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读书学习 第11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读书学习 第11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阅读提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上出现了一系列的热点问题。中考也紧扣时代的脉搏,关注考查考生对热点的把握,并借热点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是科技发展水平的浮标。而科技发展的重要性,又直接带动了读书学习热。关于读书学习,中考现代文阅读的“读书”主题的阅读材料主要考查以下几点阅读感悟: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读书学习的故事范例;是否重视读书学习;是否掌握了读书学习方法;是否养成了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是否能学以致用。在具体的试题中,一般以填空和阅读两种形式出现。

【强化训练一】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向字典鞠躬

薛景文

①据《今晚报》的一篇文章透露,大型电视剧《采桑子》拍摄现场“出现了一道好风景”:剧组中不少人都随身带着字典,一遇到吃不准的问题,就立刻向“老师”请教。主演陈小艺小姐说:“《采桑子》是一部历史剧,文化含量是很高的,自己深感才疏学浅,自然不敢掉以轻心。”这道“好风景”本人虽未能目睹,但还是有眼睛一亮之感。

②这些年来,总是见到“念白字”的新闻。比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绮”读音为qǐ,指有花纹的丝织品,古诗中不是有“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吗?王菲却唱成了yǐ。又如小天后蔡依林在唱《怀念》时,将“未完的‘龃龉’”一句唱成了“未完的‘zǔyǔ’”。龃龉,正确的读音应是jǔyǔ,本意指上下牙齿不对应,后用来比喻为意见不一致。蔡依林误jǔ为zǔ,想来是受了组、祖等字的影响。最近掀起轩然大波的,是有“才女”之称的伊能静,她在新推出的专辑中唱苏轼的《念奴娇》,把“羽扇纶巾”的“纶”(guān),唱成了“伦理道德”的“伦”。这是一种相当流行的误读。不过,伊能静还是值得称道的,她立即在自己的博客中公开道歉,并特地花了一天时间重新录音。和这些“念白字”的新闻相比,《采桑子》剧组“带着字典拍片”,犹如春风佛过田野,给我们带来了清新的空气。

③其实,在老一辈艺术家中,这种做法早已成为习惯。电影艺术家孙道临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银幕形象风流倜傥,按今天的话说,绝对是个“帅哥”;演技更为精湛,一招一式,无不传神。然而他却是“艺高胆不大”,哪怕排练一首短诗,也会在包里装着一本《新华字典》备查,唯恐稍有闪失。正是几十年如一日的“严谨”,练就了他的台词功夫,在演艺界堪称有口皆碑:不仅嗓音浑厚,吐字清晰,而且发音准确,字正腔圆,没有在演出中念过什么白字。孙道临先生曾经真诚地说:“中国字那么多,念不出来没什么难为情;但如果想当然地乱念,那是对不起观众的。”

④由孙道临想到了巴金老人。巴老健在的时候,我们曾多次登门祝贺他的生日。他的书房里有一张简陋的狭小的书桌,《随想录》中的不少文章,便是在这张书桌上完成的,让人见了不禁肃然起敬。我们每次去的时候,见到书桌上除了摊放着纸、笔之外,还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遇到一时想不起来的字,巴老总会翻开词典,查清楚以后才肯落笔。这就是一代大家的写作态度。《随想录》的手稿本,我至少读过三遍,几乎没发现什么错字,原因大概就在此吧。在我的脑海里,经常会浮现出巴老查阅词典的景象。这是一个寻常的生活镜头,但它象征着一种高尚的文化精神。

⑤字典是知识的海洋,是智慧的宝库,是无声的老师。在校园学习阶段,是字典为我们释疑解惑,不断完善我们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工作以后,同样是字典为我们把关纠错,保证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和文字质量。一个懂得感恩的人,是不该否认字典在文化生活中的地位的。

⑥向字典鞠躬吧!从一个人对待字典的态度,是不难看出他的敬业精神和文化良知的。你说是吗?

(选自《咬文嚼字》2007年第4期)

1.第②段画线句子中的错别字是______,它的正确写法是______。

2.第①段中“眼睛一亮”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④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⑤段主要论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这段文字在文中恰当的位置是( )

艺术家如此,文学家如此,政治家又何尝不是如此?主席便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那兵荒马乱的年代,《辞源》伴随转战南北,深夜写作时,常常会在握笔疾书的间隙,停下来翻翻《辞源》。这是多么耐人寻味的历史细节。

A.②③段之间 B.③④段之间

C.④⑤段之间 D.⑤⑥段之间

5.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益;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读罢本文,你认为同学们应该养成____________的习惯。

【强化训练二】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大班长

范军朝

预备铃声响后,刘晓惠匆匆走进教室。她刚进教室,前排就有个男孩用稚嫩的奶腔问道:“老师,啥时候发新书呀?”

