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乾元重宝.东国”钱是高丽钱吗?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乾元重宝.东国”钱是高丽钱吗?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笔者藏有一枚辽宁开原地区出土的铜质小平“乾元重宝・东国”钱,直径24.5毫米,厚1.9毫米。此钱分为铁、铜两种材质,铁钱存世相对多一些,铜钱极少,目前存世只有10枚左右,相当珍稀。此类钱币出土地点一般在中国东北及朝鲜半岛北部。

此钱昔被东亚钱币界认定为高丽王朝穆宗时代所铸,但这个认定疑点颇多。笔者认为“乾元重宝-东国”钱并不是高丽王朝铸币,应该是渤海国铸币。下面从几方面阐述理由:

一、关于“乾元重宝・东国”钱的载录

此钱在中外泉谱中被列为高丽钱币,理由和出处源自20世纪30年代的两本日本书籍:一是日本的泉界会刊《桃山泉谈会志》第26期,刊登东京丽鲜斋收藏的一枚“乾元重宝・东国”铜质大样拓片,藏家认定为高丽钱。二是1938年奥平昌洪所著《东亚钱志》,书中定铁钱为高丽成宗所铸,铜钱为穆宗所铸。1940年丁福保在《历代古钱图说》中引用此说。此后,东亚各国泉谱及书籍均将其铁钱的铸造年代定为高丽成宗时代(981~996年),将铜钱的铸造年代列为高丽穆宗时代(997-1008年)。其依据有四:

1.南宋洪遵于绍兴十九年(1149年)所著的《钱志》,该书首次对外国钱币进行了详细介绍,其中包括日本、朝鲜、安南、东南亚、西域的货币。书中第一次阐述了朝鲜高丽王朝的东国、海东、三韩3种钱币。或许是“东国”两字原因,《东亚钱志》就将“乾元重宝・东国”也列为高丽铸币。2.朝鲜半岛北部屡次出土此钱,而当时中国却鲜有出土记录。3.对“东国”这两个字的分析和理解,东国在古代泛指中央政权以东的日本、朝鲜。殊不知还有一个早在王氏高丽200多年前就被称为“海东盛国”的渤海国,也属于东国的范畴。4.史料的含糊记录,据《高丽史・食货二》载:“成宗十五年(995年)四月始用铁钱。”“肃宗七年(1101年)十二月制,富民利国莫重钱货,西(宋)北(辽)两朝行之已久,吾东方独未之行,今始制鼓铸之法,其以所铸钱一万五干贯分赐宰相文武两班军人,以为权与,钱文日海东通宝。”另据《宋史・外国传・高丽》载:“崇宁(1102~1106年)后,始学鼓铸,有海东通宝、重宝、三韩通宝三种钱。”

从史料中可以看出,高丽王朝铸钱和行用货币,没有一句提及“乾元重宝-东国”钱,即使是说到成宗时代始铸铁钱,也没有说到钱文为何种。所以,《东亚钱志》仅凭几条并不确凿的依据来认定“乾元重宝・东国”是高丽货币是站不住脚的,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探讨空间。

二、《东亚钱志》依据和判定结果中的疑点

《东亚钱志》认为此铁钱是高丽成宗时代铸造,但高丽成宗时代一直袭用北宋太平兴国至淳化年号,直到993年辽国与高丽战争之后才改用辽统和年号,唐乾元年号与高丽成宗相隔200多年,成宗有什么理由用此年号来铸钱?所以这个认定实在是说不通。又认为铜钱是高丽穆宗王讼二年(998年,宋真宗咸平元年)始铸,这就更站不住脚了。992~993年,第一次辽国与高丽战争之后,高丽战败成为大辽附属国,向辽国称臣纳贡,与北宋断交,并放弃北宋年号而行用辽统和年号。是时,辽丽和睦相处,与宋交恶,连宋朝年号都不敢用了,怎么可能去铸造这种年号钱。所以,《东亚钱志》的依据和判定结果是不符合史实根据的。

三、渤海国与唐朝的藩属关系

此钱根据年号加地名的组合,可以设定为中央政权下的地方藩镇铸币(例如会昌开元中的背字),或地方政权所铸彰显与中央政权某种政治意义的纪念币,也或许是藩属政权有关用于双方贸易或战争的军饷货币(例如乾隆通宝背安南)。笔者认为“乾元重宝・东国”钱是中国唐朝时东北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国铸币。据史载: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粟末鞫酋长大祚荣于长白山东北地区建立震国,自号震国王。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归附于唐王朝;唐玄宗先天二年(713年),朝廷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鞫以渤海为号,成为唐朝版图内一个享有自治权的羁縻州;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遣使到渤海举行册封大典,正式颁诏渤海为国,晋封大钦茂为渤海国王,加授正一品检校太尉。至后唐庄宗同光四年(926年),契丹耶律阿保机出兵灭渤海国,置东丹国,传国15世,历时229年。渤海国为唐朝的藩属国期间,唐从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军事上均给予强大的支持与输入。

