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桢文彦风之丘火葬场——生命的极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桢文彦风之丘火葬场——生命的极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桢文彦中西方的建筑文化背景使得他形成了自己的设计哲学即:群造型和场所形成。并将这个理念贯穿到风之丘的设计当中。在风之丘的设计中,桢文彦运用光与环境的关系营造出火葬场特殊纪念性的空间含义,利用空间与光来达到仪式的连续性。

【关键词】 风之丘;桢文彦;群造型;场所形成;光

1、桢文彦设计哲学

桢文彦教育背景和他后来在美国的工作经历对于他后来的建筑思想以及创作产生极大影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二战后日本建筑界思想混乱的时候,日本的建筑师们都在“和”“洋”的斗争中彷徨。而桢文彦的教育背景使得他能够在隔开一段距离下,在美国来仔细地观察战后的日本,同时他所进行的建筑与城市设计研究使得他在东西方文化涵构中找到自己的立足点。他的作品植根于风土并具有文化品质,凝聚了东西方双重文化的精神。

任何一个地方都拥有自己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尊严,充满了当地世世代代多积累的地方情感。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桢产生了自己的建筑哲学:场所形成和群造型,而“奥”在这里我们可以理解为日本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涵构,它可以是一个空间或是这个民族所特有的一些建筑元素,再或者它可以是一种情结。群造型和场所形成正是由此派生而来。愉悦不是存在于任何的情景下,而是存在于一个活动中。这个动态体是一个包含多种意义的整体。

2、风之丘分析

2.1 基地及建筑环境分析——对场所形成的阐述

设计的基本出发点是创造与周围景观环境相协调的火葬场建筑。风之丘位于日本中津市郊区的一片山地。考虑到建筑本身的特点,该项目需要一块宁静的大规模的基地,同时要确保不侵犯周围环境。而这里基地空旷,因地处郊区也非常宁静,很好的符合了建筑的需要。这里原本就是墓地为了让当地居民接受火葬场的设置,打破生人勿近的印象以亲近当地居民为设计导向。利用大片面积来做成公园将火葬场建筑放到最北边。建筑正南面是八面山,正东方是日本最古老的荐神社,按照日本传统分水理论来说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风水其实从精神上来说,应该是人们对于理想生存环境的一种追求。基地北侧是一条主要道路,有两个入口进入基地。西侧的入口进入基地后,有两个停车场。参加仪式的人流经过道路的引导,到达葬礼厅出口的一个集散平台,经过建筑入口的灰空间(即廊道)到达门庭。这条流线较长,一方面是建筑功能在人流导向和疏导上的需要,另外一个方面也给人们一个情绪转换的过程。另外一个入口在基地东侧,这个入口到建筑入口的流线很短,这是遗体入口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情感上来说人们还是希望这个路线尽可能的短。

图1 总平面图

从图中(图1)我们可以看到,建筑是由三个主体部分通过过渡空间的连接组成的。分别是,正方形的火葬厅、三角形的休息厅和八角形的葬礼厅。采用这样的平面与基地有着直接的关系:建筑南侧是一个椭圆形的山丘(风之丘),这个山丘圆点于葬礼厅八角形中心连线与三角形休息厅一边平行;椭圆形长轴的延长线刚好与火葬厅南墙相交。建筑师通过一些建筑手法来塑造一种空间氛围,而这种塑造其实都是有很严谨的理性依据的。

风之丘在与基地的呼应上阐述出桢文彦的场所形成理念。为了让当地居民接受火葬场的位置,利用大片面积作为公园。风之丘就位于这个公园的一个斜坡上,往地下埋设在公园一角,外观就好像是地景的一个部分。由于人为的建筑都移至地下,外面看起来只有几个雕塑,使整个景观与自然融合。体形上也随形就势,以很谦和的姿态来作为这个公园的背景。

在风之丘中体现的场所形成理念——即与微气候特征的呼应。我们从建筑选材的角度来看一下:

(1)八角形的葬礼厅,主要建筑材料是砖,这种传统的砖石构造由于实墙面的出现,形成空间的内向性。产生集中化的内部空间,使人感到空间的沉重与稳定。砖作为一个强调触感的材料在这里运用的恰到好处的配合了葬礼厅庄严的气氛。

