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文化接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丝绸之路上的宗教文化接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民族之间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相互交流的产物,是东西方文明相互接触与碰撞的结果,同样也是中华民族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有力证明。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把古代中国文化与中亚、西亚、波斯,甚至古希腊、罗马文化紧密联系起来。本文介绍了丝绸之路的概况、起源和交通路线等,以及在丝绸之路上发生的文化接触,论述各种宗教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探讨丝绸之路上中国与西域各国在宗教方面的文化接触

[关键词]丝绸之路;文化接触;宗教文化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8-0041-03

一、关于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概况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磅礴苍凉的古诗句,不免使人联想到充满神秘气息的西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雄奇壮美的边塞风光,更少不了缓缓行进驼队来为它锦上添花。在茫茫大漠之中,来自遥远东方的驼队,满载丝绸和瓷器,络绎不绝地将它们运往西方世界。

众所周知,养蚕织绢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丝绸即是古代中国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物品,因此,西方人将这一条中国与周边世界交流的通道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用来表示这条源源不断向西方输送中国丝织物的路线。

(二)丝绸之路的起源

丝绸之路在张骞“凿空”西域后正式开通,但此前的公元前5世纪,这条通道就已形成。①据司马迁《史记》记载,这条通道“使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而在张骞凿空以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与国外,外国由此信之”。裴在《史记集解》②中表示,“骞开通西域道”。

由此证明,张骞出使西域,对丝绸之路上经济贸易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为中原人带来了丰富的西域各国特产,也让他们了解了大量前所未闻的信息和知识;同时,此举也扩大了古代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促使西汉与西域各民族、中亚各国建立了友好关系,为各国、各地区和各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丝绸之路交通路线

丝绸之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通常所说的丝绸之路都是狭义的,是指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过天山南北,再经过中亚、西亚,西行至地中海沿岸城市的陆上交通大道。然而广义的丝绸之路还包括游牧民族迁来徙往的草原交通路线和通向中亚乃至欧洲的海上交通线。

根据沿线的自然特点,可以将丝绸之路分为东、中、西三个路段。东段指敦煌以东,长安、洛阳等著名古都曾先后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中段指敦煌以西,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及昆仑山、中亚东南部,地跨中国西端、塔吉克斯坦和阿富汗。西段指葱岭以西的路程,经过苏联、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伊朗、伊拉克、叙利亚、意大利、埃及等数十个国家的广大地区。

二、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接触

(一)文化适应

20世纪3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雷德菲尔德和林顿以及赫尔柯维兹等人共同起草并发表了《文化适应研究备忘录》,并在其中对文化适应作了界定:“当具有不同文化的各个群体进行持续的、直接的接触之后,双方或一方原有文化模式因之而发生的变迁。”

因此,文化适应可以解释为不同的文化在接触中互相影响,以至于各自产生不同程度的变迁。这种变迁应该是双向的,因为两种文化都会有所变化。但在实际中,较为强势的一种文化往往会影响和改变另一方。

贝瑞根据文化的维持情况、文化的接触和参与情况,提出了四种文化适应的模式:其一,同化(assimilation),是指在文化接触中,弱势文化的群体在寻求与主流文化、强势文化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大部分原有的文化特色,而仅保留强势文化。一般弱势文化群体是一些移民或者孤立的少数民族。其二,分离(separation),与同化恰恰相反,弱势文化的群体努力保护自己的母体文化,尽量避免与主流文化的互动,因而就出现了分离。其三,整合(integration),是指弱势文化的群体既寻求与主动文化的互动,又要保护自己的母体文化,因此在两种文化的撞击和交汇后,双方的文化元素并没有消失,而是逐渐地结合起来。其四,边缘化(marginalization),指当两种文化接触中,弱势文化的群体对维持和保护自己的母体文化没有太大兴趣,又不想与主流文化进行互动交流。

(二)丝绸之路上文化接触的概貌

自丝绸之路开辟以来,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在丝织品、茶叶、瓷器传往西域各国的同时,来自西亚、中亚的珊瑚、翡翠、象牙、琥珀、琉璃等物品也流入中原。除了这些传统的丝绸贸易外,中外商人还进行着稀有物品和奢侈品的过境贸易,如金银制品、宝石、珍珠、地毯、良马、药材等。然而,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接触并不仅仅表现在这些实物的交流上,四大发明、冶炼和凿井灌溉等生产技术也在积极传播,乐舞、杂技、服饰、宗教等精神文化也渐渐东传。

