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问题。方法 选取我院在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司匹林,硝酸脂类等),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1]。结果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心电图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改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倍他乐克;通心络;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59-0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逐渐改变,近些年来,国内外冠心病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冠心病心绞痛在临床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其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研究表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及发展和心理行为因素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等症状,有研究显示,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硬化,使得心脏血供受阻,造成心脏缺血缺氧而引发的[2]。由于冠心病心绞痛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因此能否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成了人们的关注的焦点,为此我院选取了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进行治疗后发现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在入院时经临床医师诊断,确诊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患者。其中男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8例,女性冠心病心绞痛患者62例,年龄在45-73岁不等,平均年龄为65.5岁,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性别等方面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此外,通过冠心病心绞痛分型标准发现,有40例患者为Ⅱ级,75例患者为Ⅲ级以及35例患者为Ⅳ级。

1.2 治疗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药物进行治疗(例如阿司匹林,硝酸脂类等);而治疗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进行治疗,其中倍他乐克每次剂量为12.5mg,每日2次,而通心络的服用剂量为每次4粒,每天3次。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三个月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3]。

1.3 疗效评定 如果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幅度等于或大于2级,或者患者的心电图恢复正常,那么治疗的效果即为显效;如果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幅度超过1级或者患者的心电图回升幅度大于1.5mm,那么治疗即为有效;如果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没有达到上述两种效果,那么治疗即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合适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对分析所得结果采用均数及标准差的形式进行检验,P

2 结 果

2.1 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发现,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心电图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改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有7例患者出现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但是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后均无大碍,两组患者在肝以及肾功能方面没有出现异常,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4]。

3 讨 论

冠心病心绞痛在临床上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其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研究表明,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及发展和心理行为因素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肌梗死等症状。有研究显示,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硬化,使得心脏血供受阻,造成心脏缺血缺氧而引发的。我院通过对2008年10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进行治疗后发现效果显著,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频率以及心电图等方面均具有显著改善。临床研究显示,倍他乐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慢患者的心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而通心络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患者的血管,在减缓患者病痛以及减少发病次数方面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两者联合使用对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更为明显。

综上所述,采用倍他乐克联合通心络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治疗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戴闰柱.13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从禁忌证到常规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10):381-383.

[2]肖红兵,张大东,顾俊.通心络对冠心病支架术后C 反应蛋白及预后的影响[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7,16(8):520-522.

[3]肖文良,戴华,姜志安,等.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Von Willebrand 因子和纤维结合蛋白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02,l(02):69-70.

[4]张艳慧,吉梅,张艳玲,等.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异常患者内皮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J].疑难病杂志,2005,4(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