(2)三角形的休息厅用红色的钢架,以此来营造一种亲切宽松的氛围。这里本来就是让家属平缓心情的。

(3)正方形的火葬厅采用的是清水混凝土,一种最素净的材料。与火葬厅的功能氛围配合的相得益彰。

2.2 平面分析——对群造型的阐述

建筑依照火葬仪式设计动线。时间引入建筑当中,人的行进将建筑串联成整体。建筑、空间、环境的组合提供了一个进入死亡的黑暗和处在光明的物质和精神之旅。空间的序列指引着哀悼者顺着连接高度仪式化典礼的房间的路线行进。这种内向的对精神浓度的探求使人想起传统的走进神道教殿堂的方式。

建筑依照仪式流线,围绕三个庭院布置各个功能用房(图2)。各个部分沿着人体运动路线连接到一起,构成一个网络和一个巨大的动态体。由入口进入,经过一个半封闭的廊道到达入口门厅。由告别室经火葬厅到达休息室,等待仪式开始,然后到达葬礼厅。整个建筑功能布局就是围绕这个流程展开的,同时由人的行进串联。

2.3 建筑空间及光分析

在风之丘中,每个建筑空间的特点决定光线的进入方式。它是以光的表现来结合仪式的方式来构筑空间序列。首先在要进入火葬场的空间中,先有一通廊来暗示此地人与自然的关系,光是充满在这片开放的空间中。接着进入到等待空间,一道由上往下所投射的光暗示着神存在的空间并增加仪式性。接着到达了家属对生者怀念的告别室,则以侧光来营造空间的情境。最后在火葬的地方连接一个中庭,室内以绝对的暗来代表往生的世界,而中庭处的另外一道墙则以透光性的玻璃全面取代并配置一水池,由大玻璃采光。

极度光亮的空间代表现世的世界,在这样的安排下人又再度与自然相接触了。此作品中桢文彦则单纯的以光、影与天、地与自然的概念来隐喻生死世界的区别,借助空间的转换达到人心里不断的改变,在空间中采光的方式依照各自的属性来表达一连串对象的经验,不仅给予光应用上创造出无形的价值,对于人的感受与空间的含义拥有精神上的表现。并且在光源的选择部分,运用点光来比喻不可见的通往天堂之路,而普世的世界则采用大面积的面光来暗喻,论表现的手法可谓是清楚与简洁的极致。

(1) 三个主要功能空间

葬礼厅——一种肃静、庄重气氛下的沉静

葬礼厅是举行宗教仪式和守夜的地方,它的这一功能决定其空间的内向性,所以在内部只有少量的光线散漫进入.

将两片墙架空离地(如图3),通过缝隙可以看见墙外平静的水面。室外景致和光线通过水面反射进来,增加了葬礼室内气氛的迷离,产生一种超然的感觉。入口的木格子门起到一种模糊界定的作用,这个其实也是日本“奥”的一种意境。

葬礼厅以讲道坛为核心来布置,讲坛上方有四个椭圆形洞口进光(图4),这里点光是起到一种象征的作用——即通往天堂之路。

火葬厅——生命极致处寂灭超脱的寂静

火葬厅是用瞻仰遗体和火化的地方各功能用房围绕水厅布置,光线通过水面反射进室内,侧墙与顶的交界留一线采光,光线柔和。而且进来的光线都是成束的,对室内整体的基调没有影响,总之是用一种相对的黑暗来代表往生的世界。这样压抑内向的分为是与人的心情相宜的。(图5)

火葬厅并非完全封闭,在另外两面墙以透光性的玻璃来全面取代实墙体,面向水厅。家属由告别室出来经火葬厅到休息室在情绪上需要一种疏导,这里的大玻璃首先将人们从实墙体营造的压抑中释放。同时水本来有凝神的作用,人们看着水厅思想是会幻游的。而由引水管导出的流动的水,它应该是有将人们召回现实的警示作用。(图6)