1.物质文化交流

古代的中西贸易往来,的确是以丝绸为开端的。西方人了解中国,也是从丝绸开始的。而后大量精美的瓷器随之传入世界各国,与华丽的丝织物完美结合,一同彰显了古代中国高超的技术文化和艺术水平。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强盛和繁荣,并深刻影响了一些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除此之外,中国的四大发明和茶叶、医药、天文、数学等也被传入其他国家和地区,并在很大程度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中国自古便被认为是茶的故乡,造纸术也经阿拉伯传到埃及、摩洛哥以及欧洲,指南针为欧洲航海活动提供了便利条件。早在古代,遥远中国丰富的物产和先进的文化,就已经使西方一些国家的人们充满向往。

2.精神文化交流

随着同其他国家、民族物质文化及生产方式的深入接触和不断交互,来自西域的乐舞、杂技、服饰、宗教等文化也日渐传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钟爱佛教乐舞,到了隋唐,上流社会更是以胡服、胡乐为潮流。中国古代优秀乐舞,非常典型地引用了“天竺乐”、“西凉乐”等西域风格;而不少文人墨客的诗文中,都有提及胡乐、胡服、胡舞、胡饰、胡笛等。由此可见,西域文明也在中国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除上述之外,宗教文化也开始慢慢传入中国,景教、伊斯兰教、佛教等宗教渐渐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并不断发展壮大,对我国文化以及人民的风俗习惯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从宗教文化传播看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接触

(一)宗教文化的传播

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早在中国古代,这三大宗教就已经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被古代中国的统治者和老百姓广为接受,并不断传播和发展。这些宗教文化为我国留下了不少宝贵的物质和文化财富,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并在我国历史文化当中留下了深刻烙印。

1.基督教的传播

景教是基督教的一个支派,公元5世纪时,由叙利亚安条克人聂斯托利创立,因此又被称为聂斯托利派。景教创立后,便开始一直沿丝绸之路向东方传播,进入塔里木盆地,然后传入中原。

唐太宗贞观九年(635),波斯僧人阿罗本到长安传教。贞观十二年(638)七月,唐太宗以其教义“玄妙无为,生成立要,济物利人,宜行天下”,允许其在长安传教,并在长安修建“波斯寺”,后又由于景教起源于东罗马(古代中国称之为大秦),所以在天宝年间又将其改名为大秦寺。现存西安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就是景教在唐中期以前传播于长安一带的历史的真实写照。《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碑文记载了景教的教规、教义和在唐代传播的情况,并详细说明了景教由叙利亚随中国与波斯的友好往来传入长安的经过,并刻有用叙利亚文字书写的职官姓名。此外,吐鲁番绿洲也是一个重要的见证地。在高昌故城,发现了一座基督教教堂的遗址;在布拉依克,发现了大量用叙利亚文和栗特文写成的手写文献,还发现了一些突厥文写成的基督教文献。

每年的12月25日,是基督徒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在这一天,各民族的群众都要庆祝这个节日,基督教堂也是座无虚席,洋溢着快乐的气氛。当然,年轻人更是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庆祝圣诞节,他们会在12月24日平安夜互赠苹果(取其谐音,寓以平安之意),用来表达平安如意的愿望。

2.伊斯兰教的传播

伊斯兰教是在公元7世纪中期由阿拉伯人创立,《古兰经》是该教最高经典,也是唯一根本教义。信仰此教者通常被称为穆斯林,他们信仰真主,并且认为只有是唯一的主宰。

伊斯兰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主要是在陆上自西向东传入,并通过海上经泉州和广州传入。因此,我国的伊斯兰文化主要是由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乌兹别克族、塔塔尔族、塔吉克族、回族、撒拉族、柯尔克孜族、保安族、东乡族等最早接触并传播开来的。这些民族的衣食住行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伊斯兰教文化的深刻影响,并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

在建筑方面,清真寺通常是伊斯兰教的象征。在中国的大部分清真寺都基本保留了阿拉伯建筑的形式,但也吸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和式样,同时根据本地气候和建筑材料,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此外伊斯兰教的传统节日开斋节、古尔邦节也受到中国人民的尊重和重视,而且这些节日都渐渐地有了中国特色,例如中国的穆斯林将古尔邦节称为“忠孝节”。与此同时,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和人民在语言、名字、婚丧嫁娶、服饰等方面也都已经有了中国的特色。例如在衣着服饰方面,中国的穆斯林妇女不用穿着阿拉伯长袍,更不用像伊朗等穆斯林女性一样遮住脸只露出眼睛。

