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你到底是经营者还是管理者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你到底是经营者还是管理者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如果你是一个企业的高管,如总经理、副总经理、HR总监、销售总监或财务总监,请问:你认为自己属于经营者还是专职管理者

你可能会觉得很诧异――难道这有区别吗?你可能认为,不管是经营者还是专职管理者,都是公司重大事务的决策者之一。不过,经营者和管理者的不同之处,不仅涉及到素质、能力评定,更涉及到价值创造和评估的问题,两者为企业创造的价值也完全不同。那么,经营者和专职管理者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呢?

经营者是对企业利润负有重要责任的人

一个人对企业利润是否负有重要责任,可从其是否承担直接责任、主要责任和最终责任这三个方面来考察。如果他承担了这三个责任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算是经营者,如果他并不承担这几种责任,那么不管其在企业中的地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一个纯粹的管理者。

企业利润主要来源于销售收入。因此,企业的销售总监或主管销售的副总在一般情况下不仅对销售(市场)负有直接责任,还对企业利润负有直接责任,而对企业负有最终责任的人是企业老板或董事长,他们都是企业当之无愧的经营者。

现在,很多企业都通过设立董事会来商讨和决定公司的发展战略。董事会成员是对公司利润负有最终责任的人,一般情况下可以算是企业的经营者。也有一些企业,特别是集团公司的分公司、子公司,依照总公司的规定需要独立核算经济效益,并不设置董事会,而是设立全权负责公司重大问题决策的“经管会”(经营管理委员会)取而代之,而这个经管会的成员就是对该公司的利润负有最终责任的人。相反,如果一个企业高管,不论他是人力资源总监、行政副总、工会主席、生产厂长,还是金融机构的风控总监,倘若他既不是董事会成员也不是经管会成员,则无论其职位有多高,对企业的作用有多大,都不能算是经营者。

经营者的眼睛是向外的,主要负责在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做出正确决策;而管理者的眼睛是向内的,主要负责在已确定条件下做出最优决策

企业要想获得利润,首先要做好经营决策。归纳起来,经营者需要做出四个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的决策:

是否决定上马一个项目?

生产(或销售)什么产品?

生产多少产品(或进货多少)?

产品的定价是多少?

在做出这四个决策之前,企业的未来会面临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例如:一个房地产公司是否加建房屋?――房价可能会继续涨,也可能马上就跌。是建造商品房还是经济适用房?――这两种房屋的客户层次无法准确预知。建造多少?――建多了可能卖不掉,建少了又不够卖。价格定多少?――需要建造好之后视市场价格而定。这些都是在企业投入生产前无法预知的问题,然而又是最重要的。如果这几个决策做得正确,员工的工作就会比较轻松,老板赚起钱来会很容易,年底大家都可能获得奖金和分红。相反,如果决策发生失误,无论生产工人如何汗流浃背、挥汗如雨,销售人员如何劳苦奔波,企业最终还是难逃亏损的命运。所以,经营者必须眼睛向外――时刻关注市场,争取在各种不确定的条件下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管理者则不同,他们的眼睛是向内的――在已知和确定的条件下做出最优决策。如果企业已经确定上马一个项目,管理者就需要考虑如何将人、财、物等限制条件发挥到极致,例如: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使用耗费成本最低的融资手段、用最少的资金购得质量过硬的原材料等。

外国人说:Do the right thing, and do the thing right. ――先把事做对,再把事做好。其实在企业里面,把事情做对,主要是经营者的分内事;把事情做好,则是专职管理者的职责。

在经营者眼里,企业是一个整体,他主要关注整体的竞争力;在管理者的眼里,企业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系统,他主要关注系统的效率

在经营者眼里,企业应是一个整体,经营者主要

关注这个整体在市场竞争中有无优势,能否胜过竞争对手。过分关注细节的人很难做好经营者。如果一个人的眼睛总是盯着细微之处,时间久了,必然会缺乏长远的战略眼光。关注细节则需要事必躬亲,在处理日常事务上花费过多精力,也就不可能有充分的时间考虑战略性、全局性的问题。重大问题决策缺少经营者的深思熟虑,当然就很难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所以,经营者应该放眼全局,关注整体,而不应该过分关注细节。

相反,这些细节恰好是专职管理者应该关注的问题。因为,在管理者眼中,企业是由多个部分(部门)组成的系统,管理者主要关注系统的效率,也就是这个系统的投入―产出关系。如果能做到投入少产出多,那么他就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然而,一个系统要想富有成效,其子系统必须先具有较高的效率。理论上说,管理者需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实现资源各部门之间的合理分配;二是充分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三是发挥协同效应,提高整体效率。这也是科学评价一个管理者是否合格的三个标准。

管理者通常较忙碌,而经营者应为谋略注重学习和交友

笔者见过很多经营者,特别是中小企业主,他们大都历经创业艰辛,时常会抱怨忙碌与劳累。我反复劝说这些老板要做好角色转换,从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逐步转变成一位高瞻远瞩的经营者,转变为一名涉猎群书、广泛交友的决策者。因为经营者如果想把企业做大,就需要请精通管理的专业人士来帮忙打理,而无须再事必躬亲,多多考虑企业重大战略问题,特别是经营问题。企业经营者应少些感情用事,多点理智思维,早日做好角色转换,这是中国企业家能否将企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

从一个职能管理者转变成为一个出色的经营者,首先要认识到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人打江山”的先例,而是需要挑战自我,并克服自己人格方面的弱点,充分授权和放权;其次,改变过去事必躬亲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管理者的智库作用;第三,在企业内部建立规范的制度,确保企业能够在缺少经营者的情况下正常运转;第四,学会有效管理自己的工作时间,劳逸结合。

为解决因角色转换而带来的种种问题,企业有必要建立健全信息沟通制度。经营者必须不断地获得下属的反馈,这是保证授权成功的关键。如果对企业内部的各种问题和信息缺乏了解掌握,势必会影响战略决策,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企业一定要具备信息获取的制度保障,如建立例会制度、每月总结报告制度等。

尽管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在角色的划分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由于时间和能力的限制,经营者无法顾及企业的全部事务,因此会将自己的部分权力和责任委托给管理者,目前很多企业高管也存在着个人集经营者和管理者于一身的现象。企业的管理者不仅是经营者的替身,而且需要站在经营者的角度思考公司的经营战略。因此,管理者应有经营者的自觉和意识。日本管理协会理事长山芳雄认为:在当今社会中,顾客的消费意识千变万化,各种技术日新月异,企业员工的需求也在不停地变化,这导致一线部门的问题难以由经营层直接解决。因此,不管是经营者还是管理者,都必须动脑筋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动员有关人员开展部门之间的相互配合,以促使企业的运营达到理想状态。 责编/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