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熔古冶今究温病 探得骊龙颔下珠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熔古冶今究温病 探得骊龙颔下珠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潘澄濂研究员学识深厚,医术精湛,其对温病学说尤有潜心研究,造诣精深。文章从深究温病学术源流,明析伤寒温病学说关系;熟谙温病辨证纲领,卫气营血辨治尤有发挥;精研温病治法方药,滋阴开窍更具卓识;热病急症善施治,衷中参西疗疫病等四大方面,择要记述了潘老生前在温病学研究上的重要成就和诊治温热病的丰富经验。全文继承发扬并举,整理提高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切合实用,对今天临床特别是防治急性传染病有着重要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 潘澄濂 温病学 学术成就 临证经验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原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所长、浙江中医学院副院长潘澄濂研究员(公元1910―1993年)从医60余年,学验俱丰,他不仅熟谙《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还对温病学说研究有素,造诣精深。笔者曾从其学,受益匪浅,先后负责整理编写了《潘澄濂医论集》和《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潘澄濂》;潘老还指导我们编撰了《温疫论评注》、《温病研究》、《温病名著精华》等著述。上述各书出版后深受读者的欢迎。兹就其在温病学研究上的成就,概述如下。

1 深究温病学术源流,明析伤寒温病学说关系

潘老认为,温病学说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黄帝内经》就提出“温病”的病名,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谓:“……民乃厉,温病乃作。”《素问》的“热论”、“刺热”、“评热病论”和《灵枢》的“热病”四篇鸿文,对包括温病的外感热病的病因、病机、证候和治则等作了专题阐述,实开温病学说之先河。《难经•五十八难》提出“伤寒有五”之说,其中“湿温”、“热病”、“温病”显属温热病的范畴。晋唐时期,温病学说经历了由论而方的发展过程。王叔和《伤寒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从“论”的方面进行阐述,孙思邈《千金方》、王焘《外台秘要》从“方”的角度做了研讨。宋元以降,张洁古提出了“古方新病不相能”的观点,认为对外感热病的治疗,不能仅局限在《伤寒论》方剂,应结合时代变迁,“运气不齐”,有所创新;刘河间倡“六气皆能化火”之说;王安道发明温病的病机是“怫热自内而达于外”,与伤寒有异,主张治疗以清里热为主。凡此均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开拓了道路。明清时期,温病学说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如吴有性倡戾气学说,提出“客邪贵乎早逐”、“急证急攻”、“因证数攻”等卓识,对温病学说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此后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治纲领,薛生白擅治湿热病著称,吴鞠通创立三焦辨治纲领,王孟英撷采诸家之长而为后继之秀,从而治疗温病的理、法、方、药益臻完善,并使之系统化,被后世誉称为“温病学派四大家”,至此,温病学说始蔚成大观,与仲景《伤寒论》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论治外感热病的内容,厥功甚伟。

谈到伤寒与温病两种学说的关系,潘老着重从辨证纲领与治疗方法上加以分析。他认为《伤寒论》六经辨证,是温热家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基础。这可以从叶氏的《温热论》中找到它的蛛丝马迹,《温热论》说:“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又说:“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等等,可以表明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如无《伤寒论》六经辨证作为它的基础,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他主张应将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结合起来,相互为用,使辨证方法,更臻完善。

至于治法,《伤寒论》有113方,而温热家亦创制了较多的方剂,而不少方剂如《温病条辨》宣白、牛黄、导赤、增液诸承气汤和新加黄龙汤以及加减复脉汤等,均是由《伤寒论》承气汤和炙甘草汤衍化而来。一般认为《伤寒论》诸方,似偏重于扶正以祛邪;温热家的方剂,似擅长于养阴以清热,各有千秋,未可偏废。特别是温热家推重清热解毒、芳香化浊、养阴生津及开窍安神等法,如银翘散、连朴饮、增液汤、安宫牛黄丸等方剂,实有补《伤寒论》诸方之未备,甚为可贵。又吴有性治疫常用大黄,余师愚治疫重用石膏,他们的方剂岂不是从《伤寒论》的白虎、承气诸方化裁而出者乎?潘老如此分析,澄清了温病学术源流,辨明了伤寒与温病两种学说的紧密关系,确能发人深省,启迪良多。

