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构建“主动参与——积极交往”的课堂结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新课程改革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引人注目:“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本段文字中所凸现的学生主体性的探讨亦随之深入,而语文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那么,什么是人的主体性呢?人的主体性主要指人在一切对象性活动中与客体相互作用而表现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学能动的类特征,它是人区别与超越其它动物的标志,它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力量。而学生作为一个正在成熟和发展中的个体,其主体性属于一种自我发展的主体性,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以培养和发展。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在培养和弘扬学生主体性中更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何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原则呢?这主要是指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发挥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性、自觉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以期提升学生的主体素质发展水平。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认为关键是构建“主动参与——积极交往”的课堂结构,这个课堂模式可表示为下图:
■
那么,如何构建这个课堂模式,从而发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要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倡“以人为本,重视个性”
思想支配行动。没有教育观念的革新,人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就不可能有深刻的变化。现代教学论认为:教是为了学,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教学则失去了依托和生命力。因此,语文教师评价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应只看自己讲了多少,讲得怎样,而应看学生有没有参加到教学过程中去,有没有进入角色,教师有没有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我们要打破课堂教学以自我为中心的框框,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要充分了解和尊重学生的实际,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教学过程和获得成功的机会。
举个例子,美国某小学三年级上“蚯蚓”这一课,教师备课时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终让每个学生都有了成功的快乐。教师是这样上课的:他拿了一盒蚯蚓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观察,然后讨论。
学生A说:“我看见蚯蚓没有脚,可是能爬。”
教师说:“好。”
学生B说:“那不是爬,那是蠕动。”
教师说:“你说得更好。”
学生C说:“我发现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
教师说:“你观察得很仔细。”
学生D说:“我尝了尝,蚯蚓是咸的。”
教师说:“我不如你,你很勇敢。”
学生E说:“我拴了一根线,把蚯蚓吞了下去,又拉了出来,我发现它还活着,说明它生命力很强。”
教师站了起来,严肃地说:“你真了不起,我应该向你学习,勇于为科学献身。”
显然,这位教师的教育方式不符合我们传统的教学要求,但是他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研究能力。这节课学生可能没有记住全面的知识点,但是他们得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创新力。
所以,我们要确立“以人为本,重视个性”的备课原则,钱梦龙老师说:“语文教学要因势利导,所谓因势,就是教学要顺乎学生认知的规律,要充分重视并研究学生的实际以及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因素、思维流程等;所谓利导,就是把学生导到有利于他们认知的情境中去,从而帮助学生自奋其力达到认知的目标。”
二、运用多种形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指南录后序》是文天祥的重要作品,根据现在中学生喜好通俗音乐的心理,笔者播放了MTV《新正气歌》,优美的旋律赋予这个厚重的古文以浓厚的现代气息,学生一下子就沸腾了。于是,歌声一止,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动手疏通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热情高涨。笔者又适当引导,把学生能自己解决的问题完全交给他们去解决。这样不但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把课堂还给了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最终还锻炼了学生独立求索的能力。
愉悦的学习氛围能激发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这种情感会促进智力活动的进行和个性的发展。因而,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的精神、情感的交流融汇是绝不可以,也不应该忽视的。所以,在我们的语文课堂的氛围营造中,可以实行“两个允许”“三个鼓励”。
“两个允许”:一是允许学生“答非所问”。其实很多时候,教师所认为的学生的“答非所问”并非真的答非所问,学生的思维经常是多维开放的。而教师的思维有时却受着定势的影响出现单维现象。二是允许学生“插嘴”。反思“举手”的行为,强调的是一种规则意识,会导致学生很大的被动性,权衡利弊,笔者认为只要对学生加强尊重他人的教育,学生“插嘴”“接下句”等是完全可以的。同样,上黑板板演,教师也可采用不指名的方式,谁愿意上来就上来,教师起调节作用。
“三个鼓励”:一是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问,不能藏在心里,更要敢于向书本、向教师质疑,不要迷信。允许质疑,不仅营造了群体乐学的氛围,而且发挥了群生的主体性。二是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思路。笔者的课堂常用语是:“谁还有不同的想法?”“看谁的方法最巧妙?”不管学生的思路如何,只要有不同的想法,就该得到表扬,哪怕是为了“不同”而“不同”。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断然否定,而要恰当引导:“你能说说你思考的过程吗?”“有没有其他同学赞同他的意见?”三是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思考。反对采用命令的口吻:“现在小组讨论。”“现在看书。”我们引导学生面临一个问题时,可以独立思考,可以看书,也可以互相讨论。一切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但以不影响他人为原则。
笔者认为,对“两个允许”“三个鼓励”的长期坚持必能创设出一个群体乐学的氛围。
三、构建自主学习的机制,努力实现从客体教育向主体教育的转变
所谓客体教育,是把学生当作灌装知识的容器和任人塑造的物品。学生的知识是从外部灌输进去的,主体教育是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于知识意义的获得,是自我建构起来的。即调用他们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经验储备,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学习方式去接纳新知,把新知组织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要构建“主动参与——积极交往”的课堂结构主要有以下几个程序:
1.自主感知阶段
每新授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促使他们在课外自觉预习新知。笔者布置他们回家通过回忆旧知、查资料等方法,对每一课的作者生平、时代背景进行总结,写成一篇作者小传,在第二天的课堂上朗读。有了充分的准备,经过多次的鼓励,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较充分的发挥。一般情况下,在一节课的开始,笔者都围绕以下几方面组织学生交流:关于这篇课文,你已经知道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不太清楚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在面对新课时,不总是由教师设计题目,而是让学生主动地、有选择地针对新知识,唤起脑中的旧知识去同化新知识。
2.自主探索阶段
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既体验到初步感知的成功,又能进一步地掌握新知,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教师只应在讨论遇到困难的时候,或课文的关键处,适当地作些点拨,而不是越俎代庖。对有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尽量鼓励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克服困难,找到答案,问题是学生自己提的,他们肯定也会主动地参与讨论。”钱梦龙老师在谈到自己的教学思路时说的这一段话,无疑为他是如何尊重并发挥学生主体性做了最好的注脚。
3.自主拓展阶段
阅读作为从文学作品提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心智技能,被尊为“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居于语文四大能力之首。语文课堂中的阅读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主拓展阶段,语段阅读可充分发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笔者主要从拓展阅读教学入手,来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的主体意识。具体做法是:从一些报刊杂志中选取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文质兼美,能与课文作比较阅读的短小精悍的文章印发给学生阅读。在指导阅读时,主要从文章的整体构思、立意、选材和语言文字的运用等方面指导学生主动学习,且去联系学过的旧知识思考,这样学生阅读时能够静下心来去领悟,从而体会到美文的魅力和学习的乐趣。长期坚持,必能形成主动阅读之习惯,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最终形成“让学生都跳起来摘果实,让跳起来的学生都摘到果实,让所有的学生都想、都能跳起来”。
创造性是人特有的主体性,并且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以提高人的主体性为本体价值的语文教育活动,不能不重视人的创造力的培养,而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必须在语文课堂上充分创设群体乐学的氛围,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让学生最终获得主动发展的“原动力”。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这是语文教学永葆生命力的必备条件,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学习,独立、创新地学习,是我们所期待的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在语文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呼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今天,希望本文能成为让学生的主体之“火”燃得更旺、更灿烂的一根木柴。
参考文献:
[1]李志宏,郭元祥主编.主体性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教育出
版社,1998.
[2]顾开胜.钱梦龙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的[J].江苏教育,2001,(07).
[3]钱梦龙.导读艺术[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