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紧抓自由贸易区发展机遇 拓展广东外经贸发展空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紧抓自由贸易区发展机遇 拓展广东外经贸发展空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广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是广东省外经贸厅厅长梁耀文2004年12月28日在广东―东盟经贸合作报告会上的专题报告,报告全面提出了扩大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工作思路。

中国与东盟共建自由贸易区,是我国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的一项战略举措。东盟是广东最重要的周边市场之一,在广东外经贸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要从战略高度上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及时实施之后,广东省外经贸发展面临的又一个重大的机遇,努力将广东省与东盟的经贸交流和合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为广东省经济发展拓展新的空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广东外经贸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东盟是广东最重要的周边地区之一

东盟是一个拥有5.5亿人口、面积达430万平方公里的重要区域组织,是当前世界最具经济活力和投资吸引力的地区之一。其内部自由贸易区和经济共同体建设不断加快,目前东盟各成员国的平均关税已经下降到5%以内,并正在为最终实现零关税而努力。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我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启动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区。继2004年1月开始实施“早期收获”计划之后,双方又将于2005年全面启动货物贸易降税进程,投资、服务贸易领域等其他领域的议程也即将开始,预计2010年将形成一个货物、服务和资金自由流通的全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意味着巨大的经贸合作机遇。

广东与东盟是近邻,传统上经贸往来密切。当前区域经济合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与周边地区加强合作,促进共同繁荣和发展,是一项及时的战略选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更加突出了东盟这个周边市场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为广东与东盟加强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广东与东盟经济互补特征显著

从生产力水平及经济结构看,2003年广东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1900美元,这个数字远低于新加坡和文莱,低于马来西亚,略低于泰国,但远高于东盟其他国家。说明广东与东盟绝大多数国家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不具竞争性,更多地具有互补性。

从机电产业生产布局来看,广东与东盟都是世界重要的机电产品生产基地,双方的机电产业在参与全球生产体系的竞合中形成了相互匹配的生产链条,机电产业内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分工合作日益密切。

从资源条件上,广东与东盟资源禀赋不同。广东比较缺乏自然资源,东盟国家自然资源丰富,木材、橡胶、石油、天然气、煤、锡、镍、铜、金、银等资源储量、生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近年广东对东盟资源型商品的进口需求越来越大。双方资源条件、经济结构、生产力水平以及消费水平的差异,有利于双方在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和市场等方面的合理流动及有效配置。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广东与东盟贸易与投资双向发展提供现实机遇

首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推动广东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增长。当前东盟国家经济恢复增长,对国外商品有巨大的进口需求。2003年东盟十国进口总值达到3827亿美元,接近于中国2003年4383.7亿美元的出口总值。

进口量最大的是用于满足生产需要的电子、通讯设备和各种机械等机电产品,其次是经济复苏后对消费品有旺盛的需求。机电产品是广东的优势,轻工、纺织服装等消费类产品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劳动技术比其他国家熟练,具有比较优势,出口东盟的潜力很大。

另一方面,广东不断发展的制造业基地对东盟资源性产品和电子元器件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减让以及贸易便利化的实现,必将扩大广东与东盟机电产品、日用消费品和资源产品的双边贸易。

其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经济结构的差异,广东与东盟具有了良好的产业转移与承接的基础和条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便利化和自由化措施必然将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梯度转移,这为广东引进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家的资金,以及“走出去”投资开发东盟资源,并转移广东出现生产过剩和闲置资本的轻工、纺织、家用电器等产业创造巨大的机遇,为广东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并举,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资源、两个市场,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供巨大的机会。

再次,广东商贸服务业面临新的机遇。广东拥有广州、深圳、珠海、汕头、湛江等一大批优良的港口,和中国最大的机场企业之一―广州白云机场,在华南乃至中南和西南地区发挥着的物流运输枢纽的作用。

广东同时还具有毗邻港澳、商贸服务业发达的优势,是内地与东盟商品进出的重要集散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区域内商品和货物的流动将成倍增加,广东港口和商贸服务平台的优势将进一步突显。尤其是地处粤西的湛江港,是我国大陆通往东南亚、非洲、欧洲、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也是西南地区货物进出口的主通道,在中国-东盟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今后这个地区将成为自由贸易区重要的出海通道,这将使湛江乃至粤西经济面临一个新的发展机遇。

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具有较好的基础,但在彼此经贸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占比重有待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广东和东盟的双边贸易持续增长,贸易依存关系明显。2000至2003年,广东与东盟的进出口年平均增速达到22.4%。2003年的贸易额达到264.9亿美元,占全省进出口贸易总额的9.3%,占全国对东盟贸易额的33.8%。其中广东出口东盟73.0亿美元,增长18.3%;自东盟进口191.9亿美元,增长39.5%。东盟成为广东第五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机电产品是广东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的主要商品。2003年广东从东盟进口机电产品118.8亿美元,增长47.6%,占广东从东盟进口额的61.9%;对东盟出口机电产品49.5亿美元,增长13.9%,占广东对东盟出口额的67.9%。机电产品贸易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反映了双方机电产业内的配套互补关系。

