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心理弹性研究述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心理弹性研究述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心理弹性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提出的概念,是能力与发展过程的统一体。通过对目前心理弹性研究内容的综述,文章提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研究普通人群的心理弹性,注重心理弹性的普遍性;其次个体的心理弹性在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研究中应注重心理弹性阶段性与情境性的特点;最后个体的心理弹性的发展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个体的内部、外部保护性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关键词: 心理弹性 普遍性 阶段性 交互作用

1.心理弹性的界定

“心理弹性”一词是在积极心理学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其英文是“resilience”,resilience原来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物体受到外力挤压时的回弹。目前关于心理弹性的定义还没有统一。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作为能力的心理弹性定义、作为发展结果的心理弹性定义、作为发展过程的心理弹性定义。作为能力的心理弹性定义指将心理弹性看做是人的一种能力或潜能,是个体具有的特质。如Germezy(1991)将心理弹性定义为“在面临压力事件时恢复和保持适应的能力”,“心理弹性是个体能够承受高水平的破坏性变化并同时表现出尽可能少的不良行为的能力”[1]。作为发展结果的心理弹性定义是将心理弹性描述为“处于高危环境中个体积极的、发展性的适应结果”(Rutter 1990)。作为发展过程的心理弹性定义是将心理弹性看做是一种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Luther(2000)认为心理弹性是“个体对于重大生活逆境的积极适应”,“个体在危险环境中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2]。综合各种定义,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弹性有两个核心要素:(1)个体面临重大威胁或严重困境;(2)个体在这些威胁或逆境中,仍能保持良好。

在已有定义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心理弹性是能力与发展过程的统一。从静态角度来说,个体在面临学习、恋爱婚姻、就业择业、未来生涯设计等一系列日常生活压力和应激事件时,仍能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的一种能力,即为心理弹性;同时,个体的心理弹性也是在面临日常生活压力和应激事件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并变化的。

在心理学上,关于“心理弹性”的中文翻译比较多,有“复原力”、“韧性”、“抗逆力”、“压弹”等,这些概念更多的是从消极心理学角度提出的。在本文中,我们认为选择“心理弹性”的概念更具有普适意义。每个人都具有心理弹性,心理弹性也处于不断发展过程中,区别仅在于程度不同。

2.国内外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现状

2.1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

无论是作为能力或发展结果的静态定义,或者是作为发展过程的动态定义,心理弹性研究的内容都是那些能够促使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事件的个体因素或环境因素,即保护性因素。

保护性因素指那些能够促使个体更好地应对生活压力事件,减少消极发展结果出现可能性的个人或环境因素[3]。综合已有研究,保护性因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个体因素,一类是环境因素。

2.1.1个体因素

个体因素指个体内部有助于其克服逆境并能积极发展的特质性因素[4],主要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两类。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与个体心理弹性有关的特质性因素有:性别(Braverman,Paris 1983),易照顾型的婴儿气质(Cohler 1987),智力(Luthar 1991),高自尊(NAMHC 1996),自我价值与自信(Henderson,Milstein 1996),乐观、未来导向、信任他人、独立(Jew,Green,Kroger 1999),面对现实、成就动机、目标、意志力、独立自主、责任感(宋娟,2007),积极情绪[5]和人格因素[6],等等。

2.1.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指来自家庭、学校、社区、社会等外部范围内的积极因素。

首先是家庭环境因素。依恋风格、父母教养方式、家庭的氛围等家庭内部因素是个体心理弹性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Sroufe(1988)的研究表明,安全型的依恋类型对于心理弹性的发展是一个积极的开始。Masten等人1990年的研究发现,如果青少年的教养方式良好,那么他们在逆境下也能发展得更好。West 和Farrington(1973)的研究发现,一致的父母角色、融洽的亲子关系、父母和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长短等是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国内学者席居哲、左志宏[7]的研究也发现,高心理弹性的高中生比低心理弹性的高中生在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惩罚、严厉教养方式上的得分更低,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上得分更高,在家庭社会文化环境的亲密程度维度上得分更高。谭水桃等人[8]对485名中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家庭中的亲密感、道德宗教观、情感表达、娱乐性对中学生的心理弹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其次是学校因素。积极的学校氛围、对学校的归属感、良好的同伴关系与师生关系对于个体的心理弹性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Cohler(1987)认为教师是重要他人之一,原因在于教师提供关心和支持的信任关系,使得学生的心理弹性得以发展起来。Rutter(1984)发现,在不和谐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儿童,如果在学校里能有认真负责的教师,则比在同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要表现出更高的心理弹性。相反,如果个体在学校中不存在保护性的因素,则可能导致严重的社会适应不良问题。Margalit,Tur-Kaspa和Most(1999)发现,如果除了学业失败外,个体在学校生活中还遭受一次或多次拒绝,他或她就会变得更加孤独,与同伴关系更不融洽,甚至导致严重的社会适应不良问题,如辍学、犯罪等。