3.佛教的传播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古印度人释迦牟尼创立。在西汉末年,随着丝绸之路的不断繁荣,佛教传入中国。其传入主要通过海路和陆路,其中西域南路和西域北路是最具有代表性的陆路。南路主要是指沿塔里木盆地西端的喀什南下,经莎车、和田、楼兰,越白龙堆险路,过阳关最后到达敦煌。北路是指沿喀什东进塔里木盆地北边的绿洲,经龟兹(今库车)、焉耆、吐鲁番到达敦煌。

丝绸之路沿线遗留下来的佛教胜迹便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的见证,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证明。在这些胜迹当中,以大大小小的石窟最为瞩目。如敦煌的莫高窟大部分都融入了东西方的艺术风格,许多佛像下的须弥座、卷草、科林斯式的柱头、爱奥尼亚式的柱头等都加入了很多希腊文化的元素。在新疆境内的龟兹石窟中,希腊文化的踪迹也随处可见。在龟兹石窟壁画的本生故事画、因缘故事画、涅图、说法图中,以人为本的艺术特征都是显而易见的,突出的人物是释迦牟尼、佛徒以及众生,而不是景物。这一点与希腊文化中以人为本的艺术表现形式基本一致。

(二)宗教文化传播的特点

作为外来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强烈的撞击,进而磨合、融合,在这一过程中,也体现出了一些宗教文化接触的特点。

1.接触程度有较大差异

在丝绸之路经过的新疆地区乃至西北地区,伊斯兰教是发展得相对比较成熟的宗教。维吾尔族、回族、东乡族等十多个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无论是从建筑、宗教节日,还是宗教习俗而言,伊斯兰教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佛教文化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比较深远,在传入中国后,与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一起构成了中国最主要的传统文化。基督教文化相对佛教文化、伊斯兰文化而言,因其传入中国的时间较短,所以影响甚小。

2.具有强烈的本土特色

由于丝绸之路沿途地区为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因此多种宗教文化在此处撞击、接触,以致于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信仰的宗教。但在每种宗教传入时,各民族并不是直接接受的,而是与民族习俗和当地文化有所结合。如回族等民族对伊斯兰教圣纪节就与国外其他伊斯兰教众的有所不同,而各民族对待基督教圣诞节也都有了自己的新意。

3.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当每种宗教传入时,并不是很快就被当地群众接受,往往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伊斯兰教自西域传入后,吸收了许多当地的文化特点,包容和吸纳了一些祆教、萨满教的习俗,更容易被当地人民接受。伊斯兰教的建筑也根据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各地区的地理气候和建筑材料不同而有所变化。

4.具有共存性

尽管有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宗教的传入,但各宗教和谐共处,互相宽容沟通。各个宗教互相借鉴学习,共同发展,形成了共存性的特点。

三、结语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接触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典型的跨文化传播,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发生的信息、物品传播与人际交往,以及人类各个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迁移和融合。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这一点已成为毋庸置疑的事实。直到目前,这条道路依然是中西方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

[注 释]

①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中国生产的丝绸已见于波斯的市场;公元前4世纪末,亚里斯多德已明确地描写过中国的丝织品。见王治来著: 《中亚史纲》,关于东方的 “赛里斯国” (即 Sereas―中国)的记载。

②《史记集解》是现存最早的《史记》注本。作者裴(宋)广泛搜集和征引汉晋注释家的成果,将传统的经史注释方法与史注新法融合起来,在注释的内容和方法上都取得显著的成果。

[参考文献]

[1]Daniel Waugh.“Richthofen ‘Silk Roads’: Toward the Archaeology of a Concept,” The Silk Road, 2007, Volume 5, Number 1, 4.

[2]Berry J W. 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 moving between cultures[A]. In: R Brislin ed. Applied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C]. Newbury Park, CA: Sage, 1990.232~253.

[3]丹尼斯西诺尔著,黄长著译.丝绸之路沿线的语言与文化交流[J].第欧根尼,1997,(1).

[4]金宜久.伊斯兰教在中国的地方化和民族化[J].世界宗教研究,1995,(1).

[5]克林凯特著,赵崇民译.丝绸古道上的文化[M].乌鲁木齐: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4.

[6]罗康隆.论文化适应[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7] 罗映光.对佛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及其本土化的思考[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

[8]马肇椿.中欧文化交流史略[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3.

[9]马建武,宋绮辛.伊斯兰教在中国的本土化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07,(5).

[10]牛海桢,.伊斯兰文化在西北地区的传播及其影响[J].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11]王亚鹏,李慧.少数民族的文化适应及其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2004,(1).

[12]王治来.中亚史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

[13]威尔斯.世界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4]吴景山.丝绸之路上的宗教胜迹[J].胜迹,2007,(8).

[15]朱普选.丝绸之路上的伊斯兰教[J].西北史地,19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