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何必演而优则“导”?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何必演而优则“导”?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赵薇多了个身份――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在诸多导演中,赵薇投入田壮壮门下,毕业后,她将成为演员中少有的女硕士。说到为什么选择导演系,赵薇解释说这是为了以后能“顺利步入导演行列”而作准备。种种迹象表明,告别了“小燕子”后,赵薇正努力完成自己的转型。任何有理想的演员都面临着“转型”的过渡,但赵薇选择导演之路,还真让人有些意外。

11年前,一个无邪至极的“小燕子”出现在悲情的琼瑶剧中。一时间,全国观众的心都被俘虏。赵薇,成为泱泱众口中几近神话的人物。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很多年内不可能再有一个人,能够刷新她的成名速度和影响力。无论拍电视还是拍电影,赵薇都在走一条向上的路。如果顺着这条路走下去。赵薇非常可能成为出色的演员。但进入北京电影学院的赵薇酝酿着导演梦,实在不知道这样的梦想对于赵薇来说意味着什么。

从演员改行做导演的,只有徐静蕾还算是成功者。但赵薇不是徐静蕾。因为即使不拍电影,徐静蕾也经常喜欢写点什么,在影视圈,徐静蕾是出了名的才女;但赵薇似乎只要这次上学,才算真正与文化结缘。可见,一个没有强烈表达欲望的人,是没有潜质做导演的。徐静蕾渴望表达,于是做了导演;赵薇疏于表达,或者不擅长以文字或者影像的形式表达,做导演未必是最好的选择。或许“进修”后的赵薇发生重大变化,比如硕士赵薇会更文化更能参透人生,这些宝贵的财富即使不拍电影也有益处,因为以目前积累的知识储备来说,操作电影可能会捉襟见肘,但凭着这些知识,成熟的赵薇在面对新角色时,肯定会有出色的发挥。

古有“学而优则仕”,影视圈流行着“演而优则导”,其实,做学问的人只管做学问好了,因为“学而优”未必就是好“仕”;而演员也一样,好演员未必一定是好导演,演而优则演,才是明智的选择,就像陈道明,一直专心演戏。

赵薇力图转型,成功与否,我们尚不必去置疑,只是在她所期待的方向上,走起来起码不易。自《还珠格格》之后,赵薇已经罕见有影响力的作品出来。其中原因是什么?她并不是不勤奋,她拍了《绿茶》,但是严肃起来的赵薇,似乎并不讨好观众。她在极力扭转“小燕子”带给自己的影响,安静下来,板起面孔,不断用文艺片来冲抵那个疯疯癫癫,活蹦乱跳的小燕子,但是她却让别人逐渐淡忘了她,搜刮大脑,仍然找不出一个让观众铭记的表演。

刻意地去做一件事情,去扭转,去转型。但是真正决定成功与否的,还是天份和机遇,以及最初选择的正确与否。赵薇把握到了天份和机遇没有?看她的作品,我们不难做出一个否定的回答,而选择转型,甩掉小燕子,急速离开,是不是符合她的天性?她怎么说服自己不是在往一个不擅长的方向使力?这些都值得怀疑。

http://blog.sina.corn.cn/lanenfa

制片人缺钱更缺美学修养 肖尹宪

纵观国外的电影节,当宣布哪位制片人获奖时全场嘉宾起立鼓掌表示祝贺。这种礼遇在宣布其他人员获奖时是绝不会出现的。这种礼遇,说明了制片人在国外电影产业中的地位。这个地位,是任何人无法撼动的。而国内却不是如此。我们这里最高的礼遇是给予导演和演员的。

为什么中国的影视制片人享受不到外国影视制片人的荣誉?

