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对幼儿色彩敏感反应的实践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对幼儿色彩敏感反应的实践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园的绘画教学中,色彩运用较之其他绘画技能技巧更为重要,它是一切美术活动的基础。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色彩知觉力的强弱、敏感程度和个人知觉品质影响着美术作品的效果。

绘画教学美术作品色彩素养在幼儿园的绘画教学中,色彩运用较之其他绘画技能技巧更为重要,它是一切美术活动的基础。色彩是十分重要的艺术语言之一,它可以生动地表现出作品的情感。一个对色彩敏感的幼儿会将画面描绘得五彩斑斓,富有表现力。在教学实际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色彩知觉力的强弱、敏感程度和个人知觉品质影响着美术作品的效果。一幅成功的幼儿作品离不开色彩的装饰,没有了色彩,孩子们无法将自己眼中美丽的世界表现出来,而且幼儿期的孩子好奇心强,喜欢鲜艳、艳丽的色彩。在涂涂画画中,认识色彩对幼儿是一种不可抵挡的诱惑。从小班开始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能提高他们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同时对促进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和智力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色彩教学需要全面发展个性色彩,需要不断在创造中使幼儿的色彩天性全面发展。幼儿色彩教学应成为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精神力量,它的教育作用已远不止让幼儿学习那些与幼儿绘画关系不大的名词术语和色彩知识,而应该让幼儿以自主精神去创造性地表现色彩,自己成为驾驭色彩的主人。

近年来,人们大力倡导艺术教育。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美术的核心在于创造。由线、形、色、构图组成的美术的基本要素,是美术教育的核心。色是审美信息中之一。因此必须培养儿童对色彩性质的了解。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儿童认识颜色的能力,通过美术活动提示以颜色的规律性为基础的色彩学规律,有助于儿童审美趣味的培养。就培养孩子的色彩能力来说,在绘画活动中,对孩子在色彩上的认知,感觉有较大的帮助。在我班,经过绘画活动,孩子们对色彩的认识有了突飞猛进的飞跃,他们自信、轻松地运用个人的审美情感,创造性地表现色彩,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色彩风格。

一、从生活中引导幼儿追求颜色

比如说,有些孩子的衣服色泽鲜艳,色彩和谐,甚是好看,在孩子们做游戏时,我有意识地叫嚷,让孩子们发现:“呀!妞妞,你这件衣服真好看,有黄颜色和红颜色在一起好看极了,你们的妈妈真有眼光!”“哇!里面这件毛衣也不错,在蓝颜色里印上桔红色的花朵,好看极了!”在我故作声张中,孩子们一个一个地被吸引来了,都像模像样地欣赏起来。有些孩子还不甘落后道:“张老师,我的衣服也好看啊!你看,有这么漂亮的颜色,我最喜欢了!”于是,孩子们纷纷去发现自己的衣服并急于介绍自己的衣服漂亮。趁此机会,我设计了拓印画——《漂亮的毛衣》,引导孩子以组画形式,用纸团、树叶、一些水果、蔬菜等以拓印的方法在已裁好的涂有颜色的纸质做的毛衣上拓印自己喜欢的鲜艳的颜色。于是,漂亮的裙子、小毛巾、节日的装饰等等,都是好的题材。我随机地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发现五彩的颜色,并用心设计活动,在孩子好奇、感兴趣中慢慢使他们对色彩有了浓厚的兴趣。

二、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绘画活动中追求颜色

根据油画棒的特性,我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在乱涂乱画中发现油画棒颜料的魔力,主动去探索色彩。首先,我让孩子认识各种颜色,孩子看到这些已跃跃欲试了,我还纵容他们说:“在白纸上用它们来玩游戏,会有新发现。”于是,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把这些颜色在画纸上疯狂地涂呀、玩呀,他们惊讶地发现,原来的颜色不见了,却变出了很多种见过和没见过的颜色,但有的却很灰暗。就这样,孩子们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喜欢上了绘画活动。

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在绘画活动中引导幼儿掌握一些色彩的技能技巧,能提高幼儿的色彩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情感。美感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这时,孩子对色彩有了自己的喜好,辨色能力也大大提高。他们通常喜欢的颜色是那些纯度较高的颜色。画面上颜色的种类也增加了,但不太考虑色彩和谐美。有些幼儿只用几种颜色而不理会其它颜色,作品色彩单调,换色很少;有的幼儿只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在涂色中大量换色,使作品出现五颜六色杂乱不协调的色彩;有的幼儿着重以实际为准,选择与物体相似的颜色等。为了全方面地提高幼儿的色彩能力,使其有较强的审美情感,我从绘画的色彩规律性入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引导,逐步提高他们的色彩能力。

三、引导幼儿从绘画中学习色彩知识

幼儿处于不定向、不规则的状态中,他们对颜色的偏爱,虽然和个性、气质及兴趣有关,特别是和年龄有关,但多数情况下,是下意识的选择,我们不能衡量成人绘画作品的标准要求幼儿。教师要从孩子的绘画心理着手,设计有趣的课题,渗透理性的指导,让孩子在玩、涂中学习到色彩的知识。

四、尊重幼儿个人的色彩风格

有些幼儿比较喜欢一些较暗、灰的颜色,这时,教师不能强求孩子硬是用鲜明的颜色,更不能用言语打击幼儿的色彩意识:“怎么这么难看?黑乎乎一片。”教师应了解孩子的心理:“为什么用这些颜色?”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在黑暗中寻求光明,使孩子的作品光明、开朗。

美术欣赏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内容。美感经验产生于个体与作品的交互作用。对视觉艺术的知觉不仅有赖于一般知觉能力。而且还需要欣赏艺术形式的技巧。德国教育家斯克沃兹(Schwartz)1965年在实验研究后得出结论:幼儿的艺术品味和创造性受周围环境中的艺术作品的影响。名画作品丰富多样、色彩等都较为完美。在引导幼儿欣赏时我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引导孩子结合他们已有的色彩知识,把握作品的色彩方向。同时,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体验充分表达自己对画的感受。

为了让孩子把自己的色彩知识、审美情趣,发挥在改装画中,特意由教师出主题,孩子自己去构图,运用色彩进行表现。如迎国庆、庆元旦、春天来了等孩子能用暖色调表现节日的浓烈气氛,用暖色调及丰富的颜色表现春天的生机勃勃。努力营造感知美的环境,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体验和感知美的机会,充分运用多种手段,引导幼儿自觉建立起良好的审美感觉,激发他们的艺术情感,形成表现美和创造美的强烈氛围。

综上所述,教师要把握好孩子的绘画心理特征及年龄特征,多方位,多元化地运用各种手段、形式,为孩子提供有丰富色彩的环境与条件,尊重孩子个人的审美倾向,提高孩子的色彩能力,增强孩子的审美情趣,使其有独特的个人色彩风格,创造性地表现美。

参考文献:

1楼必生,屠美如.学前儿童艺术综合教育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儿童美术教学法研究.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3朱家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华东师大出版社.

4李慰宜.走进幼儿绘画世界.上海教育出版社.

5郭建南,史悠鹏.色彩的理论与表现.浙江省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