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参与型”课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和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着重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参与型”在课堂实践中的具体实施途径和取得的效果,同时也指出了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参与型”课型;人文地理;教学模式;教学体系
依据地理学的学科特点,运用现代教育教学观念,摒弃传统教学的“填鸭式”等被动接受和教师一言堂的旧的师生关系,把“参与型”这一课型有机地运用到地理课教学中,是十分必要和及时的。它是完成教学工作,达到三元教学目标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因为“参与型”课型能把教法与学法,教师与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它的突出特点是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师生双方都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形成高效教学达到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尤其学生在其中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而一改其过去被动消极的听课的局面。通过两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参与型”课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是行之有效的,而且还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实施渠道主要体现在:课堂、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堂中精讲多练,使课堂由过去的教师中心转变为学生中心
以往传统的“课堂教学”以传授知识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却忽视了学生能动作用,而“参与型”教学法它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唤醒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这正符合素质教育的宗旨。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技能,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来发现和获得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的过程。但学生有效地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课堂上教师按学生的年级高低、心理特点和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在认真分析吃透教材的基础上,通过采取课前思考、设置问题情境、自由讨论,教师精讲,课堂总结等基本程序,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师的讲授利求精讲,只有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也正如孔子所说的“不悱不愤”之时给学生以指导。
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启发学生运用科学语言来解释和掌握问题,解释某些地理现象和成因,这些都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以往的教学力法,把学生的参与意识、学习能力及素质全面提高放在首位。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自学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生当做学习的主人,把学生真正“学到手,学成功”作为教学目标。不但要使学生举会;而且使学生会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因此在课堂上需要授学生以“渔”,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都要让他们自己完成,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也是未来小学教师的必备素质。地理课“参与型”的运用最适合的部分是人文地理的教学。人文地理学科理论难度不大,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与政治,历史等学科知识联系密切,因此将教材每一小节内容分为一个研究课题,共有12个课题。基本上二位同学研究一个课题。由同学自主选择课题,经同学研究教材,上网查寻资料,设计学案和制造课件,主持课堂讨论学习,完成基础训练,师生共同评价总结。研究新教材后,学生将学习体会和建议,写给教材编辑。
二、利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参与到其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开设第二课堂,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是用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合格小学教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学生与社会、自然接触的窗口。几年来,利用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学生自己动手制做简单的教具(比如地球仪,地质构造模型、教学简图),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诗歌朗诵会、地理知识趣谈、爱我中华知识竞赛,地理讲座等,通过这些活动地开展培养了学生动脑的创造能力,动手的绘图能力,动口的表达能力,使之把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的统一起来,学生主动参与,达到寓教寓乐的目的。注意课外活动目的性、计划性要强,效果才会好,如讲到“地球在宇宙中”一单元时,我们师生动手制造了活动星图,走进自然观察星空:讲到“环境和环境问题”时,结合每年的“6.5世界环境日”,组织学生动手办环境知识小报,在全校进行宣传:讲到“自然资源和工农业区位”时,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观小兴安岭资源馆,市气象局和啤酒厂,使学生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使学生在课堂学到的知识真正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通过三种途径“参与型”课型的实践,总体效果非常可喜的,达到“参与型”课型教师主导,学生的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主体充分尝试、探究、交往和实践,给他们极大的自由发展空间,让学生主体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机械地“听”和“记”变为自觉地“动”和“思”,学生视野不受空间限制,学生思维可以在广阔天地自由驰骋。
但不可否定的是,目前的教材体系,难以搞成系统的“参与型”体系或转换成参与活动,需要解决重点内容的参与和知识学习系统性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了,特别是教师必须具有把握全局能力,而具备突出知识重点,突破难点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教师这方面的能力,尤其驾驭课堂教学能力普遍比较欠缺,这也是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