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认知差异及其对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认知差异及其对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团队成员之间的风险认知差异项目风险管理的效果会有重要影响。文章通过对31名项目管理实践工作者的访谈,深入分析了团队成员在项目风险来源、风险管理的目标以及项目风险管理的保障要素等方面的认知差异。研究表明项目团队成员职责和经历的广泛性,风险管理工具的多样化,项目经理的风险意识和把握风险机会的能力,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对风险认知和风险管理目标的沟通,来自企业的有效支持,以及适度的授权等,有助于项目风险管理取得理想效果。

关键词:项目风险;团队异质性;认知差异

近年来项目管理在我国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项目的风险问题却一直是制约项目成功的关键要素,而且在项目成本、工期、质量和范围的要求愈加苛刻的背景下,项目的风险水平正在迅速提高。然而,目前对于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风险分析工具与风险类型与特点方面,对于项目风险管理主体的研究成果有限。然而,由于有限理性的存在,致使期望通过工具与客体的分析提升项目风险管理的绩效水平是非常困难的。只有不断深入把握项目团队在风险管理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才能够为提升项目风险管理水平打下更坚实的基础。为此,本研究尝试将项目团队内部打开,深入探讨团队内部成员在风险认知方面的差异,推进项目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一、 研究现状评述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和数学方法不断引入,学术界和实践界对于项目风险管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如,在项目风险分析、评价与控制方法领域,以及对于不同类型项目的风险种类与风险事件的分析与归纳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工具与风险因素的研究,促进了风险分析与控制的科学化,也提升了项目管理实践中对风险的管理与控制效果。部分学者尝试着从项目团队本身来寻找影响项目风险管理效果的因素,指出团队内部合作状态、团队成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团队所掌握的知识以及学习能力等是有效项目风险管理的重要因素。

深入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可以发现,现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风险分析的工具与项目风险本身层面,对于风险管理主体以及主客体作用关系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虽然部分学者已经尝试着探讨团队本身因素对项目风险管理的影响,但基本还是将团队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的,并没有深入到团队内部。而由于项目团队成员的经历、职责等的不同,他们在对风险的认知、对风险管理的目标的认知以及如何才能使项目风险管理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认识方面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将会直接影响团队内部行动的一致性和风险管理计划的执行效果,从而影响项目风险管理的效果。正如MacDuffie(1997)所指出的,成员的认知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问题解决的结果。因此,有必要对项目团队不同类型成员对风险的认知进行研究,为提升项目风险管理的效果提供指导。

二、 团队异质性与风险认知的差异

团队成员对项目风险管理的认知差异主要表现在:风险来源认知差异、风险管理目标的认知差异以及项目风险管理保障要素的认知差异。如,Robert J Chapman(1998)研究发现,要确保能够尽可能识别出项目所面临的风险,全体团队成员的共同参与是重要的且必要的;Kutsch E.(2005)明确指出,团队成员与项目经理对待项目风险管理的目标和风险意识方面的差异会影响项目风险管理的效果;Terry Williams(1995)和Tixier J.(2002)的研究则表明,项目风险管理实践者在面对风险分析工具的选择上存在障碍,而使用恰当的与团队成员自身能力相匹配的管理工具是进行有效项目风险管理的基础。而且,团队成员由于职责和经历的不同,其所关注的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也必然会有所差异,在风险管理的目标、项目风险管理的手段、保障要素等方面存在差异也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这种差异将影响团队氛围和沟通效率,影响团队行动的一致性,甚至会由于认知的差异而抵制风险决策的执行。

为了分析项目团队成员的异质性在项目风险管理问题上的认知差异,笔者共对31名项目管理实践的管理与技术人员进行了访谈。包括:项目实施团队成员、项目团队所在的企业成员以及项目合作企业的成员三类。并分别与这三类学员取得联系,最后共有31名学员接受了访谈的邀请。从人员的分布状况来看:正在某个具体项目负责管理和技术工作的人员占45%,来自项目团队所在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占32%,来自于其他不直接从事项目管理工作的组织的人员占23%。其中的技术人员主要是在项目中负责具体工程与技术工作的人员,而管理人员则主要是负责除工程技术外的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项目管理办公室人员、商务与合同负责人员、采购人员等。受访者从事项目管理或相关工作的平均时间为5年。从受访人员所在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建筑和软件开发领域。

通过对访谈结果的分析,笔者发现,在风险来源、风险后果、以及保障因素的认知方面,不同类型的成员有着显著的差异。

1. 项目风险来源的认知。在项目风险的来源问题上,接受访谈者普遍将技术、财务和环境风险视为主要的风险来源,只有部分项目经理强调了团队成员知识水平的有限性以及组织内部的协同机制会导致项目面临困境。团队所在企业的项目主管则普遍表示,企业内部的沟通与协调问题经常会导致在处理项目各种复杂问题时面临困境。

