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北京在转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北京在转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全球市场剧烈变化的大环境下,经济转型需要设计的引领,作为成长中的北京,它虽然有许多不足,但我们依然从心呼唤:I am beijinger!

今次,《时尚北京》通过2013北京国际设计周—设计之都(北京)年会对话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黄艳女士围绕着京津冀一体化,从政策角度为你解读北京的未来。

Q:发展至今的阿姆斯特丹不仅属于城市中的大佬,更属于每一个市民。它的设计包含着很多的理念。当您看见“I am sterdam”的设计推广LOGO时,联系北京的实际情况,对您有哪些启发?

A:每一个城市都有每一个城市的特点。自改革开放之初到现在,北京已经增长了将近30多倍。在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下,前一个阶段的我们一直在解决怎么能够容纳、怎么能够提供最基本的服务,包括房子、工作和基础设施,却忽略了在这个城市里作为最重要的主体——人的城市感受。在下一阶段中,无论是城市的发展、建设,还是所有提供的服务,我们都应该考虑到人。

现在,中国在转型,北京同样也在转型。这个转型非常难。它可能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因为上一代人的思维路径习惯了怎么能够创造更多,而不是怎么创造更好。但我觉得我们有希望。当然,这不仅是政府的转型,也是全体社会的转型。例如像阿姆斯特丹及其他的欧洲城市,我们不一定要百分之百学他们的做法,但他们对于人在城市里的价值和城市本身的价值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Q:在大连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很多经济学家说,无论是投资还是消费,背后都是鼓励大家去创新。一个伟大的公司带着伟大的想法打造出来的伟大的产品,会释放出非常多的能量,大规模提高生产力,创造非常多的价值,这些才是真正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引擎。请问您对设计和经济发展有着怎样的理解?

A:在管理上,像阿姆斯特丹这样一个几十万人的城市是相对容易的。但面对一个超过2100万人口的北京,有近一半的人为近十年、五年移民至此,且其中多数没有在大城市生活的经历。这对政府、市民、新来者都是一个挑战。比如垃圾、污水,对于我们都是负担,每年政府要花很多钱去处理这些废弃物。但对于欧洲大部分城市来讲,垃圾、污水已是最大的资源了。如此而言,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走的过程中,技术、发明以及我们的设计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更应该依靠市场、依靠我们的企业和市民。

Q:在城市功能外迁下,我们听说了许多关于京津冀,京津一体化,大北京的概念,您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它的未来图景是什么样?

A:北京城市问题来自于它的快速膨胀。在近十年中,北京每年都以50到60万的新增人数在成长。而近两年,虽然北京在控制机动车数量,但其新增量依然超过20万辆,且没有要停的迹象。其实,这个城市化规模与我们整个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阶段是相匹配的。但作为首都的北京,无论是从劳动力市场资源,资本市场资源和要素市场资源上,都是一个巨大的吸铁石。由此导致规模越来越大的北京城市压力很大。

那么出路在哪儿?70年代末,欧洲专家曾与我说,真正的区域就是城市群的发展。而现在欧洲最典型的也是城市群的竞争力。城市群的竞争力来自我们高速的城市间的大运量快速交通。所以出路一定是在城市群。城市群会分享、承担和共同来提高我们的城市的竞争力。

当前从中央层面上讲,我们面临三个转型契机,一是城市化,二是中央对京津冀的要求,三是现在最重要的倒逼要求——空气质量。在北京的大气污染非常严重的情况下,城市群的发展已经到了关键时刻。高铁建设将把城市间交通缩短到半小时、一小时,基本上便有了同城化发展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