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试论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及教学设计实践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教学;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09-0165-02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围绕着老师的“教”、学生的“活动”而进行的,新课标的教学设计则是围绕着学生的“学”而设计的。前者注重知识的传授,后者强调的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与素质提升,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的。
现以个人观点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探讨:
一、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
(一)新课标中教学设计理念的转变
教学设计在整个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决定着学生对新知识能否理解、能否准确快速地理解接受,学生是否有能力的提升。因此以什么样的教学思想来指导教学设计,对整个教学设计起着定向的作用。在新课标下,教育理念发生了变化,倡导建构的学习、倡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服务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学设计将围绕学生的学习发展而展开。教学内容的学习不再是教学的根本目标,而是把它当作提高学生素质的中介或桥梁,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教学设计也将发生较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的设定落在具体的素质提高上,知识将成为实现素质目标的使用材料。
(2)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学习不再限于教科书范围。
(3)教学方法的选择注重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学习目标更注重学生素质的提高
新课标下的学习目标更应该考虑学生的状况,要紧紧围绕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而设定目标。日本著名数学家米山国藏曾指出:“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唯有深深钻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和着眼点等,都随时随地地发挥作用,使他们终身受益。”这段话耐人寻味,值得我们深思。新课标下的学习目标的设计尤为重要,那么在设计时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分别是: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多样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生成性原则、激励性原则。
(三)教学内容注重课内外资源整合
新的课标下的教学就是培养素质型的学生,而不是对书本知识的记忆掌握。是由课本知识联系到课外知识、由知识运用能力到课外实践能力。比如在教八年级下册《改革开放》一课时,一方面我给同学们增加了很多课外内容,同时给他们布置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进行社会调查。调查题目是《改革开放以来你身边的变化》,让他们进行访问、观察,最后用数据、事件等总结,写出调查报告。锻炼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收集资料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素质的培养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在教学中应重视新课标,理解新课标、真正培养素质型的学生。
(四)教学方法注重教与学的统一
新课标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围绕学生能力的发展,通过问题和相应的活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拓展思路、纵横相联,促使学生有能力上的提高,而不是仅仅掌握一些书本知识。
以八年级上册《洋务运动》一课为例:导入新课后,揭示学习目标,展示自学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1)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2)洋务派是如何向西方学习的?(3)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失败?(4)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有何重要作用?这些问题有基本知识、有能力分析,包括了阅读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难易适度,因而能诱使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使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有利于学科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然后再质疑、释疑。我根据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讲解,把学生阅读阶段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断拓宽思路。这样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单单是知识的了解,更是能力的锻炼,老师再进行概括总结得出完整的知识结构。
二、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实践探讨
(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新课标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因此,新的教学设计应围绕学生的能力发展而进行。我们应该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设计出新颖有深度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不拘泥课本,善于延伸拓展,这样才做到真正的为学生发展教学。
(二)注重学生的体验和感受
教学活动是一个学生成长的过程,所以教学内容是学生实现成长的媒介,而不是最终目标。因此在设计教学时,要侧重于学生的参与,比如在讲七年级上册《华夏之祖》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远古传说和历史故事的联系与区别有真正的理解,我组织了“传话”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有了体验与认识。还有在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讲完课后我让学生设计两个不同阶段的政权并立图,使学生在设计中更深地了解当时的时代特点,也对本课较多而且感觉较乱的知识有了清晰的线索,这样学生的知识框架整理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三)重视教学流程的安排
教学流程的安排,要有计划性,条理清晰,富有逻辑性。比如我在教学中每本书、每单元、每节课都会有一个基本框架,而且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内容分配。特别是每节课的内容,我会把重点内容在课堂上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并不惜花费多些的时间,但不影响整个进程。
(四)根据课标和学情制定授课方式
新课程的教学设计,要把学生的学放在一个中心位置,根据学生的认知程度,不同的课要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在初中阶段,学生掌握的知识往往零碎连接不起来,形不成框架系统。因此我在教学中,每本书、每单元我都会让学生先看课本目录有个整体把握。学完后再看目录,把学过的相关知识根据目录回忆,再加以引导提炼,使学生很快对学的知识形成了框架系统。当然,在选用教学方法时,也必须考虑教学内容的性质、教学目标、教师自身的条件和教学的空间环境等因素,统筹考虑,精心选择。
新课标下的历史课堂该如何进行,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以上只是我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还请大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