馆陶组――东营组牵引的鼻状构造,东部宽约1千米,向西逐渐变窄。地层北高南低。断块内被6条次级断层切割成7个含油小断块,断层对油、气、水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储层为河流相沉积的细砂、粉细砂及含砾砂岩,纵向上呈正韵律分布。油层物性好,平均孔隙度30.3%,平均渗透率为1209×10-3um2。

二、目前油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原油性质层间差异大,储量动用程度不均衡

沾38块纵向上含油层系多,目前大部分井采用多层合采。而沾38块原油性质自下而上由稀变稠,Ed3原油粘度仅10-21mPa.s,而Ng下原油粘度为126-818mPa.s,加之油藏边底水活跃,造成高油水粘度比的馆陶组开发效果差,采出程度低,尤其上馆陶平均原油粘度高达1325mPa.s,出砂十分严重,单井液量难以提高,平均只有20t/d,采出程度只有3.31%;而油水粘度比相对较低的东营组水驱效果相对较好,采出程度较高。另据沾38-01井PND饱和度测井结果显示,自下而上含油饱和度越来越高。

2.部分井井筒状况差,储量控制程度低

由于油稠、出砂、出气等原因,沾38块部分井套管损坏,其中有3口处于剩余油富集部位,沾38-11井、沾38-X18井、新沾42井由于套管损坏,造成32.4万吨地质储量无井控制,损失可采储量6.3万吨。可见套损井影响了沾38块的开发效果,造成部分剩余油无法动用。

三、挖潜技术研究

1.重建构造模型,完善构造形态

对沾38断块的构造重新进行精细构造解释,该块馆陶组――东营组地层受义南大断层控制形成滚动背斜,滚动背斜被多条次级断层复杂化,形成多个独立的封闭断块,东部宽,向西逐渐变窄。整个区带被多条次级断层切割成9个含油小断块,含油面积0.1~0.6平方千米。断层落差小,断距一般在50米左右,倾角60~70度,断层对油、气、水的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油气聚集在构造高部位,构造仍起主要的控制作用,底部位是水。

2.水淹规律研究,控制水驱速度

该块边底水活跃,通过大量的生产数据和不同时期的钻井资料分析,油藏水淹主要有以下几种[1]:

A、边水水淹:砂体厚度小于5.0米,边水窜进,平面上不同井点油水界面推进不均匀,呈锯齿状分布,主要分布在沾38-12井区。

B、由次底水水淹。

油砂体厚度一般大于6.0米,含水后上升速度快,典型的底水锥进,属次底水水淹,分布在沾38-1井区、沾38井区。

C、底水水淹

砂体厚度大,钻遇情况往往是上部为纯油层,下部为油水同层或含有水层,生产中含水上升快,呈现底水水淹特征,主要分布在沾38井区、沾38-21井区。

假设:在油水界面统一且不同区块能量均一,水淹速度与生产压差、采液强度关系密切。因此,建立合理的生产压差,是控制水推速度和水淹速度的有效途径生产实践表明,中低含水期生产压差3.5兆帕时,含水上升率为15~45%,保持生产压差2.0兆帕时,含水上升率接近理论值。

3.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挖掘层间层内剩余油

沾38块目前局部生产井网大,井距小,但通过对生产动态分析,结合渗流机理、水动力学原理,认为该块剩余油分布具有以下特点[2]:

A、断层附近。这类剩余油单层储量小,低于1万吨,如果单钻一个层经济效益低。如沾38-12、38-31等断块。

B、低饱和剩余油区。这是指油井生产压差达到一定大时,高部位的剩余油在压力差驱动下向井底流动,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

C、局部构造高点。但因井网密度大,潜力已很小。

D、具有气顶的过渡带。主要分布在Ed1,油藏具有气顶,但由于沾38-气1井已累产气447.39万方,气顶能量得到一定的释放,使过渡带油井可进行有效开发

E、井间滞留区:主要指底水锥进区的井与井间油层高部位。目前该块井网密度较大,对此采用数模来推算底水锥进半径。假设油层厚度10m,累计采出油量分别为5、6、8、10万吨,测算离油层顶部8、6、5、4、3m处的锥进半径,说明该块底水驱动的油层井间仍具有一定的潜力。

四、开展合理井网密度研究,完善开发井网

沾38块有油井50口,井网密度21.7口/km2,单井控制储量16.8万吨,单井控制剩余储量14.6万吨,由于Ed、Ng下组单井控制剩余储量相对较少,井网比较适应,但Ng上单井控制剩余储量较大,达到29.2万吨,储量控制程度低。通过剩余油规律分析结合油田经济极限井网密度计算结果,在原油价格1800元/吨时,合理井网密度为23.6口/Km2,目前为21.7口/Km2,沾38块具有一定钻更新井及加密调整的余地。

五、成果应用效果及经济效益分析

成果一、首次针对上有气顶下有底水的复杂断块油藏沾38块开展驱油机理和水淹规律研究。

成果二、开展剩余油分布规律及储量动用程度研究、合理井网密度研究,完善开发井网,提高经济效益。并利用该成果对不同层系、不同构造位置的剩余油进行细分,寻找剩余富集带进行挖潜。

成果应用:研究结果认为,该块剩余油分布零散,挖潜对策应以在局部钻调整井为主。在此认识基础上,钻调整井5口,累增油3984t,同时实施补孔换层、补孔提液、防砂等措施10井次,累计年增油8570t。创经济效益215万元,取得较好的挖潜效果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书勇等. 复杂断块油藏高含水期剩余油挖潜调整技术研究[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5,27(3):29~31.

[2]陆建林等. 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分布研究[J]石油学报, 2001, 15(5): 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