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64例疗效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64例疗效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艾塞那肽 肥胖2型糖尿病 疗效观察

本研究应用艾塞那肽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T2DM),旨在观察其降低血糖安全性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T2DM患者64例,男36例,女2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均为血糖控制差的患者。两组年龄、病程、性别、体质量指数、治疗前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方法:均予糖尿病标准热量饮食和健康教育。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30例应用百泌达联合二甲双胍,对照组34例应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

治疗:治疗组用艾塞那肽5μ早、晚餐前60分钟内皮下注射,治疗1个月后改为10μ,早、晚餐前60分钟内皮下注射,治疗2个月。同时服用二甲双胍0.5,3次/日口服。对照组用格列美脲2mg,1次/日,早餐前15分口服。联合二甲双胍0.5,3次/日口服。入组时检查血压、体质量、身高、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空腹血清C肽(FC-P)、餐后2小时血清C肽(2hC-P)、血胆固醇(CHO)、血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期间每个月电话随访1次,专科门诊复诊1次,检查指尖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小时血糖(2hPBG)、血压、体质量、身高。12周后复查血压、体质量、身高、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空腹血清C肽(FC-P)、餐后2小时血清C肽(2hC-P)、血胆固醇(CHO)、血甘油三酯(T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同时记录研究期间不良反应和低血糖(血糖<3.0mmoL/L)的发生情况。

监测指标: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FBG、2hPB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应用PDQuPLus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测定HbA1c。应用GC2012放射免疫计数器测定C肽。应用贝朗血糖仪测定指尖血糖。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百泌达组和格列美脲组的HbA1c水平都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1)。

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百泌达治疗后患者餐后血糖波动有所减少。

肽水平:治疗后百泌达组C肽水平有所升高,与格列美脲组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体重指数:治疗后治疗组体质量指数明显降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血压:治疗后,两组血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血脂:治疗后,两组CHO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TG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其他:百泌达组治疗初期有轻度和中度的恶心症状,但随着时间延长,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有所改善,甚至消失。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低血糖事件。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见表2。

讨 论

本研究证明,艾塞那肽与格列美脲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有相同的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的作用,餐后血糖下降更为明显。治疗中患者出现轻到中度的胃肠道反应,常见如恶心,随着时间逐渐减轻并消失。期间未有患者发生胰腺炎。本研究病例数较少,仅仅是临床现象的总结分析,因此此结论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总之,艾塞那肽作为一种新型的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特别是对伴有肥胖患者进行治疗,不仅可良好控制血糖,减轻体质量,而且可能改善脂代谢紊乱、降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同时针对β细胞进行治疗,从而改变疾病的自然进程。

参考文献

1 Sivitz WI.Lipotoxicity and glucotoxicity in type 2 diabetes.Effects on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J].Postgrad Med,2001,109(4):55-59,63-64.

2 陆菊明.2型糖尿病治疗的现状与挑战-肠促胰岛素治疗的前景[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9,29(3):171-174.

3 White J.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cretin based therapies:clinical trial data[J].J Am Pharm Assoc,2009,49(Suppl 1):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