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曾经四合难为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曾经四合难为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所有的奢侈品中,四合院是最奢侈的。富豪们可以买跑车、游艇、飞机,但是未必买得起北京的四合院。比如故宫,谁买得起?地上铺的都叫金砖。

即使是破旧的文人故居也是不能想的,看一遭还得买票。就是一般的四合院,也在蔑视富豪们的购买力。罗德总经理杜麦克来自巴黎,在上海买了一座古色古香的石库门,欢天喜地住进去。来到北京胡同,却只能望院兴叹:“好是好,就是买不起啊!”四合院,有人觉得糟得很,有人觉得好得很。

西绒线胡同内的中国会,巨贾云集,号称“中国的上流社会”,典型的四合院,原址曾经是康熙第二十四子的王府。还在1995年,为修缮这座四百年前的王府,香港商人邓永锵就要筹资7000万港币。

入流的商人很清楚,要说俗,没有比钱更俗的东西,因为俗,所以谁都想要,机关算尽赚到大钱,自然有几分俗不可耐。很多富豪一辈子都在绞尽脑汁,消除身上的俗气,他们渴望的已经是雅。如果说,建筑是人类生活的容器,那么,四合院容纳的就是数千年的优雅。

第一个在北京买四合院的外国人是科鲁,广闸源12号,300平米,房产证上印着“上外准字001号”。他的父母被北京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80年代特批买的。面积有限,没有东西厢房,就加高了正房,并在正房下面挖出一层地下室,其乐融融。

几家欢乐几家愁。金宝街改造,祖宅被拆除,有四分之三法国血统的华新民,愤而走上诉讼之路。尽管她的祖父设计了官厅水库,她的父亲设计了儿童医院,知情人知道,其路长且阻……蔡元培故居都被拆了,其他的还有什么话说?

在纽约超过30年的建筑都是文物,一定要保留下来。

国人的好东西一直以来就是两个命运:要么被毁,要么被卖。

地气氲蕴

好的四合院占的都是风水宝地,刘香成的就坐落在龙脉上,左北海,右景山。他看到该四合院在出售,仅用30秒钟就决定买下。四合院里有地气。只有在里头居住久了的人,才能感受到,四海归来的刘香成和它亲近十年,感受到了,这是他住四合院最大的收益。他还在地下凿了个酒窖,借的也是地气。

四合院里的路不管有多硬,都有一种柔软亲切的感觉,尤其是在静谧的晚上一个人走,那一刻真是万物皆备于我。

地气似乎和风水有关。四合之内,门朝内开,防止风沙灌入;正房稍高,利于承受冬日的阳光;朝北不开窗,为的是防御冬季的冷风;游廊既可乘凉又可避雨;西北高,东南低,门开东南,方便排水。这样的风水能不信吗?

郁达夫本来自浙江水乡,在北京住了些日子,就说四合院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体验过好雨初晴、金风乍到的俞平伯,住进南沙沟楼房,还想念着老君堂的四合院,哀叹自己闷居洋楼,已不知风雨,真可谓曾经四合难为院。

好风水难得,四合院就讲究一个纯字,杂就不好了。人太多,就压了房,真气就没了。大杂院就是末流和下品:“哪有院啦?比走道还窄,死了人都搭不出去。”建筑学家英若聪可住够了大杂院。

改好了就是风水,还在1996年,美籍华人李景汉就把故宫护城河边的一座四合院改建成“四合轩”,知名全球。楼上的雪茄吧,有一整面窗户朝向故宫角楼和护城河,真是宝地上的黄金视角。官人如织,地气化成了财气。

才气纵横

来华商人不信风水,但是欣赏艺术。京都四合院之美,美在气派、和谐、私密、对称、韵律。它们都是巧匠的作品,不留缺憾,富有灵气:“京师屋宇之美备,甲于四方。”那是数千年无数人审美的结晶:户必南,廓必深,院必广,窗必亮,所以:“深严而轩朗。”

能工巧匠的灵感受之于天,来无影,去无踪,工匠只是神的扮演者而已,信教的老外十分欣赏这一“凝固的音乐”。好东西都是手工制作,连豪华车都是,四合院更全部都是手工,连钉子都不用。民国时,爱尔兰人庄士敦来华给溥仪上课,内务府安排他住在地安门一所四合院内,他就把小院装点得如同遗老的住宅。

生于广州的贝聿铭更有一手,他设计的香山饭店是中国庭园式风格,美奂绝伦,开业7个月后,他就获得了建筑界的诺贝尔奖……普利策建筑奖。贝聿铭用作品证明了,亭台、屏风、回廊、掩映的花木,和钢筋、水泥、玻璃一样可以光辉灿烂。

雍福会是沪商的据点,主楼本是典型的复古西洋建筑,但是其中却注入了诸多中国传统元素,甚至包括一条从四合院中搬去的长廊,来客仿佛置身传统的大宅门里。在北京的一座俭朴的四合院中,住着乔治・德沃,麦肯锡中国公司的总裁,这座四合院历史悠久,德沃一家不忍对它进行维修,只改变了门的尺寸,增设一条过道,以便把女儿们的卧房与正房连在一起。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底气十足

四合院的一砖一瓦都是典故。一不小心,就是某公主、某总理、某会长,或者某文人、某画家。人气托起了底气,住在里头,就是一种雅,俗人才住高楼大厦,某位留洋海归甚至放言:“越高越俗不可耐,和住在纽约没有分别。”

没有四合院作证,谁相信北京是古都?凭什么不远万里来北京?

四合院是中国人的思维在空间上的表现,所以是这个样子。四合院的门各不同,像广亮门、如意门。在清朝,门是有级别的,要用广亮门得是部级干部,如意门也得是学士。

美国人博龙住的四合院,雕梁画栋。2004年,刚接任空客中国公司总裁一职的他,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我想彻彻底底地感受中国的文化。”他的同胞龙安志在华时间长,甚至拥有三座四合院,其中的一座“除了水电线路和取暖设备外,其它所有东西都是原汁原味的“。

房子的底气就是房主的底气,这里的文化在繁衍中显示生机,四合院里人才辈出,谁不听说来自宰相府的诗人纳兰性德、恭王府的画家溥心畲?豪宅也可以弄得背山面水,但缺的就是底气。有眼光的富豪,独居四合院,取的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之意。住进小院成一统,无论如何,先攒点底气。

在中国学点文化,回国后很吃香,比如老布什曾任驻华大使,最后登顶总统。

风气浓烈

四合院密集于南北池子、南北长街、景山、北海、南北锣鼓巷。

以四合院为宅,一直是许多人的梦想。当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董事长用建协和医院的余料,为其父母建了宅子,是为北总布胡同2号院。用四合院孝敬父母,身手不凡。建筑大师约翰・丹顿更甚,干脆把四合院建到哥本哈根。

据透露,目前默多克看上了故宫护城河以东的一座四合院,正在具体操作,看来邓文迪要在娘家常住了。出名不归故乡,仿佛衣锦夜行,所以雅虎的杨致远也在打听四合院。困难是有的,房地产商们挤走了四合院,抬高了四合院的市价,好的四合院千金不易,富人们“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有侥幸的,蔡文胜当初把创立在南池子旁一栋四合院里;中信证券的张自忠分部也把办公桌抬进高贵的和敬公主府;澳洲海归李亨利盘下瑞府西院一个仓库,建一高档会所,看中的就是门口著名的四合院门。

还有后来人。地气、才气、风气相加,足以洗掉一个俗,换来一个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