再次是社区、社会因素。Wrignt和Masten 2005年的研究表明,成长于高质量的社区如暴力事件少、有应急服务、有良好的公共医疗保健的儿童,相对于成长在较差社区的儿童,更容易发展出积极的心理弹性。此外,社会重视教育并保证社会成员的受教育机会、有效防治暴力冲突事件等都有利于社会成员心理弹性的发展。

个体的内在保护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是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共同保护个体应对压力、走出困境。单独的个体特质因素或者环境因素都不足以使个体的心理弹性得到较好的发展。Nuechterlein(1970),Rutter(1979),Garmezy(1981)都认为这些内、外的保护性因素单独存在时,不一定能产生积极的效果,而必须存在适当的交互作用才可能产生效果。

2.2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及其模型

2.2.1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

在研究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基础上,研究者们进一步提出了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即保护性因素在个体应对压力、走出困境的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中介作用的。

Garmezy,Masten和Tellegen(1984)提出了心理弹性的三种作用机制:(1)补偿机制:在面临危机时,个体的人格特质或环境资源能适时出现,并被其合理应用使得危机不会对个体产生重大影响;(2)免疫机制:由于个体过去成功的学习经验,使得个体在面对危机时能有效地化解危机;(3)挑战机制:危机对个体而言,不是威胁,而是一种可加强个体解决问题能力的挑战。在个体应对危机的过程中,这三种作用机制既可能单独出现,又可能交互出现。

Rutter(1990)在总结归纳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弹性发展的四种作用机制:(1)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包括改变个体对危险因素的认知、避免或减少危险因素的接触;(2)减少负性生活事件的消极的连锁反应;(3)提高个体的自尊心和自我效能感;(4)为个体获取资源和希望提供机会[9]。

2.2.2心理弹性的作用模型

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单纯的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并不能解释心理弹性对个体发展的作用。因此,他们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心理弹性的作用模型。

2.2.2.1人际情境影响模型

该模型认为,感受到的父母的参与、社会支持、贫穷等人际情境会塑造个体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关于自身的信念(自我),即感知到的能力或效能感、感知到的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这些信念作用于个体的行为,从而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即积极结果和消极结果。而个体的行为模式反过来也可以影响其人际情境。

人际情境影响模型强调人际关系对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重要作用,并且认为自我决定了个体的行为模式,但是没有注意到自我与情境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及相互作用如何。

图1 人际情境影响模型

2.2.2.2社会建构模型

Ungar(2001)提出了青少年弹性的社会建构模型[2]。该模型认为,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发展有两方面的动力,被接纳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家庭、其他监护人、同伴和社区、整个社会等是青少年发展的场所,青少年在这些场所中满足其发展的需要,对青少年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可以限制某些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从而影响青少年的同一性建构。如果这些环境对青少年产生积极影响,个体就会采取积极的自我建构策略;如果环境对青少年产生消极影响,个体就会采取消极的自我建构策略。由此个体产生不同的建构结果,要么是心理弹性的自我建构,要么是脆弱的自我建构。

社会建构模型阐述了青少年阶段心理弹性发展的模式,重视自我在社会情境中进行同一性建构的重要性。需要注意的是,该模型描述了个体心理弹性的某一阶段的发展过程,随着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完成,自我可能不单单只是社会环境积极建构的结果,反过来,自我还可以对环境作出改变。

2.2.2.3过程模型

Richardson从保护性因素与危险性因素的交互作用上阐述了心理弹性的过程模型。该模型认为,当个体未遭遇困境时,身体、心理、精神达到了暂时的平衡状态。而当个体面临压力事件时,个体的保护因素与存在的危险因素相抗衡,个体的身心平衡状态被打破。这个时候,个体就会改变原有的认知模式[9],同时出现恐惧、抑郁、迷惑等情绪情感。接下来,个体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重新开始整合,出现四种不同的结果:(1)心理弹性重组,即个体生物、心理、精神系统不仅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且还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2)回归性重组,即个体的生物、心理、精神系统恢复到原有的状态;(3)缺失性重组,即个体在达到新的平衡状态时,放弃了自己原有的一些动机、理想或信念;(4)机能不良重组,即一种失衡状态,个体采用物质滥用、破坏或其他不健康的方式应对生活压力[2]。

