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估淮北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潜力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估淮北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潜力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本文采用《淮北市统计年鉴2013》的数据,运用主成分不分析评估了淮北市各区县的经济发展潜力。研究表明:目前淮北市的主要发展潜力的组成部分是濉溪县,其次为市政府所在区相山区。杜集区以及烈山区的得分均为负,发展条件较差。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经济发展潜力;因子得分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地处华东地区腹地,苏、鲁、豫、皖四省之交,北接萧县,南临蒙城,东与宿州比邻,西连涡阳和河南永城。南北长108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自夏禹以来,淮北市经历了多次变迁。1977年1月20日,国务院批准,将宿县地区的濉溪县划属淮北市,市政府驻相山区。至此形成了淮北市3个市辖区(杜集区、相山区、烈山区)、1个县(濉溪县)的格局。

所谓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潜力,指的是这个地区未来的发展潜能,是指区域复合系统(一定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管理调控等子系统通过相互作用、影响、制约而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在维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所具有的潜在能力。本文首先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淮北市第一、二、三产业的优劣。然后以区县为基本空间单元收集区域发展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并分析各主因子的空间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以下处理主因子得分综合,得到区域空间发展潜力。

一、主成分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是考察多个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研究如何通过少数几个主成分来揭示多个变量间的内部结构。首先是由K・皮尔森对非随机变量引入,尔后由H・霍特林将此方法推广到随机向量。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单一的变量指标不能真实反映区域的经济情况的缺点,引进多方面的变量指标,但又将复杂因素归结为几个主成分,使得复杂问题得以简化,同时得到更为科学、准确的经济发展信息。

二、主因子得分

本文选取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14个变量指标,分别为总人口(万)、非农业人口(万)、农产值(亿)、第二产业产值(亿)、第三产业产值(亿)、工业产值(亿)、工农业产值(亿)、区域面积(平方公里)、财政收入(亿)、第一产业人口(万)、第二产业人口(万)、第三产业人口(万)、迁入人口(万)、高速公路(公里)。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显著主因子2个,累计方差贡献率超过98%。主成分载荷为:

由上图可知,第一主因子可以解释财政收入(亿)、第一产业人口(万)、第二产业人口(万)、区域面积(平方公里)、工业产值(亿)、工农业产值(亿)等等,可以解释指标比较综合。第二主因子主要解释第三产业人口(万)和迁入人口(万)。

综上所述,人口在淮北市的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全市常住人口2114276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239676人,增长12.79%。根据2010年各区县的人口规模,我们得到淮北市区县位序规模公式为lnp=5.0255-1.0989lnr,R2=0.9501,城市首位度为2.14,集中程度不是很高。这表明该地区的城市规模结构和人口集中程度结构正常、集中适当。

三、评估发展潜力

根据因子荷载矩阵以及因子得分系数矩阵计算各乡镇主因子得分,如下表所示:

由得分可以看出,濉溪县的综合能力不错,但是第三产业有待发展,与之对应的就是相山区的第三产业发展很好,但是其他方面则相对欠缺。

依据主因子得分乘以贡献率权重得到的发展潜力是基于现状的发展潜力或空间格局。其结果如下表:

综合发展潜力分析表明,目前淮北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濉溪县,其次为市政府所在区相山区。杜集区以及烈山区的得分均为负,发展条件较差。在淮北市内部,淮北市的主要工业和居住区围绕东湖和南湖成块状分布,分别为相山区一块、烈山区一块、矿山集一块和东部新城。因此,淮北市政府可以将城市体系分为四个区块,四个区块有侧重点的发展,同时加强区块之间的联系。

从宏观上看,淮北市位于两大经济区之间:淮海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由于淮北市目前的二、三产业主要位于东北部,而且与徐州市等周边城市之间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淮北市可以努力加强与周边地区,尤其是淮徐、淮蚌的对外交通联系,同时改造城市内部的道路系统,形成完善的城市道路网络系统。而对于中原经济区,其战略定位为:国家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全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示范区等等。淮北市濉溪县可以加强与淮阜和淮商的联系,发展农业。

四、结束语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旋律,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更应该从当下开始,为将来的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而对于一个城市,政府人员必须清楚自己所在城市经济发展的不足之处,清楚城市的发展潜力,以后有针对性的扬长避短、重点发展。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在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提出了发展潜力评估的初步方法,可以肯定其中必然还有许多不完善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地方,欢迎批评和指教。(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郭亚军,董会娟等.区域发展潜力的评价方法及其应用[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7).

[2] 国家统计局.淮北市统计年鉴2013[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