大祚荣建国初,都城位于旧国(今吉林敦化)。至大钦茂即位后,改元大兴,742年将国都迁至中京显德府(今吉林和龙)。在完成了对各部的统一,尤其是东北部疆域扩大后,为了便于强化统治,755年又迁都城至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785年再迁至东京龙原府(今吉林珲春),794年复迁回上京龙泉府。唐肃宗铸“乾元重宝”年间,大钦茂正与唐朝关系密切,铸造“乾元重宝・东国”钱,以彰显忠于大唐,另外作为贸易流通货币也是有可能的。大钦茂在位时引进了唐朝先进的农业技术,在上京、中京、东京三地大力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由落后的渔猎转变为以农耕为主。大钦茂曾多次遣使入唐,并推行和发展商业贸易活动。唐朝以农产品、纺织品及工艺品供应渤海国社会的需求,渤海国的土特产品也丰富了唐朝的商品市场。渤海国每年向唐朝纳贡,商贾往来不绝,既有官方贸易也有民间贸易。笔者这枚钱恰好出土于辽北古城开原市,其地昔处渤海国扶余府与唐、契丹结合部,是进行贸易的最前沿,也是渤海与唐贸易的陆路必经之地。另外,“东国”这两个字,渤海国使用在前,渤海国自古就有“海东盛国”之称谓。而高丽所谓的东国,意为中国之东,且比渤海国使用的晚,而且年代也与唐“乾元重宝”年号钱无关。所以“乾元重宝・东国”无论从年号的使用,东国称谓的使用,以及当时与唐中央政权的关系,均能排除是高丽王朝铸币。

四、渤海国是否存在铸币

历史上任何一个强大的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当初的货币流通基本都是以实物交易为主,但通过向中原政权的学习和引入,不但流通中原货币而且开始了自己铸币。无论辽、金、西夏,还是后金,包括高丽和安南,概莫能外。那么渤海国是否也有自己的铸币?从史料上看,渤海国无论政治还是经济、文化、军事全面模仿甚至照搬唐朝典章制度,建立了政堂省、宣诏省、省。政堂省相当于唐朝的尚书省、宣诏省相当于唐朝的门下省、省相当于唐朝的中书省,三省下设忠、仁、义、礼、智、信六部及一台、七寺、一院、一监、一局、十卫等。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在七寺中设大农寺、司藏寺等经济管理机构,掌握全国的土地、农业、人口、钱粮贡赋、山泽屯田、工匠营造、仓储积累、经商贸易等。渤海国的铜冶炼业异常发达,在宁安、珲春、敦化、和龙、吉安等地出土大量的铜器、铜佛、铜镜及品位极高的铜柱和鎏金器件,青铜、白铜、各种铜合金皆有,另外在渤海国故地还出土了制作铜制品的铜模和范。由此来看,渤海国铜器的使用已十分广泛,在冶炼和制作上亦有较高的技艺。渤海国盛产铜,铜是其向唐朝主要的输出品之一。从鸭绿江口,海道经旅顺,南至登州是渤海国通唐的要道之一,山东的登州是渤海国铜矿向唐出口的落地点。史载唐开成元年(836年)六月,淄青平卢节度使奏,新罗渤海将到熟铜,请不禁断。此证明渤海国内的经济已达到较发达的水平,铜除了满足国内生活用具、佛教用品和装饰器物的大量需要外,在数量上已存在剩余。这说明渤海国有能力发展货币经济,已具备了自铸货币的可能和条件。

综上所述,可断定渤海国一定有自己的铸币,且渤海国流通的货币也像辽、金、西夏、后金一样有三大类:1.实物(金银铜、布帛、毛皮、特产等)。2.中原地区流通的货币。3.启铸货币。目前,东北地区出土所见且史无明载的钱币有“通行泉货”,“助国、壮国元宝”,“乾元重宝・东国”三类。“通行泉货”早在民国初期就被方药雨认定为辽钱,但《东亚钱志》给驳回并认定为南唐李臻所铸,理由是南唐“永通泉货”也有“泉货”两字,幸亏后来国内专家们给予了重新认定为辽铸。“助国元宝”与“壮国元宝”的认定至今也还有争议,有说是五代后晋杨光远铸,有说是辽钱,亦有说是海云寺和尚铸,后又有了辽代东丹国铸之说。东丹国是一个存在了57年的辽属“国中国”,其实就是被辽给灭了的渤海国,依照渤海国留下的比辽更为先进的铸造业,铸工精致的“助国、壮国元宝”更有理由向东丹国靠拢,但无论是辽铸还是辽东丹国铸,总归都是辽代货币。目前唯一没有史载也没有统一判定且能与渤海国对应上的货币,就只有“乾元重宝-东国”钱了。笔者通过史料分析和出土实物,认为此钱应该是中国唐朝藩属渤海国的铸币,而不是朝鲜半岛的高丽钱币。

责编 陶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