她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小声说道:“对不起,我不是老师,我也是来上学的,今后咱们就要一起学习了!”虽然她的声音不大,可全班三十多名学生却都听见了,他们几乎都惊讶,闹不明白班上咋会有这样的“大同学”?瞅着她走到最后一排坐下,心里直犯嘀咕。

这个小学地处深山区的同田洼村,方圆十多里就这一所小学。去年,原来的十间瓦房校舍在度过多年的“危房期”后,终于引起上边领导的重视,多方筹资,拆旧建新,盖起了二层楼的校舍,十里八村不少到大山外面的学生又回来就近读书了。

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后边,看看坐在最后一排年龄比自己还要大几岁的刘晓惠,笑眯眯地说道:“同学们,今天咱班上有个特殊的同学,她叫刘晓惠,今年已经31岁了,可她还是顶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来到学校实现她求学的梦想,从一年级学起。她不懈求知的精神实在可嘉,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这位特殊的同学给咱说几句话!”顿时,教室里响起了小手猛拍的掌声。

刘晓惠满面涨红,有些不好意思,可她还是站起来,说道:“别看我岁数比你们大,可我过去是一天学也没上过。我小时候,离咱田洼最近的学校也有六十多里山路,再加上当时家里穷,就把上学的事儿给耽误了,这几年可真没少吃不识字的亏。前几年,咱这里有不少人也走出大山到外面打工挣钱,我把孩子交给她奶奶照看,随着俺那口子去了省城。谁知在城里不光工厂不要没文化的,就连人家城里人找个看孩子的也要认识字的,不少人家还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害得俺半个多月没找到活干,最后只好和俺那口子一起在建筑队干活。建筑队干活是起早贪黑、搬砖掂灰,一天下来累得浑身腰酸背疼,实在不是女人干的活……”

说到这里,她稍停顿一下,看着同学们都睁大眼睛安静地听她讲,便接着说:“在外面这几年累得半死也没赚到多少钱,还闹出不少坐错公交车、错上男厕所的丑事,真是丢人。前一段时间,电视上说外国有一个75岁的老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的事儿,我觉得自己才31岁,还算年轻,不如也来上学,免得今后再吃不识字的亏,再办给咱山里人脸上抹黑的事儿。”

王老师见她停下来不说,就走上讲台,轻轻咳一声,说:“同学们都听到了,没文化长大走上社会是要作难吃亏的,希望我们每个同学都努力学习,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在这里我有个提议,让刘晓惠同学来当我们的班长,大家有意见没有?”

“没意见――”同学们都拖着长腔回答。

此时,有个小男孩低声对同桌说:“真高兴,我妈妈当大班长了!”

(选自《家庭》)

1.请你简述本文故事。

2.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用一句简单的话加以概括。

3.本文的写作手法是白描,你能结合具体例子分析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吗?

4.本文很有感染力,你读后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生活实例加以分析。

古诗文备考

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王 艳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言文中的含义,是读懂文言语段的前提。“常见实词”明确了考查范围,“在文言文中的含义”则强调了理解的方法,即必须联系上下一个周密考虑,而不能断章取义地解释,片面孤立地看待。如何周密考虑呢?方法很多,现简述一二。

一、互文见义法。即指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对应位置上的词语往往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词语的词义、词性。

二、成语求义法。即借助成语来推断实词含义。成语源于古代典籍,其中保留了不少的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不刊之论”中的“刊”,“文不加点”中的“点”,“不速之客”中的“速”,“不期而遇”中的“期”等等。推断实词词义时,如果我们能够恰当地借用成语,问题也可能就化难为易了。

三、语法分析法。任何句子都处在一个语法结构之中,每个词语都充当句子的不同的成分,通过句子成分的分析,便可以推知词语的词义。

四、字形推索义法。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字义之间,大都有密切的联系。汉字中形声字占90%以上。形声字的“义符”给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五、因声寻义法。即在本义或引申义解释不通的情况下,试着找通假关系,从而解释出符合语境的意思。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词时,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这样写,有时那样写。后人便称之为通假。

六、分合分析法。文言文中多是单音词,一些看似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其实在古汉语中是单音词的连用。它们同形异义,极易误解,不能和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词简单对应,而应根据文言文中以单音词为主的特点,分开来解释。

七、修辞觅义法。古人十分重视借助修辞手法表达意思,有些词语因修辞而意义发生变化,在理解词义时,要考虑到修辞手法的因素。

【实战演练】

(一)

越①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②腐而轮败,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③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敝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

(选自[明]方孝孺《逊志斋集》)

[注释]①越:越国。②“辐(fú)”与下文的“(ní)”“辕(yuá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③绐(dài):欺骗。

解释下列句子中黑体词语的意义。

1.辐腐而轮败( )

2.以为车固若是( )

3.效而为之者相属( )

4.越人以为绐己,不顾( )

(二)

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使田忌将而往,直走大梁。魏将庞涓闻之,去韩而归,齐军既已过而西矣。孙子谓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庞涓行三日,大喜,曰:“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乃弃其步军,与其轻锐倍日并行逐之。

(选自《战国策》)

解释下列句中黑体词语的意思。

1.齐军既已过而西矣( )

2.素悍勇而轻齐( )

3.五十里而趣利者军半至( )

4.士卒亡者过半矣( )

本版参考答案见下期