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让“阅读”启迪“写作”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让“阅读”启迪“写作”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青海高原一株柳》是实先生的散文名篇。在文中,作者写了一株“神奇到令我望而生畏的柳树”,赞扬其不“畏怯生存之危险和艰难”的顽强精神。整篇文章最大的写作特色在于借助想象与联系,从“虚”、“实”两面,刻画了柳树的形象。

〔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读完全文,我想听听你们的想法。这株柳树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

生:这株柳树不畏怯危险和艰难。

生:这是一株永不放弃、不屈不挠的柳树。

师:青海高原上的这株柳树,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作者是如何将这印象刻在你脑海中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看文中哪些内容是作者在青海高原亲眼所见,而哪些却不是?(生默读课文,思考。)

生:写柳树外形的一部分是作者看到的。

师:写现在所见到的内容,我们称之为“实写”。(板书:实写)哪些内容不是作者现在看到的呢?

生:写柳树生长过程和家乡的柳树这两部分。

师:柳树的生长历程是作者想象的,家乡灞河的柳树是作者联想到的。这些都不是写作者现在所见的,我们称之为“虚实”。(板书:虚写)文章既有这些眼前景象的实写,又有想象、联想的虚写。那么,如果删去实写或删去虚写,你认为可以吗?

生:我觉得写柳树的外形不能删。少了,我们就不知道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独特的样子了。

生:我也认为外形描写很重要。如果没有这些实写,就全是作者的联想、想象,让人觉得不太可信。

师:是的,实写柳树的外形除了让读者能直观了解这株柳的外形特点,更让接下来的想象、联想有了立足点。(补充板书:实写,使形象扎根)所以,这段实写不可或缺。那,虚写呢?

生:如果把作者的想象、联想都删掉,这篇文章就删掉了一大半,只剩下一点点写柳树外形的句子。应该不能删。

生:我也觉得不能删。如果作者不写他想象中柳树生长过程中经历的干旱、寒冷、雷轰电击,我们就感觉不到它的顽强。

生:作者写家乡灞河的柳树就是为了和青海高原的柳树进行对比,不写这段联想的内容,就没有了对比,也就让人不大容易感觉到青海高原这株柳树的顽强精神。

师:看来这些想象、联想的内容,虽然不是现在作者亲眼所见,但对表现青海高原上这株柳树的特点非常重要,它让我们更清晰、更深刻的地感受到了这株柳树顽强的生命力。(补充板书:虚写:使形象丰满)实写眼前所见,虚写自己的想象,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示?

生:我以前写景写人都只会写看到的,不大去写自己想到的,总觉得自己的作文不丰富。

师:显得不够饱满,给人印象不深刻,有些干瘪,是吧!

生:我觉得写作文也要学会不光写看到的,还可以写写想到的。

师:但“想”的内容应该立足于什么?

生:跟看到的内容要有关系。

师:要为表现你想说明的重点服务,不是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希望大家写作文时也能试着这样写。

《青海高原一株柳》在写法上虚实相生,将“实写”与“虑写”糅合,取得了良好的表达效果。阅读这篇文章不仅要指导学生了解这一写法,更应该引导他们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即“知其所以然”。叶圣陶先生在《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一文中说:“如果教好阅读课,引导学生逐课逐课地体会作者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表达出中心思想,他们就仿佛跟作者一块儿想过考虑过,到他们自己作文的时候,所谓熟门熟路,也比较容易抓住中心思想了。”可见,阅读一篇文章应该跟着作者想一遍“怎样用心思”、“怎样有条有理”地说。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正是请学生从表达效果上来想一遍,思考“如果删去实写或虚写,你认为可以吗?”学生将删除后的文章与原文对照,发现“实写,使形象扎根”“虚写,使形象丰满”,它们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学生便能比较深刻地了解“虚实相生”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阅读教学无非是用一篇篇例文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阅读”中获得“写作”的有效启示,应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目标。这样的“启示”对培养学生的习作意识,丰富他们的写作经验大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