2.2.2.4系统模型

Mandelco和Peery(2000)提出了一个关于儿童的心理弹性模型。

心理弹性的系统模型强调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对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些因素既包括内部因素,又包括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指个体的生物因素和心理因素,外部因素指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各种因素之间是互相影响的,它们共同应对压力事件,个体由此表现出心理弹性。

2.2.2.5动态模型

200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的心理学家提出了心理弹性的动态模型。

该模型认为,心理弹性是青少年的天生潜能。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爱、归属、尊敬、掌控、挑战、才能、价值等方面的心理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依赖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外部保护性因素。如果外部保护性因素得到了保证,那么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就得到了满足,他们会很自然地发展起一些心理弹性方面的特质,如乐观、自我效能、自信心、自我觉察、目标与志向等,而这些特质又构成了个体的内部资源,使青少年免受压力事件的影响。

上面阐述的五个模型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人际情境影响模型强调人际关系对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重要作用;社会建构模型阐述了青少年心理弹性发展的模式,重视自我在社会环境中的同一性建构;过程模型强调危险性因素与保护性因素的动态作用过程,个体在动态平衡中得到发展;系统模型从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角度阐述心理弹性的作用机制;动态模型结合青少年发展的需要与发展背景阐述心理弹性特质的发展,更重视外部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弹性的影响。

2.2.2.6Kumpfer的“个人―过程―环境”模型

Kumpfer于1999年提出个人―过程―环境模型。它建立在社会生态理论和系统观的基础上,整合了环境因素与个体因素及人、环境与适应结果三方面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动态机制。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Kumpfer的心理弹性模型(选自Perkins 和Rorden,2003)

该模型认为,当外界的压力或应激事件出现时,环境中的保护因素、个体内部的保护因素、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可导致心理弹性的产生。Kumpfer认为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因素包括:选择性觉知、认知重组、计划和梦想、主动改变环境及主动应付等。当个体经过弹性过程,可以输出三种结果,一是弹性重组,即个体变得更坚强,达到了更高水平的心理弹性;二是适应,即个体的心理状态恢复到未经受压力前的状态;三是不良适应重组,即个体的适应状态较原来差。Kumpfer的个人―过程―环境心理弹性模型是目前该领域最全面的一个模型,被大家普遍认同和接受。笔者认为,该模型对心理弹性的研究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2.3国内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进展

目前我国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介绍国外关于心理弹性的发展,主要是关于心理弹性的概念、内涵、结构、保护性因素的作用、作用模型、测量量表及相关的实证研究。

第二个方面,研究特殊人群的心理弹性的结构,各种保护性因素对心理弹性的作用,以及其他的心理、环境变量与心理弹性的相关研究。研究的特殊人群主要包括,留守儿童[10][11]、受虐儿童[12]、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13]、吸毒人员子女[14]、学业不良学生[15][16]、贫困大学生以及优秀贫困大学生[3]、自闭症家长[17]、中小学教师、中老年人,等等。研究表明,某些人格特征如稳定性、聪慧性、自律性等,积极情绪、社会支持、健康的家庭教养方式、自我效能感、自信心等都与个体的心理弹性有显著的正相关。

3.心理弹性研究的不足

3.1心理弹性的普遍性

从以上对研究的综述中,可以看出,目前我们对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特殊人群的关注上。这与最初提出心理弹性概念的初衷是一致的,部分处于逆境中的个体发展状况反而很好。但是,研究至此,也可以发现,个体的心理弹性是不断发展的,并且是人人具有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遇到压力、困境与应激事件,但每个人会遇到的创伤或灾难性事件可能是比较少的。我们除了关注特殊人群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弹性外,同时需要关注普通人群的心理弹性的发展或者潜能,发现普通人群心理弹性的特点及保护性因素的作用,以期能够对他们的心理弹性进行辅导,帮助他们面对未来的可能的危机。

3.2心理弹性发展的阶段性

社会建构模型阐述了在青少年阶段个体心理弹性发展的模式,这是个体心理弹性的某一阶段的发展过程。随着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完成,尤其是进入大学阶段,个体的生理、心理已趋近成熟,人格表现出稳定性,自我可能不单单只是社会环境积极建构的结果,反过来,自我还可以对环境作出改变。在个体的其他发展阶段可能具有与青少年阶段不同的心理弹性特点。

