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原因及护理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糖尿病并发低血糖原因及护理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对3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患者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低血糖主要因药物、饮食、运动三者失衡引起,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可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率。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健康教育

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是糖尿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会危及患者生命。现将我科收治28例低血糖患者的预防及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低血糖32例,男19例,女13例。年龄60~74岁,平均64.6岁。病程5~19年,平均12.7年。合并高血压15例,动脉硬化8例,冠心病4例,肺部感染4例。其中应用胰岛素治疗的21例,口服磺脲类降糖药11例。本文中28例患者均符合低血糖症Whippl三联征诊断标准:①低血糖症状。②发作时血糖

2 结果

本组32例出现低血糖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低血糖发作时均快速用强生血糖仪测定血糖,同时采静脉血行血浆血糖测定为0.8~2.8 mmol/L。其中有25例出现饥饿、出冷汗及乏力症状,进食后症状缓解;3例无症状,但在常测血糖中发现其低血糖,经加餐后血糖正常;4例出现低血糖昏迷,其中1例伴有抽搐症状,立即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20~40 ml,5 min后患者清醒。

3 诱因

3.1 心理因素 老年糖尿病患者非常害怕高血糖,担心血糖高会引起糖尿病的并发症,追求完全正常的血糖目标,故经常出现低血糖。

3.2 生理因素 老年糖尿病患者因器官退行性改变,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脑、肝肾功能不全及合并有各种慢性疾病。老年患者激素调节能力差,低血糖时调节血糖激素不能及时分泌[2],容易引起低血糖。

3.3 药物因素 低血糖反应是应用降糖药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最常见的原因是降糖药物使用不当,文献 报道占46.15%。如胰岛素用量过大,注射胰岛素同时口服降糖药,运动后血液循环加速,注射胰岛素吸收增快,可引起低血糖。在使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中,患者因腹泻、消化不良导致胃排空延迟也可引起低血糖。

3.4 饮食因素 进食不及时,进餐量不足,用降糖药后与进食时间不匹配均可引起低血糖。

3.5 运动因素 空腹运动时间过长、运动量过大可诱发低血糖。

4 预防及护理

4.1 心理护理因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较高,发作前又无警告症状,甚至成昏迷状态,这种突发性意识障碍在患者心理上造成一种恐惧、抑郁,并给家属增加了负担。所以在护理中,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关心体贴患者,及时掌握心理状态予以疏导,告知患者低血糖是可以预防的,鼓励患者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正确治疗,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2 应急准备对出现重症低血糖症的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应给50%葡萄糖液40~60 ml静脉注射,酌情重复应用。再给予10%葡萄糖液500~1 000 ml调节滴速维持血糖水平在6~10 mmol/L,直到药物的低血糖效应期消失,同时给予胰高血糖素治疗。发生昏迷者应给予相应的急救处理。

4.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使用胰岛素,强效降糖药的患者应密切监测血糖,教会患者及家属使用便携式血糖仪,以便调整药物剂量。特别应重视夜间血糖变化,因夜间低血糖发作可表现为次晨空腹高血糖,若继续降糖易造成严重后果。对肝肾功能不全及体弱消瘦导致肝糖原储备不足、年龄过大者要高度警惕以上情况易引起低血糖的发生甚至死亡。

4.4 健康指导指导患者随身携带少量糖果、饼干,以备发生低血糖时食用或运动时应适量加餐。因故延迟进食或伴有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呕吐者应减量用药或停药。体力活动增加、运动量增大时需及时加餐,注射胰岛素30 min时必须按时就餐。外出时,携带卡片、写明患者姓名、地址、联系人、急救中心电话及所患疾病名称等以备急用。

因此,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不宜过分强调片面控制饮食,遇到不能进食或进食减少时,应注意调整降糖药物的剂量;经常监测血糖的变化,以防低血糖的发生。严禁患者随意增减降糖药物的剂量,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对血糖的影响[3],熟悉低血糖的表现及低血糖的危害,掌握了有关预防低血糖的措施,减少低血糖的发生,避免严重的低血糖引起的不良后果。

参 考 文 献

[1] 丁雷,吴吉萍,李中男.老年糖尿病严重低血糖临床分析.航空航天医药,2005,16(4):205206.

[2] 刘畅,陶贵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30例分析.中国误诊杂志,2004,4(1):123.

[3] 崔改芳,王香丽.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3):34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