2 熟谙温病辨证纲领,卫气营血辨治尤有发挥

在温病学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辨证施治纲领的不断完善是一重大成就。潘老认为,吴有性倡导的以膜原为中心,以表里为主线的温疫九种传变类型,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尚缺乏普遍指导意义,这可能与吴氏当时所诊疗的病证有局限性有关,而叶天士、吴鞠通分别创立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施治纲领,尤其是前者,能比较全面准确地总结出温病传变规律和病情轻重深浅的不同阶段,代表各个不同的证候类型,并以此作为立法处方的依据,确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叶氏说:“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概括地指出温病是按卫气营血由浅入深的规律传变的。所谓人营犹可透热转气,说明病变仍有由里达表而趋好转的可能。但潘老强调指出临床应知其常而识其变。由于温邪的毒性有轻重之不同,每一患者的抗病力和敏感性有强弱之差异,因而温病的传变可不循常轨,如在卫分时即可突现神昏痉厥的邪入心包证。叶氏谓“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逆传”二字寓意颇深,它可以引起人们对病情突变的及时警惕和积极救治,以达到转危为安的目的。再者,卫气营血的证候,在临床具体病程中可单独出现,但较多病例往往是卫气并见或气营两燔,所以对卫气营血的四证不能机械地割裂,必须根据病情,辨其主次轻重以为治。

对于卫气营血症候的辨识,潘老强调察神、察舌、验齿、辨斑疹白是辨证的关键和主要指标,并认为这四个方面有其内在联系,不能分割,而且还要与其他症状如热型,咳嗽,胸腹痞满,腹痛,大、小便变化,出血等等相互参证,结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辨证和诊断,为治疗提供依据。他还结合西医观点,指出由于急性热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或多或少影响体液代谢及神经系统功能的正常活动,叶氏以察神、辨舌、验齿作为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重要依据,确有其创造性的贡献,值得推崇。

有关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治疗法则,潘老研究多有阐发:如对卫分证的治疗,“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其与《伤寒论》太阳病之用麻、桂的辛温,一凉一温,显有区别。叶氏说:“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前人谓“伤寒方不能治温病”,可能就是在于寒温之别的关系。

叶氏对卫气证还提出挟风加入薄荷、牛蒡等;挟湿加入芦根、滑石。所以有透风于热外的辛凉散风法和渗湿于热下的甘淡祛湿法。这较《伤寒论》太阳病的治法多有发展,特别是采用银翘一类药物,已向解毒方面迈出了可喜一步。

气分证有热化和湿化两大类。叶氏对热结阳明亦认为可用攻下法,但主张下之宜轻,并说“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这是叶氏经验之谈。

尚有邪在气分流连,如现《伤寒论》的阳明经证者,主以甘寒,重证则以白虎汤加生地;轻证则以梨皮、蔗浆之类。这类病变实际已显露气营两燔之象。但是叶氏谆谆告诫:“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免伤胃气。说明叶氏治温病亦很重视胃气之存亡。对湿未化热,症见脘中痞闷而满,口不渴,或渴而喜热饮,舌白不燥或黄白相兼者,叶氏指出“慎不可乱投苦泄,……宜从开泄,宣通气滞,……如近俗之杏、蔻、橘、桔等,是轻苦微辛,具流动之品可耳。”叶氏自制的甘露消毒丹,实可取法。吴鞠通的三仁汤、五个加减正气散等亦可随证选用。特别是脾湿盛者,吴又可的达原饮,可奏较好的疗效。对邪留三焦,如伤寒中之少阳病者,叶氏认为伤寒要和解表里,温病要分消上下,不敢选用柴胡制剂,仅采用温胆汤,或杏、朴、苓等燥湿和渗湿之药,似有保守。对湿渐化热,证见脘腹痞痛,舌黄或浊者,主张用苦泄,可与小陷胸汤随证治之。气分偏湿证,芳香化浊法确是较好的疗法。