休息厅——清舒胸臆、云淡风轻的宁静

休息厅是家属在各种仪式间得到休息和平缓心情的地方。在桢的作品当中,风之丘的光线的处理可以说是最细致入微的结合了人的心境。休息厅开始利用大面积的侧窗采光,这里光线充足,同时这大面积的玻璃窗也引进了室外的景致,使得家属能从悲痛的心情中得到缓解和平伏。结合温暖的木材,光线漫射在室内,墙面采用柔和的弧线,使得整个氛围都是宽松亲切的。小和室(图7)同时也是桢文彦将“奥”的理念的延伸,和室是很具有日本情结的一个代表性的建筑空间。

(2)三个主要过渡空间

体验桢文彦的建筑就是要去接触他的作品中展现出来的那种独特的空间密度——三个不同气氛空间的精确处理和营造,体现的是一个大师举重若轻的气度和从容。除此之外,空间之间的连接和过渡也很耐人寻味。

葬礼厅和休息室之间是一条半开敞的连廊,一边是沉重的混凝土一边是四根柱廊,外面是开阔的自然景致。正前方是深邃的葬礼厅的入口。墙提供了倚靠的感觉,而开阔的景观缓释了沉重,在这条走廊上缓步前行的同时完成了参加葬礼的心理准备。

休息厅和火葬厅之间是一个小的交通厅,有小踏步的楼梯和平缓的坡道。地板的材料延续了休息厅的暖色木地板,墙面材料和火葬厅一致。在光线安排上,这里有窗户,却用混凝土格栅过滤外来光线;这里也有天光,却经过多次的折射才进入到室内。这样的处理效果是,小交通厅的光线介于休息厅和火葬厅之间,暗示了一种空间的过渡。

火葬厅和门廊之间是一个小门厅。门厅本身很简单,只是一个“空房子”,四壁和屋顶的混凝土也同样细致的保留了木模板的木纹。对这种木纹的保留一方面是为了减轻混凝土的冰冷感。另外一个方面,木材本来就是日本建筑中有着很强本土特色的建筑材料,留下这些木纹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在新材料新技术的背景下对文脉的一种传承。

顶上开一个天窗,天窗伸下一根小立柱。整个空间的焦点也正在这个天窗和立柱上。空间本身并不黑暗,所以天窗投下的光线形状并不太清晰,但光线本身很明确。在这里,天窗让空间呼吸起来,压抑的心情得到放松。至于那根立柱有没有宗教上的考虑,这里无从考究。然而它的效果却是显著的,它使整个空间的中心和意蕴得到加强。(图8)

门廊本身也是一个过渡空间,连接入口和门厅。(图9)它的形式大体和葬礼厅外的门廊一样,一边是墙一边是景观。不同的是,廊柱从混凝土变成了更温情的钢柱,景观也只是一个小庭院而不是广阔的自然景观。而且从门厅到入口的这段路是有坡度的,缓缓的往上走,这一切完成了一个从内向到外向,从压抑到疏解,从幽暗到敞亮,从悲伤到释然的自然而然的过程。

3、结语

建筑赋予了空间生命和感情。潜心阅读了风之丘火葬场大半个月,渐渐也陷进建筑所营造的那种氛围里,四周一片寂静,只有耳边轻轻的风声。这个建筑在外形上与我们熟识的桢文彦风格似有不同,但是内里那种平和静谧的特征和泰然自若的姿态是一贯的。也许桢文彦只想表达一种对生命的敬畏和体验,或者只是他在建筑上的追求但是无法否认,风之丘火葬场的确达到了一种“云散水流去,寂然天地宽”的境界。

参考文献

[1] 任君.日本当代建筑庭院空间的继承.新建筑.1998/1

[2] 叶子君.风之丘——生命的极致.中外建筑.2005/1

[3] 桢综合事务所.风之丘火葬场,中津市,大分县,日本.世界建筑.2001/2

[4] 羽田野植子(日).桢文彦风范.世界建筑.2001/1

[5] 桢文彦.建筑与交流.世界建筑.2001/1

[6] 富永让(日).建筑表现空中人体动态的诗意构成.世界建筑. 2001/1

[7] 张在元.空间的人性与地域性.世界建筑. 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