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甘南藏区民族文化因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甘南藏区民族文化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甘南藏区的教学属于甘南藏族自治州教育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历史、文化背景及自然环境等,导致初中英语教学在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过程当中出现发展滞后的现象,因此要对其甘南教育事业不断探索。本文首先对甘南藏区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以卓尼饮食文化为例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 英语教学 甘南藏区 民族文化

藏汉的双语教学可以对其民族整体的素质进行不断的提升,可以将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和汉语及英语进行良好的结合。在我国的藏区聚居区当中,甘南藏族自治州是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藏族人口占全州的54.20%,因此需要在该地区的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切实提高其教学质量,充分融入当地的民族文化当中,完善当地的教育制度,进而促进当地教育事业和民族文化的发展。

一、甘南藏区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甘南藏区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课程本身的设置及教材的建设方面是相对滞后的,所使用到的教材还是在很多年之前编制的,其中很多生活常识和藏区人民的生活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影响其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制约和当地民族文化的有效融合,甚至造成学生学习上的困难。

其次在教师的业务水平方面处于偏低的状态当中,师资力量的建设不到位,并且教师的数量处于偏少的状态,再加上本身的英语和汉语水平不高的因素,就造成对其民族文化有效融合的制约作用,难以将书本当中的知识学以致用,从而制约初中英语融入当地民族文化的速度。

另外,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对其使用价值和功效不能进行有效的了解和认知,集中体现在各种考试当中仍然使用藏语,利用英语来展开考试的方式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使得学生对于英语的使用价值理解不深刻,低估英语本身的社会功效。

二、以卓尼饮食文化为例,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笔者以卓尼饮食文化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对其提出针对性的措施。

1.进一步提升对初中英语教学的改革重要性的认知

当地政府当必须认知到英语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培养出数量更多的人才,使其尽快适应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要求,提高其当地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平时的教学过程当中,要以改革为重点的突破口和着力点,全面提高民族学生的英语能力,增强甘南藏区学生热爱民族文化的信心。

2.加大对师资力量的培养

当地还需要对师资力量进行全方位的培养,解决其英语教学的瓶颈问题,培养出多方面的人才,广泛吸纳各方面的人才,大力加强在岗教师的英语水平的培训。

3.使用英语教学的方式来增强学生对于英语的词句记忆的效果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甘南藏区的藏语属于安多语系,和其他地区的方言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要利用英语教学的方式有效提高学生的词句记忆能力,开启崭新的方式和方法,还可以将当地的文化和英语语法进行有机的结合,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比如: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Unit6“Do you like bananas?”教材话题是谈论好恶,在学习Section A(1a-2d)时,在课堂上展示一些学生熟知的本地食物,如:Do you like Zanba?(糌粑)

I like butter.(酥油)

She likes yoghurt.(酸奶)

He doesn’t like milky tea.(奶茶)

在学习Section B(1a-2c)时,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介绍一日三餐,如:For breakfast,I like...,I don’t like...

For lunch,I like...,I don’t like...

第五课时Section B 3c―4步骤3中让学生为学校食堂制定食谱,例如:卓尼的羊肉面片,这就是将甘南藏区卓尼县饮食文化融入英语课堂中。

在第五课时seetion B3a-selfcheck仿照3a写一篇家l名食名饮的制作过程,因为都是学生身边的食物,学生兴趣很浓,在快乐体验中收获知识,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在对甘南藏区初中英语教学中,适当地融入甘南藏区民族文化是一件相当重要的事情。可以提高民族教育质量,同时对其民族文化有整体的提升,加快当地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最终促进当地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国俊.甘南藏区普及双语网站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1,(1):146-148.

[2]孙强.甘南藏区汉语诗歌的审美意识[J].武陵学刊,2012,(1):124-129,144.

[3]张善鑫.民族双语教学:问题、成因与对策――以藏汉双语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2,4(4):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