温病表现为营分证,主要是热邪灼津耗液,甚至邪入心包或煽动肝风。叶氏说:“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先自徨矣,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说明以甘寒养胃津,用咸寒育肾液,有其严格的区别。

邪入心包,亦是营分证所常见的病理变化,叶氏采用牛黄丸、至宝丹或紫雪丹等开窍宣闭,是其突出的经验,为救治热病昏迷、痉厥等危症,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此外,对营血证,尚有瘀血与热为伍阻遏正气,遂变如狂发狂的神识错乱者,叶氏主张在清热养阴的同时,加入丹参、桃仁、丹皮等活血之品。特别是对温毒入营,耗津劫液,叶氏自制了神犀丹。吴鞠通《温病条辨》的化斑、清营等汤,即导源于此,确是良好的方剂,不可忽视。

3 精研温病治法方药,滋阴开窍更具卓识

温病的治疗可归纳为解表、清气、和解、化湿、通下、清营、凉血、滋阴、熄风、开窍等法,各有其代表方剂和药物。潘老对滋阴、开窍两法尤有潜心研究,颇具卓识。先就养阴生津来说,他曾对三才汤、大补阴丸、增液汤、一贯煎等30余个古方进行了统计,发现其中以地黄(包括鲜、干、熟地黄)、麦冬占首位,其次为阿胶、龟板、元参、白芍。此外,《神农本草经》早就认为石斛有强阴益精之功,《临证指南医案》和王孟英医案等治疗温热伤阴劫液证常用之,实为较好的养阴生津药之一。当然,尚有如知母、玉竹、黄精等等,亦具有养阴生津的作用。

在养阴法的具体应用上,潘老强调应根据温病的不同病种,病程长短,发病季节,患者体质差异,投以相应的方药。如风温、秋燥较易伤耗肺津;湿温、冬温较易伤胃液;暑痉易伤心营;温疟易劫肝阴。正由于这种关系,所以养阴生津法的方剂及其作用,也有一定的针对性。如清燥救肺汤、沙参麦冬汤以治肺胃津伤之证;一贯煎、青蒿鳖甲汤以治肝阴耗劫之证;犀角地黄汤、化斑汤、清营汤等,宜于热毒伤营而见衄血、斑疹之证;加减复脉汤、黄连阿胶汤等,宜于肾液亏损、内风煽动之证,它如三才汤、增液汤、大补阴丸等,可以说是养阴生津的基础方。同时他还认为养阴生津方药,须视病情与清热、解毒、凉血、通下,甚或开窍宣闭等药配合应用,才能达到其治疗目的。更为可贵的是,潘老还参考现代医学观点,对养阴法实质的研究提出了看法和设想,如认为对发热伤阴证,以养阴法为基础,配合清热药或解毒药,使发热消退而奏效,这可能与养阴药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有关,值得进一步作一些免疫试验测定,以证明温热家所倡的温病以救阴为主学说的正确性,有其重大的意义;对热病动血而伴现阴虚证,在清热凉血的同时,配合养阴益气以扶正,使病情转危为安,这可能与养阴药有促进损伤的血管壁的愈合及凝血因子的合成,而起到止血的作用有关。

