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角落,大世界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角落,大世界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自然角是幼儿观察活动的一个重要场所,在以往的观察活动中,幼儿对于动植物的观察往往停留在“驻足观望”的状态,特别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观察的意识不强,目的性不明确,在观察中不能自觉地进行有针对性的观察,更谈不上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小班幼儿;自然角;教育思想

自然角是指在幼儿园室内、廊沿或活动室开辟的,供幼儿饲养小动物、栽培植物、陈列实验品使用的班级活动的一个区域。它虽然只有方寸之地,却是大自然的缩影。它弥补了幼儿活动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为幼儿提供每天接触、长期观察、亲自管理、动手操作的机会。然而,小班幼儿年龄小,观察的目的性差,他们很少主动到自然角,即使停留一下,也很短暂,对于自然角里的一切,只是看过就罢。

如何让自然角充满生机和活力,使它不再成为单一的观赏角,使之成为小班幼儿探索科学奥秘的一方乐土呢?笔者从“让自然角里的每一种动植物都发挥其最大的教育价值”这一教育思想出发,试图经过一系列的探索和尝试,激发和支持幼儿的观察,引发幼儿进行更多的探究和发现,以此激发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一、铺“趣”――多样呈现

自然角里的每一种动植物都有其教育价值,要充分发挥每一种动植物的最大教育价值,就需要教师在自然角中有序地呈现各种动植物,激发孩子对自然角的兴趣,让幼儿乐于探究,从而获得更多的学习和发现。

1.趣味式呈现

小班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对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看到新奇的事物会主动接近,并努力探索其中的奥秘。因此,在创设小班自然角时,教师一定要选择色彩鲜明、形象生动、易于让幼儿观察认识的内容。如,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自然角命名为“亲亲种植园”,还可以设计小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的卡通墙饰,给幼儿亲近、温馨的感觉,使幼儿乐于与自然亲密“对话”。又如,将多个酒瓶盒排成一排制作成一辆色彩鲜艳的小火车,车头还坐着一只可爱的小兔子在招手,还将空的饮料瓶中间抠空,在饮料瓶的开口处贴上小动物的眼睛、耳朵,花盆装饰成小动物的样子等,这样增添了材料的新鲜感和趣味性,更能吸引幼儿进行欣赏和观察。

2.多层式呈现

多层式呈现是指在不同层面的活动架上提供材料,让孩子在观察的过程中有一种视觉的冲击性和递进性,可以帮助小班幼儿在后期逐步养成仔细、全面观察的习惯。如,我将自然角划分为3块区域:芽芽总动员、风情万种、水中一族,最上层按组有序地摆放着种子在土培和水培中发芽的器皿,使幼儿能一目了然地观察种子的发芽情况;在花架的栏杆上,错落有致地悬挂上装满种子的小瓶子,让孩子们在看看、拍拍、听听的过程中感受到种子的差异;墙面上还提供了一些种子的图片和实物,帮助幼儿更好地观察和了解;对于一些爬藤的植物,我还有意识地绑上了丝带,让爬藤植物沿着丝带慢慢往上爬,通过空间、墙面、栏杆的交叉组合,使幼儿处于一种抬头可见低头可观的环境中,这种三维空间的合理使用,随时都会让孩子与之发生互动。

二、激“趣”――更替交换

自然角作为幼儿学习的一个区域,教师还可通过与季节、主题、兴趣点的有效结合,让幼儿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感官去感知动植物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及生长发育过程等,了解物与物、人与物的密切关系,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

1.根据季节

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里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作为教师,应充分抓住这一教育契机,适时地让幼儿了解四季的季节特征和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如,春天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一起种植适宜在春天里成长的种子,让幼儿每天观察种子发芽的情况。春天也是蚕宝宝和小蝌蚪孵化的季节,让孩子从养殖中观察发现小蝌蚪逐渐变成小青蛙和蚕宝宝蜕皮逐渐长大的过程。夏天,收集一些荷花、莲蓬的图片或实物展示在自然角中,供幼儿欣赏。秋天教师可以和幼儿认识秋天的水果和水果里的籽;也可以一起捡落叶,认识叶子的名称,并制作标本;观察小乌龟和金鱼冬眠的情况,以此了解动物的不同生存方式。

2.根据主题

自然角的内容应该与主题教学有效地结合,这样可以进一步帮助幼儿积累有关的经验,丰富主题的内容,有效推动主题的开展。如,结合主题《春天来了》,让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在《认识萝卜》的活动中,活动结束后,可以将这些萝卜放到自然角中种植,供幼儿继续观察、探究。

三、增“趣”――探索交互

自然角中的探索交互是指教师为幼儿营造宽松的氛围,通过抛出适时的提问、捕捉兴趣点、参与管理、记录等方式,鼓励幼儿大胆探索互动,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以此增强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

1.抛出适时适当的问题

教师所提的问题,对幼儿的探究活动要能起到指导或引导作用,给幼儿指出大致方向或从哪个方面着手去探究。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虽然对事物充满好奇,但时间一久,兴趣极易转移,这时需要教师适时地做幼儿探究的引路人,帮助幼儿明确观察目的,有所侧重地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激发幼儿主动观察的兴趣。如,观察种子发芽,我在自然角里放了各种各样的种子,孩子们在看了几天之后,种子没有一点变化,慢慢失去了兴趣,这时,作为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问题,如“你们猜猜哪个种子会最先发芽?”“它们发出来的芽会一样吗?”等,这样让幼儿每天带着问题去观察,从而激发观察的兴趣。

2.捕捉幼儿关注的兴趣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有调查和探索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不过如不及时捕捉,就如过眼云烟,了无痕迹。因此,作为教师应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激发幼儿仔细观察和积极思考。如,一次阿姨在给龙虾换水时发现龙虾妈妈生了很多龙虾宝宝,孩子们的问题一下子多了起来,“龙虾妈妈生了几只龙虾宝宝?”“龙虾宝宝喜欢吃什么?”“龙虾宝宝和龙虾妈妈的颜色为什么不一样?”幼儿的质疑正是学科学的起点,因此,我及时抓住这一教育契机,鼓励孩子大胆提问,并针对这些问题上网查阅了资料,利用图片、录像等方式生动、形象地为幼儿指点迷津,在师幼互抛互接的过程中激发幼儿积极思考。

3.引导参与自然角的管理

作为教师,我们要放手,并充分引导、指导,积极地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自主地去探索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这样更能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协助教师做一些简单的工作。如,可以在教师示范的基础上,给植物浇水、给小动物喂食等,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通过亲自喂养、管理自然角中的动植物,体验劳动的辛苦,从而更加关心、爱护自然角的动植物。

四、拓“趣”――扩展延伸

在平时生活中,除了班级自然角的动植物,我们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去挖掘自然角的价值,丰富并积累幼儿的经验。如,通过植物的不同形状,让幼儿进行归类摆放,帮助幼儿梳理自己的经验;根据种子的大小和颜色,让幼儿区分大小和颜色;家园配合进行有目的地“认领”活动,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心,另一方面也拓展了自然角的教育外延和内涵。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班级的自然角就是孩子探索的热点、学习的视角。作为教师,要做好孩子的向导,创设趣味多维的空间,提供丰富多彩的内容,运用灵活多变的指导策略,为他们的探索创造一片辽阔的天空,发现更多自然界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