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打造趣味课堂 提高阅读效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打造趣味课堂 提高阅读效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寓言在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的语言十分简练,故事情节简明,含义却极其深刻。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故事讲完了,就出示寓意的现象较多,结果导致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在课堂上没有得到体现,整个课堂平淡乏味,故事的深度和宽度没有得到拓展,寓意的理解生硬被动,整个课堂没有活力、没有趣味。学生难以体会语言文字所带来的乐趣,下面结合我所教的苏教版三年级语文《鹬蚌相争》的教学实际谈谈对寓言教学趣味性的一点思考。

一、趣味性体现在贴近学生的生活

针对不同学段的学生教师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低年级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富有童心,努力还原寓言故事的内容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鹬蚌相争》我是这样设置导入的:

师:同学们好,今天老师问一个问题,你们可要大胆地回答,从小到大,你和别人打过架吗?

生1:我打过架,和我朋友打的架。

生2:我和同桌打了架。

师:你们是怎么打架的呢?

生1:我用拳头打的。

生2:我还用话来吓唬他。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也来了两个小家伙,它们也因为一件事打架,好,我们就请出这两个小家伙。(课件出示鹬和蚌的图片)

当然,趣味的体现需要教师在精炼的语言文字里挖掘发现,采用课本剧、表演读等一些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感悟故事的内容,使教学充满趣味,同时让故事的道理留在孩子的心里。《鹬蚌相争》设置的一个表演环节就把趣味课堂推向了高潮:

师:现在,请一只“鹬”和一个“蚌”上来,让它们斗一斗。(师伸出两个拳头示范争斗)

两学生在老师的提示语下表演争斗。

学生的表演在寓言的世界里得到满足。表演更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对生活的理解。在表演的时候,学习就是游戏,课堂充满了孩子们的笑声,故事的趣味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趣味性体现在多种形式的朗读

寓言一般短小精悍,一味地强调多读,不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不注意读书的多样化,在朗读中不光要求学生的朗读貌似,而且更要求神似。需要学生不仅会读课文中的对话,而且要学会联系上下文揣摩课文中人物的心情。榱税镏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一些关键词句背后都有许多让学生发掘探讨的内容,让学生把体会的情感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指导朗读《鹬蚌相争》第一自然段:

师:河蚌在晒太阳是什么感受呀?

生:很舒服的感受。

师:你来做一做河蚌“张开”的动作。

(生表演河蚌张开的动作。)

师:这真是一只快乐的河蚌,享受着阳光的照耀,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要读出河蚌的快乐哟。

师:这是一只怎样的鹬呀?

生1:凶猛的鹬。

生2:饥饿的鹬。

师:请你读一读这句话,要读出鹬的凶猛、饥饿哟。(学生有感情地读。)

从“猛地”这个词你读出了什么?

生:鹬的动作特别快。

师:你来做一做鹬的动作。(学生表演鹬的动作。)

师:河蚌有什么动作呢?读出什么?

生1:我从“急忙”读出河蚌也很快。

生2:我从“牢牢地”这一词读出蚌很用力。

师:做一做蚌的动作。(学生表演河蚌动作。)

师:听了同学们朗读呀,老师也想读一读。(师范读,一边读一边做动作。)

师:同学们,你们也想这样读吗?你们也试一试,读一读。

学生一边读,一边做动作。(学生在动作的配合下朗读得更有感情。)

三、趣味性体现在思维与表达训练中

一则好的寓言往往具有无限的张力。学生收获的不仅是故事的内容,更多的是从多元的角度进行的思维训练,寓言教学就要启发学生智慧,在思维的训练与表达中感悟故事的趣味。

如《鹬蚌相争》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环节:

师:多可爱的两个小家伙!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了……一天过去了,它们还在斗!这个争斗的过程是怎样的,同学们想一想?(两分钟思考时间)

生1:一个小时了,鹬威胁蚌说:“你不松开壳儿,你就会死的。”

蚌说:“我就夹着你不放,你也会死。”

生2:两个小时了,鹬还在说:“我就要吃你的肉!”

蚌说:“我是不会松开口的,大不了我们同归于尽。”

生3:一天过去了,它们又渴又饿又累,已经说不出话来了,但是鹬啄着肉,蚌还是紧紧夹住对方。

师:同学们想象得真好,这两个小家伙就是这样互不相让。我们再看看他们相争的结果。

在寓言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收获不仅是故事,更多的是从多元角度进行的表达训练。

四、趣味性体现在寓意与生活的联系

故事是寓意的载体,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过程,寓言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向真善美的方向靠拢,这里教师的点拨作用就必不可少了,同时,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智慧,要让学生联系故事内容谈自己的生活,在生活中找到寓言故事的影子,并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这里要注意不同学段对寓意的揭示深度不一样。《鹬蚌相争》一课我是这样揭示寓意的:

师:这两个家伙被渔夫捉住了,它们的下场会怎样?

生1:被渔夫吃了。

生2:被渔夫做成了烤串在大街上卖。

师:你们看这样的相争值不值,该不该?

生:不值,不应该!

师:我们同学们遇到争吵以后还能不能打架了?

生:打架只会两败俱伤,对双方都不利。应该互相谦让,这就是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师:学习了《鹬蚌相争》的故事,让你想起了生活中的哪些故事?来,和大家讲讲你的故事吧?

这个“我”的故事,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把寓言的智慧和曾经的故事联系起来。就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发言很积极,并且举的事例也很恰当,整个教学趣味十足,真正把自己生活中的事例和自己的理解讲出来,整个课堂趣味十足,学生很容易明白了故事的道理,感悟到寓言的魅力,寓意在生活中与学生相遇,寓言的教学就会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