此外,潘老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了应用养阴法必须注意的问题,其一是温病初、中期,若邪热旺盛而阴液未伤,或伤而不甚者,治法当以祛邪为主,不可迳投滋阴扶正之品,以免留邪为患。若邪盛而阴伤较甚者,可祛邪佐以养阴,或祛邪养阴并重;温病后期,伤阴常较严重,出现邪少虚多的局面,此时当以养阴扶正为主。要之,须根据病程的不同阶段,权衡邪正盛衰,斟酌清解邪热和滋养阴液的主次。其二是由于养阴药如生地、玄参、麦冬、阿胶之类,性多粘滞而偏寒,对阴虚挟湿挟痰者,应用养阴法尤需审慎,一般宜先化痰湿,继投养阴,如痰湿轻微者,则于养阴之中寓祛湿化痰,但必须权衡轻重缓急,从多从少,庶能使养阴药起到较好的作用。再者,在服用养阴药的过程中,有否影响脾胃运化功能,必须注意。如果服药过程中出现胸腹痞满,食欲减退,大便溏泄,舌苔厚腻,应暂时停药,给予调理脾胃,否则对病情也是不利的,也可在应用大队养阴方药中,加用一些如半夏、陈皮之类的健胃调气之品,有很大的好处。试观古人制方,如麦门冬汤之有半夏,甚至如补肾的地黄丸之有茯苓、泽泻,都是很辩证的,不是绝对化的。其三是温病固然以伤阴为主要矛盾,但阴阳互根,阴虚及阳,导致阴阳俱亏,气液两衰,这类病人,临床上并不鲜见,对此不可专恃养阴滋液,应于滋阴药中加入益气之品,或益气以养阴,取“阳生阴长”之义。如治暑热损伤气津,化源欲绝,而见多汗喘喝,神倦气馁,脉散大,舌淡红少津,时时欲脱者,用生脉饮益气敛阴,挽救厥脱;治阳明热盛,气阴大亏,而见壮热,口渴,大汗,脉浮大而芤,用白虎加人参汤清泄邪热,益气生津,以防津伤气脱,此即吴鞠通所谓:“脉浮大而芤,几于散矣,阴虚而阳不固也。补阴药有鞭长莫及之虞。惟白虎退邪阳,人参固正阳,使阳能生阴,乃救化源欲绝之妙法也。”它如三才汤、王氏清暑益气汤、沙参麦冬汤等,均为养阴益气而设。热病后期,特别是恢复阶段,往往余热未净,气阴未复,加之胃气未醒,脾运不良,此时宜于益气养阴,清理余邪,不可纯投滋腻,以免碍胃留邪之弊,竹叶石膏汤之类可以取法。

对于开窍法,潘老的研究更是入微入细。以温病拯危救急常用的“三宝”即紫雪丹、至宝丹和安宫牛黄丸为例,我省嘉兴地区中医界流传这样一首谚语:“乒乒乓乓(形容躁动之状)紫雪丹,勿声勿响至宝丹,糊里糊涂牛黄丸。”形象地说明了止痉熄风紫雪为强,开窍醒神至宝尤胜,解毒豁痰安宫更妙,临床应用当有所区别。潘老为了深入说明三方作用的差异,特对其组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犀角、麝香三方均有之,西黄、朱砂、腰黄、冰片四药,至宝丹与安宫牛黄丸二方用之,羚羊仅紫雪用之,余二方未用。于是认为开窍的作用,至宝、安宫之力较胜,而平肝熄风之功,则以紫雪为佳。且紫雪配有四石、三香、升麻、玄参和朴硝,清热、镇静、泻下作用是其所长;至宝丹有玳瑁、琥珀之安神、利尿,此乃与紫雪、安宫所不同点;而安宫用栀子、芩、连清三焦之热毒,为至宝、紫雪所未备。故三方虽都有开窍作用,而紫雪重在清阳明之热,安宫主以泻三焦之热毒,至宝长于宁心安神,其功效各有不同,故其适应证,亦有差异。如此分析比较,确能发微阐幽,醒人耳目。他还善用神犀丹,认为本方开窍之力虽较“三宝”为逊,但凉血解毒之功见长,治温热、暑疫、温毒等邪陷心营,热毒深重,症见神昏、发斑、舌绛者,甚为合拍。