2. 项目风险后果的认知。受访者关于项目风险后果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工期(导致项目工期的延长)、成本(导致项目整体成本的上升)、质量(导致项目产出物的质量无法达到预定目标)、沟通(导致项目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出现利益冲突,降低沟通的效果)、团队氛围(影响团队成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打击团队成员的信心,影响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造成沟通障碍、冲突增加)、业主满意(导致业主对项目团队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合同(导致合同的变更,增加履约风险)、合作(导致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冲突的增加)和企业形象(会降低企业在同行业中的声望,影响企业的业绩记录,带来长期深远的影响)。

项目的工期、成本和质量三个方面受到了普遍的关注,特别是成本更是成为了一般管理和技术人员关注的焦点。而且,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关注重点并没有显著的区别,特别是团队所在企业的管理和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重点是一致的。项目经理与一般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关注重点有所不同,更关注业主的满意和团队氛围和团队内部的工作效率等问题。团队所在企业的项目主管主要的关注点在业主满意,同时对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和企业的声誉和形象的关注度也较高。可见,项目的高层管理者更加强调项目风险的商业后果,而项目的技术人员则更加强调风险的技术后果。

3. 风险管理保障要素认知。受访者所关注的风险管理保障要素的认知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整理可以将受访者所普遍关注的风险管理要保障素归类如下:规范的项目风险管理流程(需要有科学且可操作的项目风险管理规范、工具集合)、企业专家团队的支持(在团队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得到企业内部相关专家的支持和帮助以及其它资源的支持)、强烈的风险意识(团队成员需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和风险意识,认识到风险随时可能会发生)、明确的责任和授权(风险管理需要将责任落实到人,要对团队成员进行充分授权)、健全高效的沟通渠道(需要能够与各个利益相关主体及时沟通项目的风险状况,争取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团队成员在如何才能够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首先,项目合作公司、项目团队和团队所在企业的管理与技术人员都较重视风险管理过程的规范性与工具的合理性、团队成员的风险意识以及责任与授权问题。团队内部的一般管理者与团队外部的一般管理者相比,更关注内外部的沟通与协调机制的重要性。项目经理则更强调风险责任的划分,同时对企业专家团队的支持、风险管理规范等方面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项目团队所在企业的项目主管在关注风险管理规范、风险意识和责任划分等要素的同时,更注重健全高效的沟通渠道。

三、 研究结论与建议

通过深度访谈结果的分析,认知差异在项目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客观存在,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项目风险管理的效果造成影响,项目经理人员需要根据团队成员以及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认知差异,制定有针对性地管理措施,发挥他们各自的优势。

1. 不同职责和工作经历的人对项目风险的来源存在较大的差异,负责工程技术的成员更多地将风险看作是技术问题或外部环境给项目实施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般管理人员对沟通问题比较关注;而高层管理人员则除了关注技术和外部环境风险外,还将组织内部的文化氛围、组织沟通以及知识的有限性看作是项目实施的重要风险内容。这种差异性表明,在风险识别与计划开发的过程中,需要保持风险识别与计划小组成员的多样性,以及小组工作的独立性,否则将难以保证风险识别的客观和全面。同时,为了确保项目风险管理取得理想的效果,需要团队成员的来源和经历的多元化,在组建项目团队时不仅要考虑其从事类似项目的数量和年限,还应考虑到不同工作职责和经历的人员搭配问题。另外,这种差异的客观存在还意味着,团队成员在风险沟通方面会遇到障碍,企业需要尽可能实现风险管理术语的统一。

2. 团队成员对项目风险后果的重视程度的差异表明,不同成员在风险内涵以及风险管理目标的认知上存在差异。从所关注的风险后果可以看出,团队成员对风险管理的目标基本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约束性目标,包括工期、成本、质量和合同的实现;第二类是价值性目标,包括:利益相关者满意、合作和企业形象;第三类是保障性目标,包括沟通和团队氛围。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更多地是关注于第一类目标的实现;项目经理和企业的项目主管更多地是关注第二类目标的实现;而一般的管理人员和项目经理对第三类目标的关注要比其他成员多一些。这表明,项目经理的风险策略和风险认知是利益相关者满意的基础,项目经理需要从利益相关者满意的角度而不是从完成合同规定的各种约束性要求的角度出发,寻求风险管理策略,这样才能够使利益相关者获得更大的满意度。这是因为,对约束性目标的过渡关注,往往会使团队成员丧失利用风险中的机会成分的动力,也不会主动寻求超出合同规定的指标。而要满足或超越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就要求不仅要完成合同的规定目标,而且要在利益相关者可以接受的成本、工期等限制下,超额完成合同的规定目标,使利益相关者获取更大的收益。因此,要开发项目风险中的机会成分,除了需要有相应的分析工具之外,更主要的是项目经理的意识、态度和对机会的把握能力。

