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最后的游猎部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最后的游猎部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他们人口少而分散,现有人口30505人,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黑龙江省讷河县和内蒙古鄂温克旗及根河敖鲁古雅乡。 敖鲁古雅的鄂温克人是中国最后的游猎民族。在吃住行方面,鄂温克族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林区以兽肉为主,特色饮食是驯鹿奶茶。牧区则以羊肉和奶制品为主。比较古老的住所是“撮罗子”—一种帐篷,而驯鹿曾经是他们的唯一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

鄂温克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洲语族的北语支—满-通古斯语。平时交际以自己的语言为主,没有文字,用“符号木刻记事”,牧区一般用蒙文,农区和林区通用汉文。他们信仰萨满教。居住在根河市敖鲁古雅乡的鄂温克人是我国鄂温克族的一支,一直是个微型族群,三百多年前从加尔湖附近勒拿河一带的俄罗克屯迁到额尔古纳河流域。现有人口总数为243人,另有驯鹿800头。“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敖鲁古雅的鄂温克是中国最后一个游猎部落,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因历史上他们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俄罗斯人影响下生活的,因此在服饰、语言、民俗中有很多俄化痕迹。

敖鲁古雅鄂温克的女酋长玛利亚·索,1921年生,被称为中国最后的女酋长。她是这个狩猎部落的女酋长,也是这个民族的“活化石”。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乡自1965年成立后,经过40多年不平凡的岁月,游猎—定居—发展是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发展的三部曲,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在自强不息中,40多年走过了其他民族几千年的历史过程。2003年8月,国家投入1200万元在根河市为敖鲁古雅鄂温克猎民建起移民新村和免费居所,将这个狩猎部落以生态移居的方式从山里迁出。

2009年一本关于鄂温克部落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让我第一次认识了这个鄂温克民族。他们在纯净的大山里,与温顺的驯鹿为伴的生活让我无比向往,也为小说最后的情节而暗伤,部落大部分人离开大山去到政府为他们建设的定居点生活—曾经逐水草而走的驯鹿被圈养,曾经充满神秘的萨满不再有人继承,他们的神器存入了博物馆,曾经在夜晚的西楞柱里回旋的那些风声因为人丁散去而不再响起。

这些也许只是一个城市人对于异域风情的一种小布尔乔亚似的执著,但是小说最后的跋中提到,作者在2005年去到根河采风时,定居点的房子已经很多都被空置了。虽然年轻一辈人向往山外便利的生活,可是老一辈的猎民还是带着驯鹿回到了山林,因为圈养的驯鹿接二连三地病倒,而他们更喜欢住在夜晚时能看见星星的希楞柱里。

时间过去这么久,当我再次看见关于最后的游猎民族的影像时,我马上想起的是这本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执拗地相信小说中说故事的老人就是现在这位最后的酋长。我庆幸这么多年过去,老酋长仍然健在,同时也悲伤,她被称作是这个民族的“活化石”,是不是预示着,老酋长百年以后,这个民族所有传统的一切将成为真的化石,成为博物馆里没有了生机的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