其次,广东从东盟进口塑料、石油、橡胶、原木、钢材等资源性初级产品比重比较大,2003年金额达到44.5亿美元,占广东自东盟进口额的23.2%,反映了双方在资源结构上的互补性。

在贸易稳步发展的同时,广东与东盟的相互投资与合作卓有成效。东盟对广东的投资一直保持基本稳定的态势。截至2003年,东盟对广东直接投资协议投资金额94.17亿美元,占广东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协议投资总量的4.26%;累计实际外商直接投资47.4亿美元,占广东实际吸收外资总量的3.38%。2003年东盟对广东直接投资合同外资金额17.67亿美元,同比增长2.4倍。实际直接投资4.85亿美元,同比增长12.3%。较高的增长速度反映了东盟对外投资能力正在增强,也反映了广东作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对东盟企业的强大吸引力。随着广东经济实力的加强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步推进,广东企业赴东南亚投资发展很快,业务涉及贸易、生产、劳务、资源开发等多个领域,涌现出一批合作比较成功的典型企业,如TCL集团、广州卷烟一厂等。

目前广东在东盟各国投资设立企业84家,投资总额1.34亿美元,中方投资额1.18亿美元。其中2004年1至10月投资了18家企业,投资金额3663万美元,发展势头很好。广东省在东盟开展承包工程、劳务合作也呈现了健康发展的态势,2000至2004年广东省在东盟开展承包劳务业务合同累计64758万美元,完成营业额42246万美元。

这些数字与双方的对外贸易规模和吸收外资总量相比,还很不相称,与中国和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经贸合作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主要的问题是:

广东与东盟贸易额小、贸易不平衡,与广东出口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2003年广东对东盟出口72.99亿美元,仅占东盟进口总值的1.9%,占广东出口总额的4.8%。并且广东对东盟的贸易逆差逐年递增,2003年达到118.9亿美元,比上年大幅增长了56.9%。贸易逆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广东从东盟进口大量资源型和原料性商品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原因,一是广东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商品不多,目前机电产品贸易存在大额逆差,其实质是跨国公司在其中主导,广东企业自主控制能力有限。除了加工贸易商品以外,广东出口到东盟的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产品大多为贴牌商品,广东品牌商品不多。二是广东优质商品、名牌商品对东盟市场重视不够,开拓不力,反而质次价低商品进入东盟多。

“走出去”投资规模小,广东制造业优势尚未很好发挥

广东赴东盟投资还处于初级阶段,与广东省实施“走出去”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目标还相去甚远。一是与东盟吸收外资的总规模相比,广东对东盟的投资规模仍处于低水平。

2003年,东盟吸收外国直接投资约130亿美元,而广东对东盟的累计投资量只有1.18亿美元。

二是大部分“走出去”投资的企业规模小,平均投资规模为140万美元,这种投资规模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三是广东对东盟投资企业多为贸易型企业,生产性企业较少,目前广东在东盟各国投资设立企业84家,其中67家为贸易公司,生产企业只有17家,这与国际上工业类企业在跨国公司中处于主体地位形成鲜明对照。

四是与全国水平比,广东在东盟的境外投资项目数占全国比重不到10%,承包劳务业务占全国的比重低于5%,与广东制造业大省和外经贸大省的地位很不适应。

广东企业开拓东盟市场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一是东盟国家对广东还不了解,广东在东盟国家还未形成自己的品牌。广东商品与广东企业被简单界定为中国商品、中国企业,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东盟国家消费者对中国商品价格低、质量差的印象一时难以消除,据反映,越南、柬埔寨等国国人宁愿购买欧美二手摩托车,也不愿够买中国新车。

这种舆论环境对中国产品和企业非常不利,对广东企业开拓东盟市场非常不利。

二是广东企业还面临发达国家跨国集团的激烈竞争。日本、韩国、欧美企业进入东南亚已经有约20年的历史,其品牌已深入人心。在整体实力和经济条件上,广东企业与他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近来,日本、韩国、印度等其他亚洲国家,甚至遥远的美国,也都相继发出了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信号。因此,来自发达国家的竞争是我们必须长期面对的问题。

抓住机遇,促进广东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新的发展

新形势下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目标与任务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已经进入实质性全面启动阶段。我们要紧紧抓住最好时机,推动广东和东盟贸易与投资、“引进来”与“走出去”各项战略同步发展,力争到2008年三年内将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进出口贸易方面,根据东盟秘书处的估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将使东盟对华出口增加48%,而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加55.1%。广东省应确立更高的目标,力争在2008年实现广东与东盟贸易的成倍增长,特别是应当把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提升。

“走出去”方面,要实现全省新批境外投资企业数量、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保持20%以上的增长,企业规模和质量有较大的提升。要大力扶持、培育一批名牌企业,发挥名牌效应。

