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惠州市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惠州市志愿服务工作的现状与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一、惠州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志愿服务工作发展概况。2005年12月4日,惠州市志愿者联合会的正式注册成立,具体有共青团惠州市委员会牵头负责。以此为起点,惠州志愿服务事业迈向规范化发展的道路。目前,全市共有1000支各类志愿者服务队,20万多注册志愿者(包含团体会员志愿者),参与服务的志愿者30多万人次,为社会提供服务时数达430万小时。

(二)志愿服务工作的本地特色。

1、社会认知度和认同度较高。2008年,共青团惠州市委员会对惠州青年发展状况的专题调研中,特别对青年参与志愿服务情况作了数据分析。调查显示,惠州青年对志愿服务活动的认知总体较高,对志愿服务活动的无偿性、资源性、服务性都有比较高的认知度。

2、全民参与度高,主体广泛度高。惠州通过市志愿者联合会统筹、专业特色队主导、带动民间志愿服务活跃的工作模式,鼓励不同层次、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社会人员广泛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志愿服务主体多元化。3、组织形式多样化,服务内容生活化。惠州市着重传播推广“把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志愿文化理念,将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形式向多元发展,逐步实现志愿服务社区化、阵地化、网络化。同时,还支持各种民间团体、非政府组织等志愿团体的发展,使非政府组织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惠州市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困难和主要问题

1、志愿者素质高低不一。志愿者素质既是志愿者对自身的一个内在需求,也是对一个志愿组织生存能力的考验,更是关系志愿服务能否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惠州市志愿者主体的广泛度较高、参与度较高,但由此也引来志愿者自身素质高低不一的实际问题。有些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特别强,但基于自身条件的有限性无法完成组织分配的服务任务,或者是无法达到服务对象的需求,导致志愿服务质量不尽人意。

2、志愿者骨干人才缺乏。目前惠州市志愿者群体当中缺乏有一定技能水平的志愿者骨干人才,这对志愿者事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惠州市主要缺乏的骨干人才有: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训师人才、项目管理人才和机制管理人才。

3、外部保障机制不成熟。主要包括社会资源整合不够、活动资金支持不足、法律保障欠缺等几个方面问题。调查发现,外部保障机制问题不仅是惠州地区存在的困难,也是广东省乃至全国都普遍存在的薄弱环节。主要是资源整合及资金支持问题和法律保障体系有待探索健全。

4、志愿服务的组织机制不尽完善。特别在专业化、系统培训制度上还有所欠缺,在激励机制方面有待创新。在《惠州市志愿者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对管理和培训、激励和表彰虽有阐述,但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主要是缺乏专业系统培训和激励和奖励机制滞后。

5、志愿服务宣传力度不够。以活动推进志愿服务开展,吸引志愿者参与是惠州市志愿服务主要的宣传途径。在全市大范围来看,这种宣传力度远远不够,且宣传方式比较单一。以致许多市民对志愿者的认识和对志愿者工作还是简单地停留在“捡垃圾”、“搬凳子”这个层面,有的甚至一点认识都没有。

三、推进惠州市志愿服务工作的对策

(一)不断完善志愿服务组织建设,促进内部管理良性运作。

1、规范志愿者招募、注册管理机制。建立志愿者电子档案,对志愿者的招募、注册、考评、奖惩等一系列工作进行动态数据库管理。此外,应积极创新志愿者服务的招募机制,推行参与机制的社会化,进行有效的社会公开招募动员,以此同步扩大志愿服务的入门宣传,达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2、建立考评机制,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志愿者服务管理和绩效评估机制,规范志愿者服务流程,引入双向评估机制,减少单一评价,服务对象也可为志愿者打分,这样可确保服务过程与服务目标的统一。同时,惠州志愿者服务可突显地区的人文关怀,除了对服务对象关怀,也应该对志愿者本身的关怀。针对外来务工人员较多,企业、社会团体参与志愿服务较多的现状,在激励机制建设中,除设立称号、奖章等方式外,可引入社会激励、政府政策激励等多种手段,如为获得称号的、优秀的志愿者提供学习进修机会、在申请经济适用房和入户指标时予以政策优惠等贴近志愿者个人实际的激励方式。

3、积极推动志愿者服务的网络化发展。加大投入,将12355热线建设成为一个资源集中、功能齐全、参与度高、科学管理的志愿者服务信息网络平台。通过12355平台,实现移动、电信和网络等终端的互联互通,实现城乡、市区之间志愿者网络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合理引导、指导志愿者通过网络开展服务。为志愿者、服务对象和活动项目搭建提供服务与采集需求相结合,志愿者组织与公众参与结合的有效对接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建设。探索通过网络开展志愿者服务的有效方式,建立网络志愿者队伍。

(二)加强外部保障机制,争取更广泛的社会支持。

1、拓宽活动资金来源渠道,科学有效整合资源。在资金筹集上走多元化道路,一是可争取在政府财政中设立专款,为志愿服务工作专款专用,特别是对一些民间群体志愿组织,政府可适当给予补贴扶持;二是可通过地方税收政策的调整来提高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个体捐赠的积极性;三是可通过发挥组织内志愿者的专长自办实体创收,开展一些专项低偿服务,从而形成自我运作发展的良运行机制。

2、不断落实志愿服务的权益和法律保障。一要明确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服务对象三者的权利义务关系,使志愿者的权益能得到全方位的保障,从而提高公民参加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对志愿者的行为给予规范,保障服务对象的合法权益,从而保证志愿服务更加有效、有序地得以开展。二要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或其服务对象的人身、财产、精神等受到损害时的法律责任要给予界定,并及时给予法律援助。这些积极措施,既体现了对志愿服务主体的保护,也有利于增强志愿者的责任心。

(三)创新志愿服务模式,推动社区服务机制常态化。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社区服务为主,专业服务项目为补充”的模式来打造惠州的志愿服务本土亮点,并促使其常态化。同时,可借鉴香港社工和深圳“社工+义工”的联动模式。首先,要出台政策,社区党政部门给予支持并提供服务便利;其次,要成立社区志愿服务中心,统筹本社区的志愿者工作,将志愿服务纳入社区日常管理范畴,社区派专门工作者负责本社区的志愿者工作;再次,要建立社区志愿者工作制度,如招募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等,吸引和培养一批社区志愿者骨干,活跃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四)积极调动志愿者内因,提高志愿者综合素质。

一是必须通过培训来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和素质。志愿者胜任志愿服务,需具备岗位知识、素质能力、服务技能、服务品质四大素质。对志愿者培训,在内容上不仅要强调道义、服务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更要根据志愿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因人而异的培训规划并执行。二是通过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调配,使得人岗匹配,要深入发掘志愿者所长,让精英人才分配在不同服务队伍中,并在志愿服务队伍中起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志愿者的积极性。

(五)拓宽宣传渠道,让公众对志愿服务有全面的认识。

一是可推选优秀志愿者为惠州形象代言人;二是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可邀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加入志愿者,而且定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形成示范力和提高公众影响力;三是邀请一些有名望的企业家、慈善家加入志愿者,为志愿者做系列宣传等;四是在各大新闻媒体、交通工具、公交站点、社区宣传栏等投放志愿者形象公益广告,简洁明了的宣传志愿服务理念;五是通过各类志愿服务分队做深入市民的社区宣传,让市民了解“志愿服务”不等同“学雷锋”,强调志愿服务是志愿者本身能力的优越性、精神境界的高尚性、满足自我的即时性的具体表现,是对志愿者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引导社会公众充分理解和认同志愿服务工作。

杨蕴(1960-),女,湖北荆州人,学士,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心理和旅游保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