回答这个问题现在还很难。你可以从中国的影视体制上去说,也可以从中国的影视市场体制上去说,还可以从中国观众的欣赏趣味上去说,然而从哪个角度谈都会以偏概全。中国的制片人之所以腰杆不硬站不起来,根本原因在于他们还处在影视制作的“中间人”状态。也就是说,他们现在只是投资人与导演之间的“掮客”而已。他们因为自己的手头没有资金,不是投资人,所以在选择剧本,选择导演、选择演员方面都没有主见和发言权。他们只能听投资方的,看着投资方的眼色行事,也只能听导演的,按导演的意图办事。再好的剧本,制片人看上了投资方没有看上也没用;再有能耐的导演,制片人想用然而投资方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聘请也没招儿;再火的演员只要要价太高投资方说用不起或者导演没看上,制片人也只能放弃。这就是当前中国影视制片人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他们得不到他们本应得到的地位和尊重。这还只是从投资的角度说的。缺“钱”,造成了中国影视制片人的缺钙。使得他们根本无法挺直腰板去表达自己的制片意向。

其次,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国的影视制片人普遍缺乏美学修养。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近几年出现的某些大片中看出来。影视的美学素养是装不出来的,也不是钱能够堆得出来的,它实实在在地是通过影视作品的外在形式和内在涵义渗透出来的。没有美学修养,必定制作不出来有着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的艺术品。

美学修养不高,使得中国的制片人不断的露怯。为了生存,他们依照投资人的喜好运作剧本。所以,许多没有达到水准的本子纷纷投入影视制作。这种低质量的运作结果又反过来成了制片人的“一次性”杀手,使得他们的资金运作渠道成了危险的“杀鸡取卵”。投资人得不到回报当然不会再投资。为了生存,他们只好昧着良心或者本来就是这种素质,拼命的妙作,用一些关于影视圈里的“八卦新闻”来吸引媒体和观众的眼球,甚至不惜自己赤膊上阵,以侮辱自己的人格的方式把媒体的目光聚焦到自己身上。而更多的制片人,目前的地位几乎就是导演的跟班、投资人的马仔。

悲哉!如果说中国的影视距离观众的欣赏水平越来越远,那么我们从制片人的水平和地位上即可见诱因之一斑。影视要翻身,该做的努力很多,首先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制片人来就十分的重要。制片人应当是“帅才”。

http://blog.sina.eOlU.cn/xiaoyinxian

呼唤成熟的投资人、制片人 夏 曦

因为从事编剧工作,经常要与投资人,制片人打交道,所以对中国影视圈形形的投资人和制片人多少有一些了解。过去,在制片厂制度下,投资人和制片人就是厂领导,或者是厂长或者是分管剧本的副厂长,他们掌握着一部影片开拍或不开拍的生杀大权。由于他们多半是电影制作的行家里手,有丰富的制片经验,对电影制作的基本规律有充分的了解和把握,加上熟悉上头的政策和影片发行的基本规律(那时的影片发行是中影公司统购包销),因而,十分适应当时计划经济下的影片制作,也的确制作出一批又一批彪炳中国电影史册的优秀之作。

随着近年来影视制作逐步走向市场化,固有体制被打破,一大批私人影视公司的老总成了新的投资人和制片人。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不仅大大拓宽了中国影视的融资渠道,也使影视创作走向市场化和多元化成为可能。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大量私人公司老板介入影视创作,也使得投资和制片行当内鱼龙混杂,并因此影响了中国影视 作品的质量和影视业的发展。最普遍和突出的问题,就是大量投资人和制片人虽有投资的热情却不懂或不尊重影视创作(包括市场发行)规律。他们很想通过影视投资赚钱,但不知这钱是需要通过好作品来赚的,因而往往急功近利,不按游戏规则玩游戏,或者自以为是地投观众之所好,或者自作聪明地投市场及政策之机,有时瞎猫碰死耗子碰上了,赚到点钱,但大多数时候事与愿违,不仅作品湮没无闻,投资也血本无归。

还有一些投资人和制片人就更离谱了,他们往往是为了某种狭隘的个人目的――为了讨好或捧红某一个女演员而投资一部作品,或者为了靠某一题材拉钱,然后从中渔利,而他们自己实际上一分钱也没有,所谓空手套白狼。

