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养生太极拳切入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养生太极拳切入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养生太极的功夫究竟是从身体的哪个部位切人的?有言腰者,言腿者,言肩者,言臂者,言脚下者,都有些道理,但切入点只能选一个。不知切入点或点选过多,必定长时间折腾,耽误年华与才华而收益甚微。根据笔者访谈名师高明,学习理论,以及自己多年训练体悟,可以结论:尽管腰腿脚臂手均有密切关联,但切入点是手,并可延展它处。手上无功,它功何在?

一、手上

(一)手上功夫多,变化大

1、十指连心,心灵手巧,心愚手拙。太极拳既然是“心拳”,身心合一拳,就必须先重视炼心,然后身心相合。就身心而言,则先从手练起。

2、十指有十宣穴。关注十宣穴利于手上的血脉贯通与流畅,十指端点骨点引领,是某些动作的起始之窍。诸如大拇指引领,则主肺经,利于中宫通达,土位牢固则万物土中生,易于循经合脉。练左搂膝拗步,左手食指引领,右手中指引领;练钩手,关注大拇指与中指端;练左手外旋,食指引领;练左手内旋,小指引领。

3、掌沿与中指根。练按式,关注掌沿向前;练捋式,关注掌沿向后;练挤式,关注食指外缘。练拥式,关注合谷。内气由脚而腰向上升腾,使拥劲由背部劲源催发于手上,再由中指根向前通出。

4、手心。手心要有虚含小气球意念,自始至终不可淡忘。手心本劳官穴,如两手心相照日久,则通百会,连会阴,达涌泉,感命门,应心胸。手心小气球可小可大,可旋可转,可跳可跃,随动作需要而变化万端。当手指呈钩手,或鹰嘴状,或鸡喙状,或三角状,小气球与之应和。当手呈拳时,或空心拳、半空心拳,或实心拳,或宝瓶拳,手心小气球依然存在着。

(二)内功内气都依赖于手

内功内劲内力均是心意精气神之化合,它随形体开合而在体内浑然流行,并根据拳势需要向外输送。有时直接作用于手指而达对方,有时灵活地通过肩肘膝腿至于对方。即便后一种形式,手也成为其后援。内气是通过盘架训练而逐步形成的内功本源。它布散全身,服从意的调遣,产生聚散、圆转与升降变化。内气的变化主导内劲的蓄积与输送,这一切都不能绕过手的感应。若绕过,则不成立。

(三)眼神与手密不可分

李兆生先生曾在《中国太极拳循经二十四式》中,明确反对眼老是看手,一味看手,执著视手便是弊病。但主张眼神与手的密切配合,自然相应。眼神是体现太极内在精神与气质的重要形式。形体开合与意气走向决定眼神的开合,眼球的左旋右转又与身子的左旋右转,与手足的左右摆转相应合。而眼外视线所及的轨迹,又决定眼神的收敛与展放。一般而言,有功力者的眼神能闪现咄咄逼人的光辉与摄人魂魄的力量。而眼神的开合,总是伴随并配合手势的运行轨迹而运行的。

二、上手

功夫上手是指通过手上的训练,达到一定功力。这种功力的检验方法如下。

1、手一动,手臂有灌铅般的沉重之感;2、手心有麻胀感和膨胀感;3、两手心相对时,两劳宫穴有呼应之感;4、运拳时,手有脱离腕部之感;5、手心有气球之感。

如有上述五种感觉,则功夫初步已上手。

功夫初步上手后,还只是整体功夫有了些基石,离功夫之小成已指日可待。故须趁热打铁进一步巩固训练。在此列出功夫上手的单项巩固训练方法。

(一)竹筒训练法

1、预备:心空,头正,颈竖,肩沉,肘坠,腋虚,腰塌,舌轻抵,齿微叩,膝似曲非曲。2、指端引领,手心向后缓慢前抬,似乎拉动一团混元气柱。3、两手心相对,间距约与胸宽,似乎粘住碗口粗的虚拟竹筒。4、竹筒如弹簧,两手随开合对拉而扩缩。5、两手间明显有沾连粘随之感。6、默念数数控制扩缩节律。7、二目微露,眼神之开合随竹筒。8、神在手之开合,意在后背之开合。9、心意寂寥,不知天地。10、五分钟左右(约三百数)收功。

(二)排浪训练法

1、预备与上同。2、两手心向外,臂弯如弧,举与肩平,肘下坠。3、意念中身前如长江之波涛汹涌,一浪接一浪,浪随风而动。4、两手推浪,人体稍后靠,排浪手接浪,身体涌浪。5、江浪节律自然,人体亦舒宜。6、江浪之力抵达脚底,脚底之力经腰脊抵达手背,手指之力抵达浪波中。7、周身在浪中似颤非颤。8、数数排浪,五分钟左右收功。

通过这两种训练方法,内气内力内劲皆贯于手上,待感觉明显后,将其功境迁移至套路训练中,似乎举手投足皆与大气或波浪相接。

功夫上手后,只是整合功夫切入之小成,与大功告成尚遥。故还须与腰腿脊脚肘肩深层配合训练,螺旋式反复上升,使整体功力上身。不过,这些内容已非本文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