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318例分娩方式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318例分娩方式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妊娠的分娩方式,并对产妇的临床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1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对于产妇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等基本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应的处理对策。结果①318例产妇中,阴道分娩298例,分娩成功率为93.71%,其中阴道助产21例(6.61%);剖宫产20例(6.29%);产程过程中应用催产素加强官缩115例,发生产后出血7例,未出现生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②阴道分娩产妇的产时出血量、产程、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剖宫产产妇,且Apgar评分高于剖宫产产妇。结论严格观察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再次剖宫产发生的关键,而且配合适当的试产评估及细致的护理措施,可见龙须沟提高剖宫产术后妊娠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妊娠;阴道分娩目前,临床中对于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阴道试产的孕产妇基本上都采取自然临产的方式,尽量避免引产。在阴道试产中,可以通过人工破膜、阴道助产、催产素等干预方法减少剖宫产的机率[1]。本文中对于31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的产程、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量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318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所有孕妇均有剖宫产史;年龄21~36岁,平均(29.37±1.42)岁;距前次剖宫产术间隔时间为23~109个月,平均(51.47±11.35)个月;头盆评分>7分、子宫下段瘢痕厚度≥3 mm[2]。所有观察孕妇均自愿参与研究,签定知情同意书,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均转为剖宫产。

1.2方法

1.2.1试产评估 对所有产妇的前次剖宫产时间与本次手术间隔时间、首次剖宫产原因、前次剖宫产指征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进行宫颈评分、头盆评分等,确定孕妇具备阴道试产指征。

1.2.2密切监护 产妇进入活跃期后,应对其进行胎心及宫缩持续性监护。如果宫缩强度<80 mmHg时,通知医师并按医嘱静脉滴注5%葡萄糖(500 mL)+催产素2.5 U[3],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1.3阴道分娩指征 本组产妇均于预产期前2~3 w到我院住院观察,对于符合以下条件的产妇实施阴道分娩:①剖宫产史在3年以上;②剖宫产后未发生切口裂伤,且无发热或出血等不良反应;③胎位正常者;④产妇自愿接受阴道自然分娩。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当P

2结果

2.1分娩方式 318例产妇中,阴道分娩298例,分娩成功率为93.71%,其中阴道助产21例(6.61%);剖宫产20例(6.29%);产程过程中应用催产素加强官缩115例,发生产后出血7例,未出现生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见表1。

2.2分娩结局 阴道分娩产妇与剖宫产产妇产时出血量、产程、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剖宫产产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cesarean scar pregnancy,CSP,也称切口妊娠)是指胚胎着床在前次子宫下段即剖宫产切口瘢痕处的临床情况[4]。由于CSP的胚胎着床部位较为特殊,因此经常在清宫过程中引起大出血,必要时需要切除子宫,另外,首次剖宫产手术如果存在子宫内膜损伤、修复不全或切口愈合不良、内膜及肌层缺损等情况都会增加产妇妊娠的风险。对孕妇的生命安全构成巨大威胁。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的顺产率应>60%,相关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自然分娩的成功率约为86.33%,子宫破裂的发生率约为0.28%,本次调查的成功率在90.1%[5],效果相对理想。但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自然分娩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临床中要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产妇的产程进行严密观察,降低剖宫产的发生率,和并发症的出现。

总之,严格观察剖宫产指征是降低再次剖宫产发生的关键,而且配合适当的试产评估及细致的护理措施, 可见龙须沟提高剖宫产术后妊娠的安全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丽,马树强,陈曼诗,等.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早期诊断治疗[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9,12(3):145-146.

[2]高业武,王萍.子宫下段瘢痕处妊娠误诊致大出血2例报道[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8,17(03):718.

[3]邓新粮,何小丽,肖松舒.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16例疗效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8,24(11):372-373.

[4]孙文洁,林奕,李莉,等.水囊在剖宫产后瘢痕部位妊娠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35(7):443-444.

[5]俞秋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20例临床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17(1):25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