4 热病急症善施治,衷中参西疗疫病

潘老曾不无感慨地说:“中医对急性热病急症的处理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却在一般人的头脑中将中医看做为‘调理’医生,就连我们有些中医工作者也变得畏首畏尾,遇到急症就推,致使许多中医传统的灵方妙药,未能充分发挥作用。若长此以往,这些宝贵的东西,就有丢失的危险。西药抗生素越来越多地表现它的弊病,如耐药菌株的不断出现,过敏逐渐增多,病人身上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等。因此,我们今天研究这个问题,愈加迫切需要。”语重心长,令人深思。的确,潘老是一位治疗热病急症的高手,如他对呕吐不止的治疗,善用玉枢丹,认为本方功能辟秽化浊,清热解毒,主治热毒内陷,秽浊犯胃所致的频繁剧烈呕吐,是夏秋季节治温疫时邪的常用方,内服可用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恶性疟疾的呕吐,急性胃肠炎、急性胆囊炎呕吐不止亦可用之;苏连饮方出《薛生白湿热病篇》,对其方义,他分析说:“方中黄连清湿热,苦以降上冲之火,佐以苏叶甘辛芳香,通降顺气,配伍甚精,实开治热病呕吐的另一法门,与生姜、吴萸祛寒止呕大相径庭。”认为此方对湿热病肺胃不和,“呕恶不止,昼夜不瘥”者用之显效。有些急性热病呕吐不能进药,可先用此二味煎汤,慢慢呷之,呕吐可止。并指出是方用量极轻(川连3~4分,苏叶2~3分),是“轻可去实”,“轻药能愈重病”的妙方。对热病抽搐,潘老在治疗时推重“止痉散”(全蝎、蜈蚣),收到镇痉熄风的良好效果。对厥证的治疗,他体会热厥腹部拒按,中焦燥实明显的,可用大承气攻夺;液涸者用增液承气汤,腑气一通,往往可使热退厥回。虚寒厥逆,多见于正气衰亡的时刻,证见脉微或促,肢冷面白息微,血压下降等休克或休克前期征象,此时当急投四逆汤、参附汤或生脉散加附片,莫谓热病而弃良药不用。对呼吸衰竭,潘老在治疗乙型脑炎时提倡运用六神丸,每次10粒,每小时1次,最大量日服50~60粒(小儿酌减)。认为方中的牛黄有镇静、抗惊厥及强心作用,蟾酥能强心升压,冰片能兴奋中枢,麝香也有兴奋中枢神经、强心利尿、促进腺体分泌作用。另一方面,必须看到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呼吸道炎症病变,痰涎壅盛,气机窒塞导致缺氧,形成恶性循环,促使呼吸衰竭加重,所以同时配以竹沥10ml,加姜汁2~3滴,菖蒲3~5g,有豁痰宣闭之效。还强调在这危重时刻,中西医结合治疗是相当重要的。对昏迷的治疗,潘老认为紫雪丹、至宝丹和安宫牛黄丸的作用同中有异,临床须随证选用(详上文)。其对神犀丹,认为方中金汁这味药解毒之功甚伟,惜现代已不用,可以人中黄代之。

潘老经历了多次温疫流行,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如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他曾遇到3次登革热流行,日诊该病50~60人次,他按暑湿证治,将本病分为初起期的暑湿壅遏肌表证、发疹期的暑湿复燃伤络证、恢复期的暑湿消解后虚证三个证型进行辨治,用青蒿、银花(或忍冬藤)清暑解毒,滑石、槟榔利湿除痹为基本方。对起初期之暑湿壅遏肌表证,加荆芥、防风、薄荷、炒苡仁等,疏肌表之风湿;对发疹期之暑热复燃伤络证,加赤芍、丹皮、黑山栀、蝉衣等,凉血透疹。鉴于本病发疹无明显伤营出血之证,故一般不用犀角、元参、紫草,与治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之斑疹,不可相提并论。这一治疗方案,通过200余例的临床应用,证明有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康复较易的优点。

