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采伐迹地阔叶林营造技术及效益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采伐迹地阔叶林营造技术及效益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从造林树种选择、造林、幼中林抚育、择伐利用等方面总结了采伐迹地阔叶林营造技术,并总结了其取得的效益,以期为采伐迹地的更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采伐迹地;阔叶林;造林;抚育;择伐利用;效益

中图分类号 S754.3;S782.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3-0268-0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山区农民正逐步向平原地区和中小城镇移民,有的行政村已经成为空壳村,大部分人口已迁移。山区居民大幅度移民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但林业生产面临较大的困难和问题,采伐迹地更新难以正常进行,虽推行采造挂钩,所谓采伐迹地造林只不过是一种形式,更新造林成效较差,采伐迹地向灌木丛(林)演替,大多物种不能成为商品材(加工用材)。特别是松、柏、柳杉等树种的采伐迹地一旦更新造林成效差,其演替而成的森林商品率更低。虽然仙居县50%的有林地划归生态公益林可任其自然演替,但商品材(林)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林种。

在目前情况下,用材林造林树种应选择具有萌更新能力的物种,即使采伐迹地的更新造林成效差一点,可凭借其自身修复能力形成新的森林,达到森林的动态平衡。根据当前林业生产面临的实际问题,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在多年营造林实践的基础上,提出采伐迹地更新,采用具有萌能力的阔叶乔木树种搭配10%的针叶树,使所培育的森林采伐后能凭借自身的修复能力再形成新的森林生态系统,达到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动态平衡。搭配10%的针叶树种可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水平,提高森林质量和蓄积量。择伐利用保证森林生态系统较完整,且没有生态风险和灾难后果。因此,在目前采伐迹地更新造林总结分析的基础上,就采伐迹地阔叶林培育作一简单的概述,以供同行借鉴。

1 造林技术

1.1 造林树种选择

选择的树种必须具有萌更新能力强、育苗造林容易、生长快、杆形通直、材质优、用途广、经济价值高的阔叶树。根据多年营造林实践,可优先选用木荷(Schima superba)、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红豆树(Ormosia hosiei)、檫树(Sassafras Tumu)、锥栗(C.henryi)、黄檀(D.hupeana Hance)、杉木(Cunninnghamia lanceolata)、马褂木(Liriodendrom chinensis)等。

1.2 造林

1.2.1 松、柏、柳杉采伐迹地造林。松、柏、柳杉采伐迹地中的伐桩无萌能力,需人工更新造林。带状清理采伐迹地,每隔2.5 m清理出1条栽植带,栽植带与上坡方向平行,带宽100 cm。栽植规格为:2.5 m×2.5 m,初植密度为1 590株/hm2。栽植带内全部刈除杂草灌木,保留能成材的阔叶乔木树种(幼苗、幼树和萌)。对保留的萌条做好修枝工作,使之具有良好的干形[1-2]。若栽植带内已有阔叶树,则不需要重新造林。造林穴的规格选择以40 cm×40 cm×25 cm为佳,块状整地规格一般为60 cm×60 cm×20 cm,造林前,应将穴内的草根与石块拣出。一般应在12月底完成开挖造林穴。采伐迹地宜选用枫香、木荷、黄檀、深山含笑等树种,同时搭配10%左右的杉木、柏木、湿地松。栽植的时间为2月中旬至3月中旬,苗木规格为1~2级苗。一般选用树种在4种以上。

1.2.2 阔叶树采伐迹地造林。阔叶树采伐迹地造林密度一般要求超过900株(丛、桩)/hm2,且均匀分布。若密度小于900株(丛、桩)/hm2且不均匀分布的,应及时做好补植工作。采用块状对植被进行清理,规格为150 cm×150 cm,其整地、造林穴开挖、苗木规格的选择、造林及新造林的抚育管理等同松、柏、柳杉采伐迹地造林。

1.2.3 杉木采伐迹地。杉木采伐迹地具有萌更新能力,经封山可恢复原森林,但由于稳定性差,植被易退化,生产力水平较低,生态功能较不完整,需对树种结构进行调整。采取带状的方式对植被进行清理,块状整地及造林穴规格等要求同松、柏、柳杉采伐迹地造林。补植造林密度一般以900~1 200株/hm2为佳。其造林配置可采用不规则或规则的方式进行补植。选用深山含笑、枫香、木荷、马褂木、檫树等树种。苗木处理、配苗法散生混交栽植、造林后3年抚育等同松、柏、柳杉采伐迹地造林,同时应做好杉木萌的选育工作,促成针阔混交林。

1.3 幼中林抚育

当幼中林的郁闭度达到0.8时,即在林分开始自然稀疏地形成时及时进行间伐。间伐前应先对林分进行调查,再进行合理地规划设计。先做好间伐除样板,经过验收后符合设计要求才可以推广,否则应及时地予以调整[3]。间伐前应对伐除木进行标识,且保留木和伐除木应标识明显。保留优势木群落,可适当伐除其的部分中等木。应伐除各树种的劣等木、细弱木及过密处的部分中等木等,对林分中珍贵的稀有针叶树种及幼苗、幼树予以保留,伐除不良杂草及灌丛。同时做好保留木的修枝工作,修枝高度一般不超过全树高的1/2,使之形成良好的干形。间伐后林分郁闭度易控制在0.6左右。

1.4 择伐利用

当林分(群落)中超过10%的林木个体的胸径达到40 cm

以上时,可择伐胸径超过40 cm的林木个体进行利用。伐后及时将采伐的剩余物进行清理,避免压住林下的幼苗及幼树,及时做好幼苗、幼树的抚育管理工作。在无幼苗及幼树的地段,可在林下进行常绿阔叶树的补植。及时对林分(群落)中的中幼龄个体进行修枝,刈除影响保留木生长的灌木及杂草。把现有人工林、天然林逐步导向到自然演替顶极稳定的群落状态[4]。

2 效益分析

采伐迹地中保留、培育了原有的阔叶乔木树种,可促成异龄复层林,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留下的阔叶树具有较大的生长量,比新造林的阔叶树生长快、适应性强,可提早成材。有些阔叶树物种是人工造林,有些是珍稀物种,可增加生物多样性。

带状清理植被,清理带(栽植带)与上坡方向平行,有利于施工,既可节约造林费用支出,又不会造成水土流失,对原林地生态环境破坏较少。造林密度适中可减少间伐抚育费用,又朝着培育大径材的方向,较符合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阔叶树用材林的培育兼顾了生态建设,其中有10%针叶树可充分发挥林地生产力水平,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林木质量,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的需求。

择伐利用可节约造林费用30%以上,使林分生长量提高25%以上,该种近自然森林经营具有抗灾能力强、投入成本低、无生态风险和灾难后果等优点,可在同一空间森林内同时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4],较符合目前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推广价值。

3 参考文献

[1] 吴道圣,张新民.多树种混交造林密度确定及混交技术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2006(20):103-104.

[2] 张豪杰,吴道圣.华山松造林技术[J].林业科技开发,2007(21):193-194.

[3] 邱孝平.枫香在杉、松采伐迹地上更新造林试验初探[J].安徽林业科技,1998(1):32.

[4] 陆元昌,KNURT STURM,甘敬,等.近自然森林经营的理论体系及在幼龄林抚育改造中的实践[C]//2004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第十一分会场论文集.海口:2004中国科协学术年会第十一分会,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