3.团队成员对风险管理保障要素的需求存在差异,为了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有效性,需要根据团队成员的需求和对工具的掌握程度提供适当的分析工具。团队成员普遍将项目风险管理规范视为重要的保障要素,而由于项目经理、一般管理人员以及工程技术人员所关注的风险来源和风险管理的目标存在差异,所以他们所需要的管理工具也必然存在差异。相比较而言,项目经理就不仅需要传统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工具,而且还需要能够有助于其识别风险机会的工具等。

4. 合作企业、项目团队以及团队所在企业的项目主管对待风险的认知也存在差异,如合作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关注的主要是合同的履约以及项目的工期和成本问题,他们对于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并没有给予重视;而项目经理则对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满意程度、项目的工期和成本、项目团队在风险发生情况下的表现等方面非常关注;团队所在企业的项目主管则更多地是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满意以及企业的业绩问题。而且,团队所在企业的项目主管希望尽可能降低信息不对称;但项目经理则期望能够得到企业的有利支持。这种差异的存在表明了沟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与目前理论界所强调的加强利益相关主体的沟通是一致的。而且显然,这种沟通不仅是利益再分配或项目方案调整与优化的过程,而且同时也是各方了解对方风险认知以及风险管理需求的过程,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对方更有效的支持和协助。

5. 项目风险管理需要得到企业专家团队的支持。项目风险管理往往被看作是项目团队的工作,而忽略了其他组织特别是团队所在企业的作用,从而导致团队在开展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受到资源与知识匮乏的制约,降低了风险管理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表明,项目经理期望能够从企业得到专家团队的支持,这意味着对于一个长期从事项目管理的企业而言,需要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接口关系,这样才能够给予项目团队以及时有效的协助,这也有助于通过项目风险管理工作提高企业风险管理体系的学习效率。

6.有效的项目风险管理除了需要规范的项目风险管理过程和有效的工具以及强烈的风险意识外,还需要进行适度、有限的授权。项目管理强调通过将项目分解为一系列工作包,并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整个工作包的各项工作,包括风险管理工作。这种模式使责任更加明晰,在前期规划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有助于高效地实现项目的目标。但是本研究结果显示,由于不同的成员对风险来源和风险管理目标等的认知差异,导致不同的成员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关注的重点以及采取的措施会有所不同,甚至会由于自身的经验和知识限制导致决策的失误,导致项目的损失。因此,在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中必须进行适度有限的授权,并辅之以严格的汇报制度,使项目经理能够及时把握项目风险的实际状况,确保风险规划执行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Boehm, B.W., Software risk management pri- nciples and practices, IEEE Software,1991,8(1):32-41.

2. The Mars Climate Orbiter Mishap Investigation Board, Report on project management in NASA, March 13, 2000, www.省略.

3. Hazel Taylor,Congruence between risk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in Hong Kong vendor-driven IT projec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5,(23):437-444.

4. Ali Jaafari, Management of risks, uncertainties and opportunities on projects: time for a fundamental shif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1,(19):89-101.

5. Mark Keil, An investigation of risk perception and risk propensity on the decision to continue a software development project, The Journal of Systems and Software,2000,(53): 145-157.

6. MacDuffie, J. P. The road to “root cause:” Shop-floor problem-solving at three auto assembly plants. Management Science,1997,43(4):479-502.

7. Robert J Chapman, The effectiveness of working group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techniqu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1998,16(6):333-343.

8. Kutsch E., Intervening condi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project risk: dealing with uncertainty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oj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ject Management,2005,(23):591-599.

9. Terry Williams, A classified bibliography of recent research relating to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1995,(85):18-38.

10. Tixier J., Dusserre G., Salvi O., Gaston D., Review of 62 risk analysis methodologies of industrial plants,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2002,(15):291-303.

11. 宋明哲.现代风险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56-59.

12.詹伟,邱菀华.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0(1):18-21

13. 刘树林,唐均.差异性、相似性和受教育背景对高层管理团队影响的国外研究综述.管理工程学报,2004,(2).

14. 孙海法,伍晓奕.企业高层管理团队研究的进展.管理科学学报,2003,(4).

15. 戴伟辉,叶佳佳,李悝.基于MAS的高层管理团队决策过程分析.科学学研究,2006,(4).

作者简介:杨玉武,博士,南开大学商学院讲师。

收稿日期:201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