上个世纪60年代,潘老亲临临床第一线,开展“乙脑”的防治研究,他参合西医分期、分型标准,将本病分为卫分证、气分证、气营两燔证和营分证(传心包证)四种类型,卫分证接近于初期或轻型,气营两燔证和营分证接近于极期或重型、极重型,气分证介于卫分证与气营两燔证之间,并认为上述四个证型往往交错出现,相互兼见,临床未可截然分割。由于本病一般不出现呕血、便血等动血症状,所以他认为单纯的血分证是极少见的。在治疗上,他指导课题组制订了银翘1号(银花、连翘、、薄荷、鲜芦根、大青叶)、白虎2号(生石膏、知母、银花、连翘、大青叶、鲜芦根、生甘草)、玉女3号(生石膏、知母、鲜芦根、鲜石斛、连翘、银花、生甘草)和营宫4号(鲜生地、丹皮、银花、石菖蒲、黄连、玄参、竹叶、麦冬)四个处方,分别适用于卫分证、气分证、气营两燔证和营分证,临床取得了显著疗效。更值得一提的是,潘老有鉴于本病演变极为迅速,往往入院时辨证为卫分证,但不到二、三个钟头,病人即现高热、神昏的“气营两燔证”,他参照吴有性《温疫论》“此一日之间,而有三变,数日之法,一日行之,因其毒甚,传变亦速,用药不得不紧”的名论,主张对于传变迅速的病例,治疗上应突破“一法一方,一日一剂”的框框,大胆、果断地采用“数日之法,一日行之”的紧急措施,如有些患者白天尚用银翘1号,晚间根据病情剧变随即改用营宫4号,这样确能顿挫和扭转病势向不良方向发展。

又如对重症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潘老经验尤丰,以暴发性病毒性肝炎(急性肝坏死)为例,他认为本病相当于中医所说的“急黄”,在辨治上衷中参西,熔古冶今,指出急性黄疸型肝炎,凡消化道症状严重,黄疸迅速加深,精神疲乏,烦躁不宁,舌苔黄燥,脉象滑数或细数,虽起病仅三五日,就要虑其为暴发型肝炎,它的指征是:黄疸进行性加深,谷丙转氨酶极高,碱性磷酸酶异常,特别是球蛋白的异常升高,血氨的明显增高,在这种情况下,乘其未陷昏迷,宜用大黄之类通涤胃肠热毒,实为要务,不可犹豫。如已现狂躁,或伴有出血倾向,舌苔黄燥质红,需加用神犀丹以解毒凉血,或可遏止病情的恶化。此虽不是背水一战之计,而亦为图之于预方法。一般说来,黄疸逐渐消退表示病情有转机,若黄疸指数降至20单位以下,大多无病危之虑。对于重度黄疸患者,他经常用牛黄(吞服),及煎服大剂量虎杖配赤芍而获效。对于白、球蛋白比例的失调,认为当慎用生物制品“白蛋白”,过于滥用,一旦停药也许会引发球蛋白的升高。主张用促使肝细胞改善的中药,如鳖甲配失笑散、地鳖虫、山甲,大剂量白术等,都有一定作用。对于降低谷丙转氨酶,认为只要患者黄疸与白、球蛋白比例有所改善,症状逐渐消失,也不必急于降酶,因为在坏死肝细胞的排泄过程中,肝外血液的谷丙转氨酶有一段时间是偏高,在冲涤一定的时间后它就会逐渐消退。强调要从整体来观察患者,不能单纯盲目地凭谷丙转氨酶的指标来判断病变的轻重和预后的好坏,这点值得注意。

以上仅是择要记述潘老研究和治疗温病的心得和体会,相信对今天临床特别是防治急性传染病不无裨益。

收稿日期 2009-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