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层社区教育市民学校建设的实践探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基层社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办学载体建设。社区市民学校是开展基层社区教育工作的骨干之一。宜兴经济开发区广汇社区在市民学校建设中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
关键词:基层社区教育;市民学校;建设
随着社区教育的深入普及,社区市民学校担当着基层的主力角色。因此,加强市民学校建设已成为开展基层社区教育工作的重大任务。宜兴经济开发区广汇社区在市民学校建设中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
1.成立工作小组
社区成立了市民学校工作领导小组,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组长,做到领导亲自挂帅。下设协调办公室,主任由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领导担任。社区中层干部担任主要成员,各居民小组长担任基层联络员。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围绕每年年度工作进行重点研究和部署,把社区教育纳入了社区的社会事业发展规划,每年制订符合本社区工作实际的创新举措。
2.落实重点措施
(1)明确各自职责。社区建立了市民学校工作领导责任制。社区党委书记主抓市民学校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2)实行责任追究制度。把市民学校管理工作作为社区干部年度绩效考核的重点内容,并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考核,认真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3.领导率先垂范
社区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带头参加市民学校的学习,启动了全体党员“五个一”学习教育活动,即每位党员“每年读一本政治理论专著”“每季促建一个学习型家庭”“每月参加一次党课学习”“每周写一篇学习心得”“每天上网学习一小时”。
4.加大宣传力度
采取了一系列工作举措:(1)通过市民学校进行广泛宣传;(2)通过报纸、信息网络、电视等现代媒体进行强化宣传;(3)利用社区的橱窗、宣传栏、标语、黑板报等专栏进行大众化宣传;(4)走街串户,发放宣传单到每个住户。
二、整合教育资源,建好学习平台
1.加大经费投入,建好基础设施
社区领导对市民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精心规划,并且在经费上加大投入。广汇社区服务中心安排市民学校各类教育用房的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设置了多功能教室、社区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健身房、书画室、谈心室等功能室。同时与社区教育中心共建了青少年电子阅览室,配备电脑50台,全部接入互联网。市民学校活动阵地得到保障。
2.有效整合资源,扩大教育功能
市民学校依靠社区党委和居委会,积极整合资源,构筑优质高效的学习平台。建设开辟中小学、幼儿园、社区各类活动室等共享资源。建好了市民学校网站,提供丰富的共享学习资源。目前,社区内各类共享教育资源达50多种,面向居民全面有序免费开放,为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三、强化保障举措,促进持续发展
1.加强队伍建设
市民学校建设了一支满足社区教育事业发展需求的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配备日常管理人员7名,社区教育中心专职教师1名,聘请兼职教师20多名,建立了一支300多人的社区教育志愿者队伍。管理人员和教师职责分工明确,相互团结协作。平时经常开展青少年教育、老年教育、待岗下岗再就业培训等,组织市民学校管理人员、专兼职教师、志愿者参加多形式、多渠道的在岗培训,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2.保障办学经费
该社区出台了《广汇社区市民学校社区教育培训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规定社区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列支10万元以上,并随着社区教育事业的需要和人口增加逐步提高。近几年,每年用于市民学校的专项经费达到社区总人口人均5元以上,还不包括各种专项教育培训的经费支出。由于经费有保障,市民学校得到发展壮大。
3.加强制度建设
(1)例会制度。社区每年定期召开两次以上市民学校工作联席会议。(2)目标管理制度。社区每年根据开发区社区教育中心下达的目标任务和本社区实际情况,制订市民学校年度目标与任务。(3)日常督查制度。每年初工作检查和平时抽查相结合。(4)工作报告制度。市民学校每季度及时向社区教育中心上报各项目标任务完成情况。(5)考核表彰制度。每年对基层社区教育工作全面评估考核,考核结果与年终绩效工资和评优、评先挂钩。
四、广泛开展活动,培训成效显著
近年来,广汇社区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不断普及社区教育并引向深入,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两年来,社区居民全年参加各类教育培训活动的总人数均达到总人口(含外来人口)的85%以上,并呈逐年提高的良好态势。市民学校创办的文艺戏曲社、文文谈心室、青少年免费辅导站已经成为宜兴市基层社区教育的特色示范窗口,2013年初成功创建为宜兴市市民学校示范校。
参考文献:
[1]陈乃林,张志坤.社区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叶忠海.社区教育学基础[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3]黄云龙.社区教育管理与评价[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 江苏省宜兴经济开发区化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