同时,目前已有的实证研究表明,保护性因素的保护作用具有环境特殊性,即在一种环境下(包括人群)适用的保护性因素,到另一个环境(或人群)就不一定适用了(Rutter 2000;Luthar,Cicchetti,Becker 2000;Kaplan 2005),比如,对将来的积极预期和自我能力觉知被认为是保护性因素,但其保护性作用只发生在那些预期和自我能力觉知比较接近真实的儿童身上(Wyman,2003);亲密的人际关系及社会支持通常是保护性因素,可以预测后来的良好发展。但在那些遭受虐待的儿童身上,这两个因素的保护作用却很小(Cicchetti,Rogosch 1997)。

从个体毕生发展的过程来看,心理弹性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我们目前关于心理弹性的研究主要采取这个观点。但同时,个体的发展还具有阶段性特点,结合以往的实证研究,我们认为个体心理弹性的发展及其作用机制也具有阶段性、情境性特征,我们需要结合个体每个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与所处环境特点的变化,采用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个体心理弹性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从而完成对心理弹性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的统一。

3.3心理弹性发展的内外因素交互作用观

目前关于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研究只停留在对各种保护性因素的描述上,这些因素对心理弹性的作用大小如何,以及是否存在交互作用,并没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虽然众多研究者在心理弹性的保护性因素的基础上建构了其作用机制模型,尝试对各类因素的交互作用作出预测,但这些模型还未得到实证研究的支持,并且我们可以发现,模型中的内、外保护因素也是分别罗列呈现的,其作用大小仍未阐明。

社会支持作为个体最重要的外在保护性因素,对心理弹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Doll和Lyon(1998)强调对于青少年而言,成人的支持关系是缓和危机因子的关键因素。Jenkins 和Smith(1990)发现,若儿童与父母之一保持良好的关系,在总体氛围不和睦的家庭里,这种关系也具有保护作用[18]。王燕秋等人关于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19]。李志凯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尤其是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弹性提高的非常重要的保护性因素[20]。李永鑫的研究同样证明了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显著正向作用[6]。但是,单独的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的作用是有限的。Riley和Eckenrode 1986年对居住在城市的妇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社会支持是否起作用及作用的大小还取决于社会经济地位、教育和控制点等因素,若妇女的经济地位高、又受过较高的教育和具有内部控制点,则社会支持将发生影响,否则将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预示着社会支持可能是通过内部因素起作用的,内部因素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

尤其是随着个体的成熟,其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进入青年期后,个体的自我概念已经基本形成,对自身、自身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有了更客观的认识,并拥有了行为的主动性和独立性。此时,个体应对压力、逆境,依赖的主要资源是个体自身内部的资源,自我概念、自我效能感作为个体重要的内部资源,其对个体心理弹性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Kumpfer心理弹性模型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进一步对内、外保护性因素对心理弹性的作用进行研究,尤其是探讨内部因素对外部因素与心理弹性之间的中介调节作用。这将是对心理弹性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Werner E E.Resilience in development[M].American Psychological Society,1995.

[2]Luther S S,Ciccetti D,Becker.The construct of resilence:a critical evaluation and guidelines for future work[J].Child Development,2000(3).

[3]宋娟.优秀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建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4]王倩,张津凡.国外心理弹性研究的发展[J].现代企业教育,2009年9月,下期:140-141.

[5]谭晟.大学生的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压力适应[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16):249.

[6]李永鑫,骆鹏程 聂光辉.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心理弹性的影响[J].河南大学学报,2009,19(6):127-130.

[7]席居哲,左志宏.不同学习压力承受能力高中生的家庭生态比较[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4):231-233.

[8]谭水桃,张曼莉,孙利娜,金巧红,郁鹏程.不同心理复原力中学生家庭环境因子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2):144-146.

[9]刘文亮,徐燕刚.浅析高效贫困生复原力及其培养[J].高教研究,2008年第1期:48-50.

[10]胡会丽.一般自我效能感训练对农村初中生心理弹性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

[11] 骆鹏程.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7.

[12]梁巧飞.受虐儿童的心理弹性研究综述[J].山东省团校学报,2008年第3期:27-29.

[13]张姝,王芳,许燕,潘益中.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复原力对其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09年第5期:52-55.

[14]许书萍,张梦竹.吸毒人员子女心理弹性的质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9,32(2):466-468.

[15]沈烈敏.学业不良学生的心理弹性研究初探[J].心理科学,2009,32(5):1189-1191.

[16]李清.学业不良大学生心理析因与转化对策[J].聊城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200-201.

[17]薛.自闭症家长心理适应弹性建构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

[18]席居哲.基于社会认知的儿童心理弹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19] 王燕秋,张佳佳,任景敏等.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7):684-687.

[20]李志凯.留守儿童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4):440-442.

大理学院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