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速滑女皇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6年2月17日凌晨,在意大利都灵举办的第20届冬奥会上,一袭红色战袍的中国姑娘王优美的身姿如一道彩虹第一个冲过终点线,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夺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为中国代表团夺得第一枚金牌。随后,王高举着双臂,以飞人刘翔的姿势跃上了领奖台……
与此同时,在数万公里外的黑龙江一户普通居民家里,呐喊声、欢呼声不绝于耳,王春江、张晓霞夫妻俩通过电视屏幕见证了这一辉煌时刻,幸福的泪水夺眶而出。夫妻俩哪里想到,当年那个顽皮女孩竟然是个差点被埋没的“速滑天才”,并且一路“玩”成了世界冠军……
速滑天才
1985年4月,王出生在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父亲王春江是一名律师,母亲张晓霞在法院工作。
王从小就活泼好动,与文静的姐姐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上小学时,王经常在放学后与小伙伴们去城郊一条小河自然封冻的冰面上滑冰,一滑就是几个小时。
1994年的一个冬天,七台河市体工队队长马庆忠来学校选好苗子。他一眼相中了王,觉得她步伐灵活、速度快,是个可塑之材。
可当马庆忠去征求王父母的意见时,却遇到了障碍。夫妻俩坚决不同意女儿去学滑冰。马庆忠拗不过王的父母,只得独自回体工队。
不把王招进队里,马庆忠简直吃不下饭、睡不着觉。马庆忠在小学校长的陪同下,第三次登门拜访王的父母。无奈之下,王春江夫妻俩只得“屈服”,支持女儿的选择。
1995年初,王开始了速滑生涯。初涉冰场时,因为脚小,根本找不到适合她的冰刀。别的孩子已上冰3天了,她还没有冰刀穿,这可把她急坏了。马庆忠只得满世界给王找冰刀。看到来之不易的新冰刀,王乐得一蹦三尺高,在冰上时穿着,下了冰仍不离手,竟然抱着宝贝冰刀睡了一夜。此后,她爱刀如命,每次训练结束,都要在第一时间收拾好自己的冰刀,然后才去做别的事情。
在体工队里,王表现出很强的霸气,是出了名的淘气包,经常挥拳为受欺负的队员打抱不平。因家庭条件比较优越,她还大度地把父母送来的水果、饮料等分给大家,做到“有福共享”。她还是公认的“开心果”,只要教练不在,她就说说笑笑,不停地找乐子,把队里的气氛搞得异常活跃。
在冰天雪地里进行速滑训练异常艰辛,几个钟头练下来,浑身如同散了架似的,更要命的是冰刀与双脚粘在一起,很难拔下来。一些小队员吃不了这个苦而打了退堂鼓,但王从没说过一句苦和累,父母来看望她时心疼极了,问她有哪里不舒服,她总是把脸一扬,笑着说:“我在冰上滑得很过瘾呀,我似乎天生就是块滑冰的料儿。”
在体工队里,王的年龄最小,可她在训练和比赛时却很要强,每个环节都会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从不“偷工减料”。因为她过于“斤斤计较”,故成绩提高得很快。到了1997年底,她立定跳远成绩已达到2.15米,500米速滑的成绩是57秒,为七河台市同年龄段队员之首。令人惊奇的是,1997年这一年,她竟然穿坏了17双训练鞋,滑冰技术有了质的飞跃。
望女成凤
尽管王成了七河台体工队里的一面旗帜,可夫妻俩仍盼着女儿离开冰场,重新坐进课堂。她向父亲表示,自己要用比赛成绩说话。她信誓旦旦地说:“我要一路滑进省队、国家队,然后捧回金牌给你们看!”
1998年,王得以进入黑龙江省体校,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专业运动员。王到了哈尔滨后,不仅离家远了,而且半年也难得回家一次。王春江和张晓霞一方面放心不下,另一方面牵挂着她,总想把她拽回到自己的身边,可找什么样的理由说服她呢?
