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谒“三苏”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谒“三苏”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出于对“三苏”的景仰,我选择了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去郏县拜谒“三苏”墓。

行走在通向“三苏”墓的甬道上,依次走过森森柏林掩映的牌坊、殿堂与碑碣,仿佛踽踽地走进了历史,走近了“三苏”。阳光透过林隙,被风筛成跳动的光线,恍恍惚惚里对“三苏”的莫名敬畏油然而生。走累了,坐在墓前的柏林中,看柏叶厚厚覆盖的“三苏”墓渐渐高大起来,似觉他们的魂魄已升华为独立的人格,矗立为一个个要仰视才见的形象。

长期以来,我一直心存一个解不开的疑题:苏轼生于四川的眉山,死于江苏的常州,为什么会葬在河南的郏县呢?到了那里才知道,原来郏县也有座小峨眉山,山不高而葱茏,水不长而秀雅,形胜类其故乡的峨眉山。宋代元丰七年,苏轼在自黄州至汝州的途中,曾写了一首诗:“先君昔爱洛城居,我今亦过嵩山麓。水南卜宅吾岂敢,试向伊川买修竹。又闻缑山好泉眼,傍市穿林泻冰玉。遥想茆轩照水开,两翁相对清如鹄。”显然是他对小峨眉山一带的地理景观情有独钟,于是便隐隐流露出致仕归隐、颐养天年的心态,一直到元祜元年他仍没有打消这个念头,“爱其山而菟裘之”。绍圣元年四月,他从陈留折道汝州,在汝州逗留了些时日,其时在颍昌的他的弟弟苏辙再次陪他游览了小峨眉山。可以想象,当时他们兄弟二人站在山巅,北望嵩山嵯峨,南瞰汝川无垠,脚下两道山梁,东西对峙,逶迤南下,与故乡的峨眉山何其相似!大概就在这时,他已想把这里作为身后的归宿之地。建中靖国元年七月,苏轼因热毒病死于常州,享年66岁。临死之前,他给苏辙写了一封信,信中说:“即死,葬我嵩山下,子为我铭。”苏辙与苏轼幼子苏过遵照遗嘱,将苏轼及其夫人合葬于郏县小峨眉山下。当时苏辙仍居颍昌,苏过也迁居颍昌之斜川,每年扫墓祭祀。苏辙与夫人约定,死后与兄嫂同葬一处,以遂夜雨对床之志,实现“老兄弟相守”的夙愿。政和二年十月,苏辙逝世,他的子孙将其安葬在苏轼墓旁。这一双生前天各一方的同胞兄弟,瞑目后才算“居住”在一起。到了元代至正十年冬,郏县尹杨允到苏墓拜谒,“谓两公之学实出其父老泉先生教也,虽眉汝之茔相望数千里,而其精灵之往来必陟降左右,盖未始相远……遂置老泉衣冠瘗诸两公冢右”。自此,苏轼、苏辙墓加上新添的苏洵衣冠冢,始称“三苏”墓。

郏县的小峨眉山,因“三苏”而闻名遐迩。这里处于豫西山地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有山有川,天高地阔,一派中原大地气象。造物主把“三苏”恩赐给小峨眉山,小峨眉山敞开胸怀包容了“三苏”。“三苏”别是苏轼,以其超凡的人生经历感悟出超凡的人生真谛,洗礼出一个大彻大悟的心灵。此刻,我想起了《赤壁赋》中苏子与客的那段对话:“客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子对曰:‘……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苏轼在这里不但坦然承认,在逆境中不能得到某些物质与精神的严酷事实,同时又欣然在顺境中接受了造物主的恩赐并且心存感激。这种超凡豁达的心态,日久天长便积淀为厚重的“三苏”文化。这种文化所构成的小峨眉山独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及鲜明的地域特色,渐渐地融入了中原文化之中。尽管靖康之变后宋室南迁,朝廷偏安,一个繁荣的中原失去了曾经的辉煌,但“三苏”文化仍顽强地扎根在中原大地上,在中原文明的史册上熠熠生辉。

当我离开“三苏”墓的时候,风大了起来,阳光被柏林摇曳得一派迷离,柏涛澎湃着向辽阔的中原大地荡漾。侧耳倾听,好像风儿正在抚弄历史的琴弦,时而浅吟,时而高歌:高歌的是“大江东去”的豪迈,浅吟的是“窈窕之章”的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