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降息,比降准更实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降息,比降准更实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持续几次降低利率或许是经济逻辑的必然了。

如果想让车辆匀速行使,在车开得慢的时候,要适当地加下油门;开得快的时候,则需要减小油门。这种方法常被用来比喻宏观调控,因为宏观调控的一个主要目的便是熨平经济周期,防止经济大起大落,恰如避免车速忽快忽慢。

如果说油门大小是调整车速的关键,那么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就是调整货币流量的关键。存款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存款准备金率则是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占商业银行获得客户存款总额的比例。存款准备金率一般由中央银行确定。央行要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要求商业银行拿出更多的资金交给央行保管,也就实现了商业银行少向社会发放贷款的目标,以防止经济过热;反之,如果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是央行允许商业银行可以从央行拿走更多的客户存款向社会发放贷款,刺激生产。

利率当然有类似的作用,如果央行确定的利率高,贷款的成本增加,贷款的人自然也就减少;如果央行确定的利率低,贷款的成本低,贷款的人员也就会增加。

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在2011年6月20日调到了21.5%的高点,之后在2011年12月5日、2012年2月24日、5月18日,经历了三次降低调整,每次降低0.5个百分点,5月18日调整后,存款准备金率达到了20%,也就是商业银行须拿出1/5的储户存款存放在中央银行。

2011年底以来,央行不断调低存款准备金率,显然是想向社会发放更多的贷款以防止经济滑落,因为2011年下半年以来消费者价格指数不断降低,物价涨速相对得到控制,通货膨胀压力减小,但实体经济的生产数据也随之不乐观,用电量和进出口贸易增速都不很喜人,经济增长的“车速”既然有过慢的危险,自然要加大资金流量的“油门”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就成了屡次施行的货币政策。出台货币政策之后,也可以想见会逐步推出相关的刺激经济增长的方案,这都是可以用逻辑推理出来的步骤。

在经济增速弱的时候,在降准和降息两种方法之间会有所侧重。美国在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先后推出的量化宽松政策,在作用上类似于中国央行推出的降准,但在道义上又不可同日而语。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是美联储开动印钞机直接凭空变出货币,和中国控制商业银行贷款与存款总额比例完全不同。两次量化宽松同时,美国实行0.25%的年利率的低利率政策,并要把这种低利率政策至少维持到2014年。显然,美国意在通过低利率政策防止房贷违约,并使得产业资本更容易获得贷款以开动生产。

和美国不同,因为2010年尾至2011年上半年中国的物价涨幅较快,中国的利率较高,目前短期贷款的年利率超过6%,这种高利率政策或是为了迅速降低物价上涨速度,但显然高利率的政策如果持续下去,对经济增长不利,甚至出现了产业资本干了一年,大部分利润交给了银行的说法。虽然也许只是个别的例子,但生产企业利润降低的时候,降低利率,使得银行让利于实业,也是经济体系健康运行的前提了,在这个时节,降准或许不如降息。几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之后,持续几次降低利率或许是经济逻辑的必然了。毕竟,对于不得不贷款的企业和不得不还房贷的青年人来说,降息比降准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