令王春江夫妻俩欣慰的是,大女儿王倩在班上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升入初中后担任学习委员,经常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而王初到强手如林的省队,很少有机会参加比赛,因而也就没有什么成绩。把姐妹俩放在一起比较,王春江和张晓霞坐不住了,赶紧带着王倩的获奖证书去哈尔滨,想把王劝回来。
1999年初,夫妻俩走进黑龙江体校,在教室和宿舍里都没见到王。王春江担心地问妻子:“会不会去打电子游戏了?”张晓霞说:“如果她去玩游戏的话,我们正好把她揪回家!”
王春江和张晓霞七寻八找,在冰场上见到了王。她专心致志地滑着,没注意到父母一步步向她走来。突然,她的脚下一打趔趄,重重地摔倒在冰面上,她挣扎了一会儿,好不容易才爬起来,拿起冰刀继续滑行……
看见这一幕,王春江夫妻俩心里很是酸楚,他俩急忙喊住女儿。王这才发现父母来了,吃惊得嘴巴张成了O型。细心的张晓霞揉捏着女儿的膝关节,轻声问:“疼不疼?摔到哪儿了?”
随后,王春江、张晓霞向王说明了来意,王笑着说:“姐姐和我,一个考名牌大学,一个当优秀运动员,多好的组合呀。再说,专业运动员退役后也可读大学……”
说到最后,王抛出一句很重的话:“如果3年内我不打进国家队,我就卷起铺盖回家!”王春江夫妻俩见女儿如此倔犟和自信,只好说:“好好好,我们相信你。”
果然,随着王的坚持和比赛成绩的逐步提高,王春江夫妻俩看到了希望,再也不提出要女儿回家读书了。
2001年8月,王倩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黑龙江大学警官学校,王春江、张晓霞的心理又开始失衡了。就在这时,王真的入选了国家队。
得知喜讯后,王春江夫妻俩完全理解和支持女儿了。送女儿去北京时,王春江希望女儿变得沉稳些,他笑着说:“王,你想一想,哪个世界冠军是嘻嘻哈哈打打闹闹的人?”张晓霞则给女儿买了很多书籍,她要求女儿没事时多翻翻书,从中汲取营养,做一个有气质的运动员。张晓霞还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下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若要战胜对手,先得战胜自己”等励志语。
进了国家队后,王打比赛的机会多了起来。为了看清比赛,王春江夫妻俩特地买了一台高清晰、大屏幕的彩电,并且还买来一大堆速滑运动方面的书籍,抽空钻研。夫妻俩的目标是成为女儿的半个编外教练,每天都能保证女儿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每逢王回家休假,王春江夫妻俩自然是喜不自禁。为了不让女儿荒废掉滑技,夫妻俩每天清晨都要陪着女儿去跑步、滑冰。王称赞父母是“称职的陪练员”,王春江说:“我和你妈妈还是你的编外教练呢。”说完,他针对女儿的强项开起了小灶:“据我观察和了解,你在500米方面的确有着很强的实力,要把实力演变成金牌,得不骄不躁,首先要做到‘蹲得稳’,不要着急,也就是说心态要好,有时候越是想努力去争取什么就越难得到,而心态比较平稳的人却往往能抓住机会……”
听到这里,王高声叫道:“说得真专业!干脆我以后不喊爸爸妈妈,直接喊王教练、张教练得了。”
到了2004年,王的身高已达到一米六七,左看右看都像是一个青春男孩,并且在赛场上总能表现出一种与其年龄和性别不太相符的冷静和成熟。在王春江夫妻俩的感召和期盼下,王在世界杯上崭露头角,包揽了世界杯荷兰站、意大利站、韩国站、杭州站500米冠军。在十运会上,她不仅拿下了500米短道速滑金牌,还获得了女子全能第一。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队主教练辛庆山和随后接手的伊敏教练都认为,王是综合能力最强,并且有着巨大潜力的优秀选手。