“非典”那年,我应一位制片人之邀为一部电视剧修改剧本。本来这是一部“男人戏”,由于制片人和他选中的一位女演员关系暧昧,他就不断要求我给她加戏。起初,我还看制片人的面子给她加了些戏,但不想她的胃口越来越大,最后竟要求我把她变成全剧的第一主角。这就超出我的艺术良知所能容忍的底线了,因而毫不含糊地予以拒绝。可是,令我没想到的是,这位制片人又偷偷另找了一位“抢手”,并把她变成了第一主角。该剧开拍后数日,这位制片人突然到家里找我,说是要改本子。原来该剧的导演和演员们觉得把那个女演员作为一号人物完全违背该剧主题和剧情要求,再继续拍下去整个电视剧就砸了,因而纷纷“造反”,要求修改剧本。于是,我又把剧本恢复原状。

中国影视业要健康发展,离不开有眼光、有魄力、熟悉艺术规律和观众需求的优秀投资人和制片人。什么时候投资人和制片人成熟了、优秀了,中国的影视作品和整个影视业才有可能真正成熟和优秀。

http://blog.sina.coin.cn/u/1241864715

美国大片为什么这样红? 李水山

美国大片为什么这样红?问权威同志,咳,这些年轻人,不了解自己国家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却沉迷于西方文化,应该少引进这些美国大片。问问年轻人,他们笑着回答,您自己看完了再得出结论也不迟啊。问问外国朋友,他们热情回答:我们同样喜欢中国电影。

还是尊重事实吧,遵照青年人的说法,先看完再评论。现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欧洲都苦闷于生产不出多少影响世界的文化大作时,惟独美国却层出不穷,原因何在?

当上一世纪亚洲人民热衷于欧洲文化,被白雪公主.水晶鞋倾倒而欢欣鼓舞的时候,美国已经把注意力转移到有色文化和土著文化上,如迪斯尼公司制作了《狮子王》《阿拉丁》《花木兰》,电影巨作更是接踵而至,如《泰塔尼克号》《指环王》《星球大战》《蜘蛛侠3》等。这不只是电影,而是文化与创意,更是教育和思想。美国不到10岁的孩子,被老师启发写:假如我是总统,如何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些孩子长大后当上了电影编导,就想编导一部《2100年:火星美国人》。这不仅是大气,而是敢想,想那些平常不可能的事情,并把它画出来。

普世真理的伸展,也是美国大片的特色。《蜘蛛侠3》主题之一就是:凡事,都可以选择,选择善良可能是最好的选择。这些影片神秘而基督教色彩浓,那是西方文化的精髓,原罪和赎罪意识使美国人不断反思和矫正自己,体谅和宽恕别人,这样的故事情节更引人入胜,深入人心。

美国人还有英雄情结,原以为美国大兵是娇生惯养的公子哥,虽然不在嘴上常挂爱国口号,但这种英雄情结使年轻人表现在战场上。

开阔与开放,使世界各国都自觉接纳而趋同,而不是刻意,更不是喧哗。就像温和,随意,平等的大家庭,不同的人都想成为一员。只要是普世价值和理念,在这里都行得通,凡是世界的才有我们的。

高科技摄影虽然是制作手段,但没有好的思想和创意来驾御和组接,很有可能变味扭曲。有好的创意和高科技手法,才能搭建最佳的骨架和血肉,这也叫制作大片的组织路线和技术路线,匮乏思想创意的技术路线,只会造就空有驱壳的华丽镜头。

美国大片虽然创意浓浓,但其致命伤也不小,即过度渲染力量与博弈,虽然也有宽容和赎罪文化在里边铺垫,但是力量的较量最终决定论又把美国和世界拉进深渊,不断制造新的罪恶、仇恨和争夺,悲剧还会继续。如果美国文化能海纳东方神韵,可能更加宽宏和薄发。

http://lss.vip.boke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