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推进企业主辅(多)分离 促进多经健康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推进企业主辅(多)分离 促进多经健康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企业内部主辅(多)产业混合经营的现象,不利于企业辅(多)产业加快发展,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其发展水平。加快主业与多经企业之间资产关系、业务关系、人员关系、管理关系、利益关系的规范与分离,处理好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三对平衡关系,是推进企业主辅(多)分离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主辅(多)分离 多经改制 改革发展

从宏观形势分析,企业主辅(多)分离改革将会毫无悬念地向纵深推进。稳步实施主辅(多)分离,逐步实现辅(多)产业与主业脱钩,是精干主业、激活辅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也是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一、企业主辅(多)产业混合经营存在的问题

一是存在以主养辅的突出问题,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体制的原因,辅(多)产业人浮于事,冗员过多,以主养人的现象十分突出,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

二是企业飞速发展与人员素质极不相适应的问题。随着企业的发展,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原有的人员素质越来越不适应企业迅速发展的需要。通过主辅分离,可以建立人员分流渠道,加快职工素质的置换。

三是企业社会职能(服务性)与经济职能(营利性)的矛盾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获取经济效益才是企业最终的价值取向,过多的社会化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发展。

二、企业实施主辅(多)分离的目的

当前,企业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实施主辅(多)分离,辅业改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是解决企业人员负担与社会再就业矛盾的有效途径,也是精干主业、盘活资产、实现国有资产有进有退,分流富余人员的重要形式。通过改革,可以达到如下目的:

一是分离辅业,突出主业,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是使主体企业在改制重组的基础上按公司制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化,为其融资创造条件;三是拓展企业减员增效的渠道,为分流富余人员再就业开辟新途径;四是对辅业改制,积极吸收民营、集体和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参股,促进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的转换,实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三、处理好企业改革过程中的三对平衡关系

主辅(多)分离改革涉及主业与辅多企业之间资产关系、业务关系、人员关系、管理关系、利益关系的规范与分离,牵涉到多经企业如何实现自主发展以及职工队伍稳定的问题,是一项兼具政策性、敏感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由于历史沿革、人员观念及行业的业务特征,主辅(多)分离改革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阻力。

主辅分离、辅业改革重组,必须处理好三对关系的平衡,即总体规划与稳步推进间的平衡、政策落实与改革利益主体相关诉求间的平衡、观念认识转变与方案落实间的平衡。

首先,企业主辅分离改革需要关注总体规划与稳步推进间的平衡。

其次,主辅(多)分离改革需要重视政策落实与改革利益主体相关诉求间的平衡。主辅(多)分离工作一方面有相关的政策支撑和约束。

第三,主辅(多)分离改革需要做到观念认识转变与方案落实间的平衡。改革推进的深层次难度是职工的观念,观念认识转变是方案落实的重要保证。在推进主辅分离改革过程中,应高度重视思想宣传工作,切实关注职工的合法权益及相关困惑。

四、企业辅(多)产业改革的模式思考及关键点

辅(多)产业分离改革虽然涉及的问题众多,困难重重,但这件工作又是必须做的。原因不仅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改革,还牵涉到关联交易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总福利的流失(本质上是社会资源的浪费),更牵涉到公平、公正市场化环境建设等问题。

辅(多)产业改革本身是一件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因此,相关的配套政策是否到位,政策是否科学并具操作性对于改革至关重要。从整个国家层面出台的政策看,目前是方向性、原则性的文件多,而可操作性、配套措施到位的则相对较少。另外,辅(多)产业发展起来本身是历次改革的产物,如今要通过新的改革来解决众多历史问题,需要政策上进行大胆突破与创新,否则这场改革的前景将显得非常不明朗。

解读目前关于企业辅业改革的政策及相关文件,“一刀切”的倾向比较明显,也就是限定的最后期限,在此前全部完成改革。诚然,“一刀切”的改革模式有其内在的优点,具体体现为:有利于统一部署,避免有关人员的观望与拖延心态。这种模式往往容易被理论界及国家宏观经济主管部门认可与接受。但这种模式对于辅(多)产业而言,推行的成本高、难度大,往往改革的微观效果也不会太理想。到目前为止的实际情况已经印证了这些,纵然实现,国家将承担更多的社会综合改革成本。

辅(多)产业分离改革是企业体制改革深化的攻坚战,对于改革进程及效果的过分乐观预期都将是非常危险的。有鉴于此,从政策推进层面看,“有效试点、分类推进”的政策指导思想应该引起有关决策部门关注。由于前面所述的诸多难点与障碍,对于多经企业改革采取“有效试点、分类推进”模式纵然会存在改革的进程拉长,但其优点也非常明显:有利于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政策体系,降低改革成本;有利于多经人员乃至主业人员的稳定。

避开政策层面的改革模式问题,辅(多)产业改革涉及到的有关人员对改革推进的力度抱有幻想是不现实的,强调困难、不积极思考与推进、抱着“混”的思想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因此,推进改革的首要环节就是观念要革新,尤其是相关的领导层的观念与认识一定要到位,在此前提下,筹划面向职工的宣传与观念引导。

在认识到位的基础上,对辅(多)产业的改革进行系统的规划,力求实现辅(多)产业业务的平稳过渡、各方利益矛盾的基本协调平衡和企业内部机制的逐步完善。

五、加强辅(多)产业规范管理工作

主辅(多)分离改革是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化改革的大趋势,是站在全局高度,本着有利于主业发展和辅(多)产业发展的原则确定的一项重要的改革任务,是一项政策性强、影响面广的工作。改革任务重,改革难度大。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有序推进,把辅(多)产业规范管理工作做细致、做扎实、做彻底,在确保职工队伍稳定、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前提下,做到财务管理关系规范、业务关系规范、劳动人事关系规范、辅(多)产业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规范,实现主业与辅(多)产业的资产分开、人事分开和管理分开。

在辅(多)产业规范和的发展的历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可怕。怕的是在“主辅(多)分离”的改革过程中,面对困难和问题不敢“亮剑”,不敢以积极的态度去探索解决困难和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我们坚信,我们的辅(多)产业,一定能够在国家“主辅(多)分离”、企业改制的改革浪潮中规范剥离、规范管理、做大做强,实现辅(多)产业的第二次创业和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