“引进来”方面,目前广东吸收东盟外商直接投资的份额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底,东盟国家来华投资协议投资金额占中国合同吸引外资总额的6.85%;实际投入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46%。而东盟对广东协议投资和实际投资的比重分别为4.26%和3.38%。今后几年,广东省要争取吸引东盟直接投资,使之所占比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扩大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的工作重点

1. 全方位、深层次开拓东盟市场,使广东对东盟出口再上一个台阶。要在重点鼓励机电产品出口的同时,支持广东具有比较优势的纺织服装、鞋类、陶瓷、灯具、钟表等传统商品出口;要在巩固扩大对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重点伙伴出口的同时,努力培育越南、柬埔寨、缅甸等新兴市场;要在鼓励加工贸易出口的同时,努力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产品出口,要积极实施品牌战略、以质取胜战略,鼓励企业创立各类产品名牌,推动品牌企业走出去;要在保持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增长的同时,积极支持民营企业扩大出口。

2. 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引导和支持广东省具备条件和实力的企业到东盟投资。要选择政局稳定、投资环境较好,且与广东省有一定经贸合作基础的国家为重点,充分调动省内企业的积极性,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引导和支持广东省具备条件和实力的企业到东盟投资。

一要围绕广东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推动一批有成熟技术和富余生产能力的企业,特别是机械、电子、轻工、纺织、食品企业到东盟投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促进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并带动我国设备、零配件、原材料进一步扩大出口。

二要围绕多渠道、多方位地有效利用境外资源能源的策略,发展一批资源开采加工型投资项目;三要开展多途径、多形式的合作,推动企业赴东盟开展港口、交通、电力、市政、环保、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和工程的承包建设。

3. 重点针对东盟五个老成员国,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东盟的五个老成员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尤其新加坡拥有比较充裕的资本和成熟的技术对外投资,是目前东盟国家中对广东投资最多的国家。广东省要加大对这几个国家招商引资力度,吸引这些国家高附加值产业前来投资。

新加坡是世界金融中心,广东省要扩大与新加坡在融资方面的合作,鼓励广东企业利用新加坡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条件,到新加坡融资,接触风险基金,或者在新加坡上市。

4. 拓展重点服务领域合作,搭建商贸平台。一是要发挥广东港口、口岸众多,以及毗邻港澳、商贸服务业发达的优势,为内地与东盟货物进出提供营销及物流服务,同时促进广东商贸服务业的繁荣。要抓住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遇,与港澳及泛珠三角成员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贸易投资促进、通关便利化、商品检验检疫、电子商务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打造泛珠三角拓展东盟市场的商贸服务平台。

二是要加强与新加坡、泰国等国开展会展、物流业、分销、教育、金融等服务业领域合作,推动广东服务业走出去,为广东与东盟投资和贸易合作提供配套服务。

近期内要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

1. 要组织策划系列宣传活动,跟踪进行自贸区的研究报道,营造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的良好氛围。一要在广东省外经贸厅已经举办的几场座谈会、报告会的基础上,为各市外经贸部门和民营企业组织专题讲座,深化各界对自贸区的认识;二要继续开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两廊一圈次区域合作等方面的研究,掌握动态情况,及时提供决策参考;三要在《大经贸》杂志及有关报刊开辟专栏,报道广东省外经贸厅研究成果和工作动态,为社会公众服务。

2. 要举办几场经贸活动,打造广东与东盟经贸合作新的亮点。一是要在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国家举办几场“广东名优产品展销会”,塑造“广东品牌”,把更多的名牌推向东盟市场。二是举办一场与东盟经贸合作为内容的网上政策推介会;二是应东盟有关国家的要求,邀请泰国、越南等国的工业园区和政府代表到广东举办投资环境推介会,实现企业与项目对接。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结合的方式,发展一批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进入东盟市场。

3. 要为企业办几件实事,尽可能为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条件。一是要建立信息服务平台。要与东盟各国信息咨询机构建立联系,既要收集东盟各国的商情信息和贸易投资环境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和刊物等渠道,为广东企业提供信息服务,也要交流广东投资环境和市场需求信息,帮助东盟企业增进对广东的了解。

二是要组织对重点企业的培训,选拔一批乃至数批基本条件较好的民营企业家,与香港等地的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对他们进行内外结合的集中培训,包括一定时间的海外培训。

三是要组织不同类型的企业交流“走出去”的经验。

4. 用足用好“走出去”政策,扶持企业开拓东盟市场。一要提高政策透明度,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申请和使用国家对境外带料加工装配业务的中长期人民币贷款和外汇周转贷款贴息,和国家对对外承包工程商业贷款的贴息及担保等鼓励政策。

二要简化有关手续,方便企业更好地使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开拓东盟市场。

三要争取尽快公布广东省第二批重点扶持境外加工业务的企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