王春江夫妻俩开始为女儿骄傲起来,认为女儿当初选择滑冰没有错。夫妻俩感到庆幸的是,这些年的努力,算是没耽误女儿的前程。
扬威都灵
2006年2月初,春节的喜庆气氛还没散去,王就要动身前往意大利都灵,参加在那儿举行的第20届冬奥会。
尽管是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王逢人就说:“我一点儿也不紧张。不就是短道速滑吗?我都滑了十几年了,在哪儿滑都一样。”张晓霞和王春江坚信女儿这次肯定能夺冠,却表现得很淡然,对王说:“你能打进国家队,就超出我们的期望了,何况是参加冬奥会。”
女儿飞往意大利都灵后,王春江夫妻俩的心一下子被掏空了。两人特地买来一张世界地图,把都灵用红笔圈下来。此后,都灵成了夫妻俩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两人只要有空,就会面对着都灵的方向,恨不得把满腔的爱意和祝福都“打包”塞到女儿的手中……
冬奥会开始了,王春江、张晓霞更忙碌了。两人既要干好本职工作,又要一场不落地看比赛,尤其是有中国运动员参加的比赛。夫妻俩只要坐在电视机前,炯炯的目光就会如搜索器般追踪女儿那可爱的身影。因北京时间比意大利都灵早7个小时,两人不得不倒起了时差,通宵达旦地看比赛,累了就在歪在沙发上闭目养神,困了就喝浓咖啡提神。
令王春江夫妻俩揪心的是,中国代表团在三对双人滑选手冲金未果,王曼丽又痛失桂冠之后,内部气氛一下变得紧张起来,失望的情绪很快从都灵弥漫到了国内,甚至有媒体记者断言:中国军团这次征战都灵冬奥会很有可能全军覆没。为了反败为胜,中国代表团特地在都灵召开新闻会,将夺金的希望“押”在王的身上。这一会旨在背水一战,激发其他运动员“坚持到底,夺取最后的胜利”的内动力,遗憾的是很多运动员还没上场比赛双腿就直打哆嗦了……
为什么要召开这样一个新闻会呢?为减轻王的压力,张晓霞、王春江夫妻俩不敢打国际长途给女儿,每天只是发出两三条激励短信:“王,你是最棒的,要相信自己!”
夫妻俩从电视上看到王表现得异常冷静,丝毫没有紧张的情绪。虽然夫妻俩不断给女儿打气,但两人的心里不免忐忑不安。夺金呼声较高的王,几乎承载了中国代表团夺金的全部压力。王春江夫妻俩的最大疑问是:虽然王的心理素质一向很好,但在这种关系到国家荣誉的关键时刻,她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自己,她能战胜自己吗?
为了转移注意力,王春江、张晓霞把目光放到一些细节上。夫妻俩从电视上看到,女儿的冰刀用起来一直不太舒服,在都灵的一些赛事中并不适应,因而没能打出最好的成绩。王春江、张晓霞只得互相安慰道:“冰刀就像鞋子一样,刚开始不合脚,时间一长就合脚了。”“咱们的女儿肯定能经受这一考验的。”
2月15日凌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比赛拉开了序幕,王春江夫妻俩索性请假坐在电视机前。比赛一开始,时有运动员摔倒,王春江、张晓霞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庆幸的是,王不仅没有摔倒,而且目光中透出让人不寒而栗的自信和杀气。
不出王春江夫妻俩所料,半决赛后,王的成绩位居第一,保加利亚选手达拉诺娃排第二,王的队友付天余排第三,加拿大选手勒布朗・布谢排第四。夫妻俩一直在给女儿加油助威,嗓子都喊哑了,喝口水,吞片润喉片,继续战斗。
2006年2月17日凌晨4时许,女子短道速滑500米决赛在都灵帕拉维拉体育馆内举行。一身红色战袍的王站在起跑线上,沉着而自信。听到命令后,她起跑迅捷,以闪电般的速度占据了第一个弯道。实力强劲、夺冠希望最大的达拉诺娃紧随其后。一圈半后,付天余冲了上来,但只半圈,达拉诺娃又反超。但就是这样一个反复,给领先的王留出了更大的空间。王趁势出击,冰刀欢快地在冰面上滑动,带着她高速冲向终点,成绩定格在44秒345,比达拉诺娃领先0.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