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曲径通幽 春风化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曲径通幽 春风化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对话是师生双方在课堂之上心灵碰撞、思想交流、解读文本的最佳途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高超的诱使学生进行课堂对话的能力。运用对话,可以有效地破解文本壁垒,降低解读难度,增强教学效果。

关键词:《唐雎不辱使命》 课堂 教学 对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6-0073-02

师生对话,是在宽松和谐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一种平等的交流。教师如果用民主、平等的眼光去尊重和理解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学习、愉悦学习,便能发挥其最大能动性。下面便是笔者充分运用师生对话教学的形式教学《唐雎不辱使命》一文时的具体案例。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文章用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地塑造了唐雎的形象,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

二、课堂模式及学法指导

采取的课堂模式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三段六环式教学,即学生根据本课学习目标,先自学课文,再与学习伙伴合作学习,达到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最后在展示交流中提升。

下面节录本节课的对话环节:

(对话环节一)

师:本文所描述的是一场正义与非正义之间的战争,交战的双方便是秦王和唐雎。按照读“

,我看到一个 的秦王”这样的句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第一道横线尽量选用原文语句)。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明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态度变化的句子。

师:比如,“寡人”是君主对臣子的称呼,秦王对安陵君自称寡人,可以看出秦王的高高在上,也可以看出他的盛气凌人,由“其许”一词,可以看出秦王口气的强硬,态度的蛮横。

(学生讨论)

生1:“易”本意为“交换”,在此其实是“夺”、是“骗”,由此可见秦王的狡诈和虚伪。

生2:此外,我对“其许”还有我的见解,我认为从中还可以看出秦王的不可一世。

师:大家通过分析,已经了解了秦王口气的强硬、态度的蛮横。这种强硬与蛮横不仅仅体现在句式和说话的语气上,还可以在句子的结构上有所体现。下面再请大家细读课文,找出第三段秦王与唐雎对话的几个句子。

(学生讨论)

生1:“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生2:“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师:他们找得都很准,我们再来分析这两处句子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生1:句子很短。

生2:感觉语速很快。

生3:语气简洁、干脆。

师:同学们可以用快速而干脆的语气来读读这两句话,体会一下秦王当时的心理。

(全体大声朗读)

师:通过对前三段文字多角度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傲气和霸气的君主,那么我们再看看故事的结局,还能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学生讨论)

生1:秦王求饶了,我觉得他是一个欺软怕硬的人。

生2:秦王变了脸色,我认为他还是一个色厉内荏的人。

生3:我通过“先生坐!何至于此!”这一句听出秦王的讨好语气。

生4:从“怫然怒”到“色挠”再到“长跪”道歉,可见秦王还是个前倨后恭的人。

师:真不敢相信大家说得这样好,看来同学们在预习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最后我们看看有哪些四字词语可形容文中的秦王。

生1:阴险狡诈

生2:骄横狂暴

生3:外强中干

生4:色厉内荏

……

(对话环节二)

师:同学们,在这场斗争中,唐雎的说话技巧是十分高明的。他善于抓住对方的弱点,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据理力争,从而赢得了外交上的胜利。在我国外交史上还出现过许多杰出的人物,请你说一说你最喜欢他们其中哪一位,并根据你查找的资料简要说明理由。

生1:我喜欢晏子。他是春秋后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婴头脑机敏,能言善辩,出使态度决然,随机应变,不辱使命。晏子使楚,以狗国才有狗洞、不肖者使使不肖国、楚之水土使民善盗的辩才,捍卫了齐国的国格和国威,也维护了个人尊严。司马迁非常推崇晏婴,将其比为管仲。褒奖备至,用“不辱使命,雄辩四方”八个字来形容他的外交活动。

生2:我喜欢蔺相如。他是战国时赵国大臣。赵惠文王时,秦向赵强索“和氏璧”,宦官缪贤推荐手下门客蔺相如出使。他奉命带璧入秦,当廷力争,完璧归赵,出色地完成了出使秦国的使命。九年后,秦又派使臣去赵国,约会赵王在渑池与秦王相见,他又随赵王同行,在筵席上,没有使赵王受辱,大长赵国的志气,大灭秦国的威风,因功得任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结果使廉颇很不高兴。为避免和廉颇相争而误了国事,他每次出门,避让廉颇,常常装病不上朝,不想和廉颇争地位高低,最后使廉颇很受感动,十分惭愧,两人成了生死与共的朋友,和衷体国,使秦国长时间不敢出兵攻打赵国。

师:同学们,通过本文的学习,我们与唐睢近距离接触,为他的聪慧机智、能言善辩所启发,为他的不畏、蔑视强权所感染,为他的勇赴国难、视死如归所感动,为他的大义凛然、浩然正气所激励,我希望在今后的岁月里,唐睢的这些美好精神能伴随我们共同成长。最后,请同学们仿照“2004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外交官孙必干”的颁奖词,给本文的主人公唐睢写一篇颁奖词。(幻灯显示外交官孙必干的颁奖词)

三、教学环节反思

以往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老师似乎成了课堂的指挥棒,向学生一味地逐字逐句灌输字词句理解,不大重视学生自已去发现、探究文本,学生的知识量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被限定着的。当笔者以建构主义的“抛锚式”教学来与学生共同探究有关问题之后,感到学生的创新火花在闪耀,探究精神在滋长。笔者在准备这一节课时,充分挖掘了文本,与学生聚焦文本,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思、有悟、有创造。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学习、感悟,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老师则成为一个有足够耐心的等待者,静等孩子们思维火花的迸射,这样就出现了课堂上师生对话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