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构建科学机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科学机制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文章在探讨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重要意义并分析影响农业比较效益制约因素的基础上,为使农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合理分享成果,有针对性地从价格机制、市场机制、产业结构和反哺机制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比较效益;农民增收;构建科学机制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 2)05-0113-03

所谓农业比较效益,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农业与其它各项经济活动在投入产出、成本收益之间的相互比较,表明农业生产利润率的相对高低。根据经济学相关理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业相对于其他产业的比较效益会下降,农业产值占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也会逐步减小,在这一进程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将逐渐拉大。由此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直接导致农业人口外流,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农业生产缺人手、农业推广缺人才。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全面推进,中国农业正经历着一系列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的改革与发展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其核心问题就是农业比较效益低下。当前农产品丰年有余,农业早已结束全面绝对短缺时期。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着需求和资源双重约束。推进农业发展必须重视其面临的严重制约与挑战。农产品消费的多样化需求逐年增加,市场需求结构呈现多元化和优质化趋势,农产品的用途也日趋复杂。而农业资源约束不断增强,中国人多地少,耕地和水资源更加短缺。农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业市场竞争仍在加剧,灾害呈现多发状态,保持农业持续稳定增产的难度日益加大。基本国情和资源禀赋决定生产成本显著增加,中国农业开始进入农业成本加速上升阶段。现在农业成本平均每年上升一个百分点,这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导致了农业的总体收益率必定下降。因此,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成为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的主题。

一、提高农业比较效益的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但是,城乡收入差距一直在扩大。1978-2007年的3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2.57:1扩大到3.33:1,2007年城乡居民收人绝对差额相差9645元。尽管“十一五”期间政府对农民进行生产性直接补贴,彻底取消了农业税,为农民节省税费1350亿元。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体系向农村覆盖,比如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基本覆盖农村的医疗保险制度和社会养老制度。还出台了切实政策保证农民工权益。但是到“十一五”末的2010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仅为3.228:1,几乎没有改变。目前,农民已不再单纯地看待自己的收入增长多少,更注重看自己的收入同城市居民收入的差距。因此,当前说农民收入低,其中包括农民比较收入低。而农民比较收入低,主要是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造成的(尹成杰,2009)。

“十二五”期间是中国农业发展和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时期,为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历史机遇。中国目前的优势和优质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发展还很不平衡。总体上产业化、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依然突出。2011年部分农产品比较效益明显下降。比如小麦、油菜籽亩均纯收益分别比2010年减少12.8%和83.1%;生猪养殖效益不稳定,奶牛养殖户目前仍有29.1%亏损,压缩了农民的增收空间。没有发达的农业,整个社会就没有生存的保障。没有繁荣的农村,整个社会就没有稳定的基础。没有富裕的农民,整个社会就没有和谐的根基。为保证“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能够继续缩小,关键在于想方设法增加农民的种养收入和工资收入。“十二五”期间中国有望迎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拐点。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把握历史机遇,高度关注农业比较效益下降问题,防止农产品生产下滑。采取有效措施构建科学机制切实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对于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对于科学把握“十二五”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重大转型意义重大。

二、影响农业比较效益的制约因素

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是建设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影响农业比较效益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农资价格制约

从农业生产成本看,农资价格上涨趋势明显,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作为化肥生产的主要原料和燃料的煤炭价格不断上涨,农产品利润空间受到挤压。2008年8月份,国产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农用柴油、棚膜等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平均价格,分别同比上涨40.1%、74%、110.4%、32.3%和15.4%。2008年与2004年比较,粮食亩净利润由179元下降到122元,净利润率由33%下降到19%;大豆由127元下降到33元,净利润率由33%下降到8%。这些微薄的利润还是在压低了农业劳动力日工资折算标准的前提下实现的。据调查,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在农业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例最高,78%的农民对生产资料价格的关注度最高,并要求政府高度重视农资价格的上升问题。稳定农资价格的任务还比较艰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政策和措施。

(二)市场环境制约

从市场条件看,农产品尤其是粮食价格长期低迷,波动严重,影响因素增多。除基本的供求关系变化外,调控政策变动、通胀预期增强、自然灾害频发、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偶发等因素,增加了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的难度。尽管近年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但从种到收、收购、批发到上市,每个环节成本都在上涨,农民出售农产品价格,仅为最终销售价格的30%左右。由于农户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缺少像期货一样发现价格、跟踪价格、分散风险的工具和手段,缺乏专业机构的科学引导,面对强大的流通环节,农民处于产业链的弱势地位。还有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农产品进口对国内粮食价格和相关产业造成一定影响。国内外两个市场相互影响加深,国内价格调控的难度加大。随着现代流通、加工业的发展,这一现象有加重的趋势。如何使农民参与到现代农业发展中并合理分享现代农业的成果,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