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疯子何以被吹捧为“爱国诗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疯子何以被吹捧为“爱国诗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一个疯子的自杀行为,本来滑稽透顶,然而一直很受追捧。中国历史以褒扬的方式认可了屈原投江,事实上,屈原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是历代统治者和正统文人苦心孤诣树立起来的一个“爱国模范”。其历史价值在于:人们试图借助一个不朽的榜样传递爱国思想,抒发爱国情感,弘扬爱国精神。

【关键词】屈原;疯子;爱国诗人

长期以来,屈原被标榜为“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历史以褒扬的方式认可了屈原投江,后人专门以端午节来纪念他。但从历史事实来看,他的死非但没有挽救楚国,之于时代也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或许有人会说,我是在苛求古人,那么就拿和他同时代的一些人来比比看吧。论历史功绩,他比不上同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乐毅、苏秦、张仪;论政治上的作为,他和商鞅、范雎、李斯、伍子胥难以比肩……一次贬官、两次流放的重大挫折,将一位不合格的政治家兼改革家彻底淘汰,他却为一个并不值得留恋的旧世界作了陪葬。李斯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李斯就说:“地无四方,民无异国”(《谏逐客书》),显然能够站在人类的高度看待国家统一的问题,这不是比屈原的境界高出很多吗?然而,屈原是“世界历史文化名人”,反倒比李斯的历史地位高出很多!这就可见人类的价值观扭曲到何种程度,就像人们曾经抬出一个孟姜女来控诉秦始皇,似乎孟姜女比秦始皇更伟大,简直变态得厉害!

事实上,屈原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遥想当年,在楚国都城郢被攻破之日,屈原宁可投江自尽也不肯看着国家统一,这算什么爱国者?他如果存活至今,大概和最顽固的分子没什么两样。试想,有朝一日,在我们祖国之际,有个台湾人投江而死,那自尽的人是爱国者还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在屈原生活的时代,楚国是楚王的楚国,而不是楚国人民的楚国!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屈原若是当真“哀民生之多艰”,就应该从天下百姓的角度考虑问题,以更为积极的态度顺应历史潮流,而不是死死抱着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楚王也好,秦王也好,有人能够统一中国,那就比维持四分五裂的局面好得多。何况国家的统一已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屈原又何必非要逆历史潮流而动?他作为诗人是伟大的,作为政治家却幼稚得像个婴儿。明知楚王没有能力,也坚决不肯看着更有能力的秦王统一天下,这纯粹是病态心理作怪!

或许天才都是有些心理障碍的,屈原作为诗人非常伟大,心理疾病也就尤其严重。从屈原的作品来看,他的死纯属性格悲剧!“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苏世独立,横而不流”(《橘颂》)……诗人自以为清醒,固执己见,执迷不悟,却完全没有认清当时的形势。难道文人非得参与政治不可吗?难道文章写得好他就什么都好吗?屈原投江,是不是想要警示后人,忠臣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难道忠臣没有好下场就是天理吗?或许,这倒有可能导致更多的人选择与奸臣同流合污,以免不得善终。他的后人,曾有上百万汉奸队伍追随、,其中的大多数,不就是误认为奸臣活得更滋润吗?

屈原的政治主张、理念或许是完美的,但是没有实现其主张和理念的策略和人脉,更是缺乏在现实社会中推行的能力,却还要自诩为救世主,这种人跟疯子有何区别?一个疯子,当然是不怕死的!

有学者怀疑《渔父》不是屈原本人的作品。但是他的自命清高,从《离骚》中也可清淅地看出。明智的政治家,绝不会将整个社会作为对立面。而屈原,分明是一个感情激烈、盲目自信的人。这使他难以在高层权力圈中长久立足。他总认为爱国与忠君是统一的,却连一个浅显的道理也想不明白:对专制君主来说,其个人的权威和尊严比国家、民族的长远利益更为重要。当屈原遭嫌弃、被疏远,不懂得反躬自省、改弦易辙,反而满腹委屈地大发牢骚,甚至极力张扬自已道德的美好,美好得使国君都相形见绌。历史上有几个“国君”喜欢这样个性太强又总喜欢找麻烦、败人兴的人呢?国君要是不高兴了,再多的忠贞也没有用。商有比干,吴有子胥,汉有贾谊,历史上愚忠的例子多得很!正所谓“皇帝不急,急死太监”,楚国即使存活到现在,也不是他屈家的,更不可能是天下人的。

倘若有人冲着大家高喊:你们都是肮脏的,而且全都喝高了,都是糊涂虫;只有我是高尚的,只有我是干净的,只有我是清醒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而听到这种话的人,非但不生气,反而觉得他“品格高洁”,这正常吗?不惜以同时代的所有同事、包括领导为敌,不是疯子又是什么?屈原在政治上一败涂地,难道这就是爱国者应该得到的回报吗?不!这恰恰说明:历史的发展,自有其必然规律,任何反历史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即使是伟大的诗人也不例外!政治上的一败涂地,也恰恰说明了他这个疯子根本没有市场!

较之屈原,司马迁才是真正的伟丈夫。司马迁惨遭宫刑之后,逆境中也不忘实现自己的价值,终于以残缺之躯写成了流传千古的《史记》。为了完成《史记》,司马迁战胜了种种屈辱与痛苦。难道屈原比惨遭宫刑的司马迁还要不幸吗?可是,司马迁却如此评价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就是说,以屈原的才干一定能得到别国的容纳,不至于落个“自沉”的下场。事实上,屈原无论身处当时的任何一个国家,都很难实现其宏伟抱负。没有哪个国君会喜欢屈原这种专门打击别人、抬高自己的疯子!即使是伟大人物司马迁说他有政治才能,然而没有也还是没有,历史事实胜于任何苍白的雄辩!

有学者认为:屈原身上闪耀着人本主义的光辉。其实,疯子所奉行的,并非以人为本,而是精神上的“以自我为中心”!一个疯子的自杀行为,本来滑稽透顶,然而一直很受追捧。

窃以为,屈原不过是历代统治者和正统文人苦心孤诣树立起来的一个“爱国模范”。道理很简单:在屈原所处的战国年代,根本就没有“爱国主义”这个词汇。为了让老百姓爱国,一个疯子被吹捧为爱国诗人”,如此而已!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所谓左徒,不过是监察部门的言官。后来升任三闾大夫,他也只是主管祭祀、教育的礼官。显然,屈原在楚国历史上的政治地位被人为地抬高了。根据史记的记载,看不到屈原的任何政绩,也看不出他到底有什么具体的政治才能。

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尊重历史事实呢?试想,当外敌入侵的时候,中国人都像屈原那样自杀,行吗?这样的爱国者,对老百姓、对国家究竟有什么意义?

看来,标榜屈原的人们,远比屈原本身更为可敬。屈原的历史价值在于:人们试图借助一个不朽的榜样传递爱国思想,抒发爱国情感,弘扬爱国精神,因而赋予屈原越来越多的文化内涵。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的爱国志士代不乏人,无数的爱国者共同“塑造”、不断“发展”了屈原形象,使他成为爱国主义的象征,或者说是一个意象化符号。由此可见,“爱国”早已被无数中国人所认同和接受。因此,将“爱国诗人”还原为疯子,并无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